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课 手足情深[4].doc
4页第六课 手足情深【教材分析】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及不同的信仰,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正确对待这些特色和信仰由于生活范围的限制,以汉族为主的东中部省市的学生对于民族交往是缺少生活体验的因此本课编排思路与上一课类似,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以此激发情感,再通过史实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共同维护、共同创造的,进而体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和骨肉亲情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保持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对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和兴旺是非常重要的,从而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能力目标:在实践中,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增强自己维护民族团结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能够识别几个主要民族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知道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重要性;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教学重点】1、引导大家认识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重要性做到在实践中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对立和分裂。
2、自觉遵守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手足情深” 3、 认真学习党和政府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教学难点】1、认识民族关系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2、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自觉维护民族团结【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体验式学习法、讲练结合法教学过程】第一框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一、为什么说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各族人民交错杂居,和睦相处,荣辱与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二、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共同开拓共同捍卫共同创造相互联系(一)共同缔造——祖国的疆域1、 共同缔造——祖国的疆域中国辽阔的疆域和富饶的土地以及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是历代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和缔造的,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艰苦创业,为祖国的统一贡献了力量从秦朝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思考阅读112页的小资料,思考这段资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二)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举例说明各族人民捍卫祖国的统一。
1.唐代“安史之乱”,维吾尔族参加平乱2清代平定“三藩之乱”,各族人民都参加3.18世纪抗击沙俄的入侵,新疆各族人们抗争4.抗日战争民英勇抗击各族人民一起保卫国家想一想假如没有各族人民的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我们的”家”会是什么样?在我国的历史上,你还知道哪些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各族人民同仇敌忾的故事吗?各民族维护祖国统一的事例1.江孜抗英炮台遗址:西藏人民抗英2彝海结盟遗址:彝族支持红军抗日三)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举例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1. 文学:《诗经》《楚辞》《元曲》《红楼梦》灿烂的文化2 历史: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饮誉世界的英雄史诗3建筑: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克孜尔的千佛洞4.医学:《四部医典》藏族你还知道哪些科技文化是由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吗?⑴天文学方面:元代著名的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他倡议的《大元大一统志》测绘与编制工作,工作长达六年,共755卷在地图的绘制中,《大元大一统志》采用了古代中国闻所未闻的“球面投影法”回回司天台在世界天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⑵文学方面:至于少数民族古代典籍,更是容纳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宝库蒙古族的《蒙古秘史》、维吾尔族的《突厥语辞典》、《福乐智慧》,藏族的《米拉日巴道歌》、《萨迦格言》等,都直接引入了民间流传的格言、诗歌、谚语、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等作品。
⑶民族音乐方面:各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音乐、舞蹈、乐器和戏剧木卡姆艺术是乐曲、歌唱、舞蹈和环境的综合体,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闪耀璀璨光芒的珍稀瑰宝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⑷民歌方面:蒙古族的“赞歌”,哈萨克族的“牧歌”,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的“花儿”,壮族的“排歌”,侗族的“大歌”享有盛誉 ⑸民族乐器方面:现传的乐器有胡琴、琵琶、羌笛、腰鼓等都是陆续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内地的 5.天文:《万年历》6.地理《大一统志》7.音乐 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四) 相互联系——关系密切查阅资料说说中国人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的事例 归纳:⑴人物方面:孔繁森,1944年生于山东聊城他18岁参军,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
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⑵农业生产方面:许多农作物品种和培植技术是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的 三、小结中华民族史即是众多民族各自形成发展的历史,也是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整体形成发展的历史,各民族共同缔造祖国的疆域,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共同创造祖国的灿烂的文化,相互联系,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板书设计】二、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1、共同开拓2、共同捍卫3、共同创造4、相互联系【教学反思】第二框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3、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①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服饰和艺术,也有着不同的信仰所有这些“不同”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都是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人民应该平等相待,相互尊重②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科技和文化成果,都为伟大的祖国和人类历史做出过贡献,因此,各个民族应该是平等的。
4、坚持民族平等的要求是什么?①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②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③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合作探究】 1、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所占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在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人民同样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5、我国在坚持民族平等和相互尊重方面有哪些规定及做法?①贯彻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③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④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⑤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⑥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⑦同少数民族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等6、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①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更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②增进民族团结与互助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③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7、国家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①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改善人民生活等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实施原因和实施意义是什么?(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2)原因:①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56个民族相互交融和团结合作的历史,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但是,各民族之间也存在许多差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并根据我国民族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方针和政策②为了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意义:①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精神③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有利于处理好民族关系。
⑤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的积极性,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9、青少年应该怎样维护民族团结?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②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③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④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做斗争⑤在学习、生活中与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友好互助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