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docx
11页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 史志刚 大连第35中学 uivigh007@ (一)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①,黄口灿然②,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③躯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④,天子衮龙⑤,百官绂绣⑥,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⑦,吐经纬织成网罗,坐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曰:“为人谋则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经纬:纺织品中直线为经,横线为纬此指所吐之丝②黄口灿然:即言蚕黄色的嘴金光灿灿③厥(jué):作代词用,意为“其”,“他(它)”④文章:带花纹的织品⑤衮龙:衮(gǔn),衮龙,古帝王之礼服⑥绂绣:绂(fú),绂秀,祭祀时穿的礼服⑦枵腹而营口:枵(xiāo),枵腹,空腹营,经营,此为“寻找”意;营口,即寻找食物糊口 1.解释加点词: ⑴蛛语蚕曰语: ⑵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汤: 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我固自杀固: 汝心之固固: 我义固不杀人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原句: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译句: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然则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5.蚕答蛛的话运用了写作手法,表现了蚕怎样的感情? 答: 6.读了本选文,你必会想到唐代诗人李商隐关于春蚕的千古名句,该诗句是 (二)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初潭集》) 1.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凡得学者 得: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得: ⑵吾徒相教徒: 徒以有先生也徒: 2.将文中画线句子译为汉语 原句: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句: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答: (三)李将军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人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①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②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注释:①即:如果②用坚其意: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让胡人相信李广是来诱敌的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匈奴闻之 闻: (2)吾去大军数十里去: (3)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走: 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见广,以为诱骑见: 归来见天子见: 见往事耳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原句: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译句: (2)原句: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译句: 4.从甲文的文字来看,李广不仅关爱士卒,而且武艺高强,精于;从乙文的文字来看,他还具有的性格特点 5.乙文的叙事具体而生动,甲文也有表现这样特点的文字,请找出并写在下面 答: (四)帝置酒雒阳南宫 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上:尊指刘邦。
③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④填:通“镇”⑤饷馈:军饷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是:() A.帝置酒雒阳南宫置:安置,安排 B.因以与之与:赐予 C.决胜于千里之外于:到 D.项羽不然然:这样 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与天下同其利与: 选贤与能与: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 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原句: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译句: ⑵原句: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译句: 4.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②项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5.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 答: (五)刘羽冲偶得古兵书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①,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经图列说干②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③,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释]①经年,一年左右②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③沟洫,沟渠;甫,刚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会有土寇会: ⑵几为所擒为: ⑶使试于一村使: 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自谓可将十万将: 出郭相扶将将: 晓雾将歇将: 3.翻译画线的句子: 原句: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译句: 4.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 答: (六)与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⑥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借指父母③汩(gǔ):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乡里、家乡的人⑥无忝(tiǎn):不要辱没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⑴即是自不好学即: ⑵然今遣汝者遣: ⑶不然,则徒劳费然: 2.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 A.所以,因此B.故意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 ⑴力改故习() ⑵故令汝一行()⑶故弄玄虚() ⑷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3.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 (七)悬牛首卖马肉 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⑴,国人尽服之⑵。
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⑶ 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 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⑷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肉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晏子春秋》) 注释:(1)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丈夫:成年男子2)服:穿3)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4)内:指王宫内 1.下列“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之意的() A.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B.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 C.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D.国险而民附 2.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项() 例:国人尽服之 A.而国人莫之服B.而禁之于外 C.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D.吾道一以贯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原句: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服 译句: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肉也 5.灵公有个什么爱好?从文末的一个“善”字,可以看出灵公的一个什么优点? 答: (八)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
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⑤赍(jī):携带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从师读从: ⑵以袜实米以: ⑶负以致师致: 2.辨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师乃受乃: 去后乃至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原句: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译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