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智能手环计步试验方法.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木92****502
  • 文档编号:129751374
  • 上传时间:2020-04-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92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附 录 A 计步试验方法A.1  计步设备的准确度通过检查使用说明书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计步设备准确性评估应按下面的方法进行:a)受试者的选择1)以不大于5岁的间隔将计步设备预期使用人群的年龄范围分成若干区间,在每个年龄区间中选取受试者,受试者的数量应不少于2倍的区间长度,例如:18岁~23岁这个年龄区间,区间长度为23-18=5,该区间内的受试者人数应不少于25=10人;2)每个年龄区间内同一性别的受试者人数不应小于该年龄区间内受试者总人数的30%所有受试者中同一性别的受试者人数不应小于受试者总人数的40%;3) 受试者应穿着自己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衣物和鞋,不应对受试者的衣物和鞋作统一的要求,允许同一受试者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穿着不同的衣物和鞋b)计步设备的佩戴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预期佩戴位置将计步设备佩戴在受试者身体上的相应部位,如果预期佩戴位置多于一个,则需在每个位置分别进行试验c)计步设备准确度评估1)在平路上行走受试者从起点由静止状态开始行走,行走过程中双侧手臂自然摆动,在平坦的地面上行走200m后,逐渐降低步速直至静止,由运动状态到静止状态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10m,此时,记录计步设备上所显示的步数。

      从受试者开始运动直至静止的整个过程中,两名试验人员分别独立计算受试者所走的步数,如果两名试验人员计算的步数相差小于等于3步,则以两名试验人员计算得到的步数的平均值作为受试者的实际步数,否则,应重新进行本次试验另外,应记录受试者从开始运动直至静止所用的时间和所走过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受试者的平均速度经适当时间的休息后,使受试者以近似相同的速度沿近似相同的路径返回起点,并记录相关数据根据受试者自身日常行走习惯,以受试者日常行走的正常步速和较快步速分别完成上述试验试验数据可记录在表A.1中待所有受试者完成试验后,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计步总体偏差:式中:计步总体偏差 ——单位为:步/100m;N ——受试者总人数;xi ——第i个单次偏差,受试者总人数为N,每个受试者试验后可得到4个单次偏差,故单次偏差的总数为4N表A.1  平路行走试验数据记录表受试者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行走快慢去程/返程行走距离行走时间平均速度a)计步设备显示步数试验人员 1 计算的步数试验人员 2 计算的步数实际步数b)单次偏差c)正常步速去程返程较快步速去程返程注:a)平均速度=行走距离/行走时间,单位:km/h;b)实际步数=(试验人员1计算的步数+试验人员2计算的步数)/ 2;c)单次偏差=计步设备显示步数-实际步数。

      2)在平路上跑步受试者从起点由静止状态开始跑动,跑动过程中双侧手臂自然摆动,在平坦的地面上跑动200m后,逐渐降低步速直至静止,由运动状态到静止状态的制动距离应不大于20m,此时,记录计步设备上所显示的步数从受试者开始运动直至静止的整个过程中,两名试验人员分别独立计算受试者所走的步数,如果两名试验人员计算的步数相差小于等于3步,则以两名试验人员计算得到的步数的平均值作为受试者的实际步数,否则,应重新进行本次试验另外,应记录受试者从开始运动直至静止所用的时间和所跑过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受试者的平均速度经适当时间的休息后,使受试者以近似相同的速度沿近似相同的路径返回起点,并记录相关数据根据受试者自身日常跑步习惯,以受试者日常跑步时的慢跑和快速跑分别完成上述试验试验数据可记录在表A.2中待所有受试者完成试验后,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计步总体偏差:式中:计步总体偏差 ——单位为:步/100m;N ——受试者总人数;xi ——第i个单次偏差,受试者总人数为N,每个受试者试验后可得到4个单次偏差,故单次偏差的总数为4N表A.2  平路跑步试验数据记录表受试者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跑步快慢去程/返程跑动距离跑动时间平均速度a)计步设备显示步数试验人员 1 计算的步数试验人员 2 计算的步数实际步数b)单次偏差c)慢跑去程返程快速跑去程返程注:a)平均速度=跑动距离/跑动时间,单位:km/h;b)实际步数=(试验人员1计算的步数+试验人员2计算的步数)/ 2;c)单次偏差=计步设备显示步数-实际步数。

      3)上下台阶受试者从起点由静止状态开始上台阶,在登上第20级台阶后停止,此时,记录计步设备上所显示的步数在登台阶的过程中,手臂自然摆动,要求一步登一级台阶,不能跨越台阶以及两脚同时放在一个台阶上休息每一级台阶的踏步宽度在26cm~31cm之间,踏步高度在13.5cm~17.5cm之间从受试者开始登台阶到停止的整个过程中,两名试验人员分别独立计算受试者所走的步数,如果两名试验人员计算的步数相同,则此步数作为受试者的实际步数,否则,应重新进行本次试验另外,应记录受试者从开始登台阶到停止所用的时间,该时间用于计算受试者的平均速度经适当时间的休息后,使受试者下台阶返回起点,并记录相关数据在下台阶的过程中,要求一步下一级台阶,不能跨越台阶以及两脚同时放在一个台阶上休息试验数据可记录在表A.3中表A.3  上下台阶试验数据记录表受试者基本信息: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上/下台阶所用时间平均速度a)计步设备显示步数实际步数单次偏差b)上台阶下台阶注:a)平均速度=20/所用时间,单位:级/s;b)单次偏差=计步设备显示步数-实际步数待所有受试者完成试验后,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计步总体偏差:式中:计步总体偏差 ——单位为:步/20级;N ——受试者总人数;xi ——第i个单次偏差,受试者总人数为N,每个受试者试验后可得到2个单次偏差,故单次偏差的总数为2N。

      d)结果的公布计步设备准确性评估结果的应参照表A.4来公布表A.4  计步设备准确度评估结果应用场景计步设备佩戴位置受试者总人数受试者年龄范围受试者平均速度范围计步总体偏差A.2  其他应用场景下计步设备的准确度除在平路上行走、在平路上跑步和上下台阶三种应用场景外,如果计步设备使用说明书规定了其他的应用场景,则制造商应制定相应方法对计步设备在这些应用场景中的计步准确度进行评估,并在使用说明书中公布计步设备准确度评估方法及评估结果通过检查使用说明书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A.3  单一加速度传感器原理计步设备的准确度对于采用单一加速度传感器原理计步设备的准确度评估也可采用振动测试进行,具体方法:将待测智能手环放在振动实验装置上,振幅(301)mm,频率(1202)次/分钟,初始全部消零,振动1000次,计算智能手环计步统计数和实际振动数误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