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伤寒论经方选穴法 姚启龙.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118693164
  • 上传时间:2019-12-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05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伤寒论经方选穴法伤寒论经方选穴法 姚启龙姚启龙 前言 高立山根据其多年学习《伤寒论》的经验 ,结合针灸临床,组成针灸选方,以发挥 针药并用的思想 一、桂枝汤 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病机:卫强营弱 功效: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配伍: 桂枝—辛温,解肌祛风; 芍药—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两药配伍,具有调和营卫之 功 生姜、大枣—补中和胃,姜枣合用,亦有调和营卫之功 炙甘草—调和诸药 针灸选方: 大椎—手足三阳督脉之会,统阳主表,斡旋营卫 风池—足少阳、阳维之会,疏解表邪 足三里—补益脾胃,亦可培土生金,以益气固表针用补 法,有饮热粥之意 曲池—手阳明的合穴,与足三里合用,调补肠胃,以喻甘 草、生姜、大枣 二、麻黄汤 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 杏仁七 十个 病机:寒束于表,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配伍: 麻黄—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桂枝—解散风寒,助麻黄发汗; 杏仁—宣降肺气,增麻黄平喘之力; 炙甘草—调和诸药。

      针灸选方: 大椎—疏解表邪 曲池—手阳明合穴,清热,并助大椎之力 后溪—通督脉,散寒解表,泻法可出汗 以上三穴合用共奏发汗、散寒、解表之功 列缺—肺经络穴,宣肺气 定喘—降气定喘 以上两穴合用以宣肺平喘 三、白虎汤 白虎汤: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病机:阳明无形燥热亢盛 功效:清热生津 配伍: 石膏—辛甘大寒清热 知母—辛苦寒滑而润合用以清阳明独盛之热 炙甘草、粳米—益气和中,并防寒凉伤胃之弊 针灸选方: 十宣放血、大椎、内关—清泻内热,以喻石膏 曲池、照海—清热生津,以喻知母 足三里、内庭—养胃生津,以喻甘草、粳米 四、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四两, 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 合 病机:燥热炽盛,腑实结聚 功效:攻下实热,荡涤燥结 配伍: 大黄—苦寒,酒洗,泻热去实,推陈致新; 芒硝—咸寒,润燥软坚,通利大便; 厚朴—苦辛温,行气除满; 枳实—苦微寒,破气消痞 针灸选方: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足三里—攻下积滞,泻热除燥 实以喻大黄 气海、内关—破满泄痞以喻枳实、厚朴; 支沟、阳陵泉、大肠俞—软坚通便,以喻芒硝。

      五、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 炙甘草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 病机:邪入少阳,枢机不利 功效:和解少阳 配伍: 柴胡—气质轻清,升达疏透; 黄芩—苦寒质重,清泄邪火二者相伍,外透内泄,柴胡 量多而黄芩量少,故偏于透解宣达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 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健脾,扶正驱邪,调和诸药 针灸选方: 支沟、阳陵泉、期门—和解少阳,以喻柴胡、黄芩 内关—和胃降逆,以喻半夏、生姜 中脘、足三里—扶正驱邪以喻人参、甘草、大枣 六、理中汤 理中汤:人参 干姜 炙甘草 白术各三两 病机:脾脏虚寒 兼有湿邪 功效:温中散寒 健脾燥湿 配伍: 人参、甘草—补脾益气 干姜—温中散寒 白术—健脾燥湿 针灸选方: 脾俞、胃俞—针灸并用,补益脾胃 三阴交—健脾祛湿; 灸中脘、章门—温胃散寒; 灸足三里—和中补土,灸之调理升降气机 七、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大枣 十二枚 病机:中土不足,胃寒气逆 功效:温中和胃,降逆止呕 配伍: 吴茱萸—辛苦温,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生姜—合吴茱萸,增强散寒止呕之功 人参、大枣—人参甘温,大枣甘平,补虚和胃,以助中焦 升降之功 针灸选方: 灸中脘、针期门—疏肝温胃降逆,以喻吴茱萸 内关、太冲—降逆止呕,以喻生姜 足三里、下脘—甘缓调气,以喻人参、大枣 八、四逆散 四逆散: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各十分 病机:肝郁气滞,阳郁不达 功效:疏肝解郁,透达郁阳 配伍: 柴胡—疏肝解郁,透达阳气 枳实—行气散结,宣通胃络 芍药—调肝和脾 甘草—缓急和中 针灸选方: 阳陵泉、太冲—疏肝通阳,以喻柴胡 内关—宣胃,以喻枳实 期门、肝俞—敛阴,以喻芍药 足三里—甘缓和中,以喻甘草 九、当归四逆汤 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细辛 三两,甘草二两, 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病机:血虚寒凝 功效:养血通脉,温经散寒 配伍: 当归、芍药—养肝之血 桂枝、细辛—温经散寒 甘草、大枣—补益中气 通草—温经脉,畅血行,诸药合用,以养血散寒,温经通 脉 针灸选方: 大椎、足三里—解肌散寒 灸肾俞、膈俞—补血散寒 关元、阴陵泉、内关—温通血脉 推荐 高立山 《针灸心传》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