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白居易描写竹子的诗词《题李次云窗竹》.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0796365
  • 上传时间:2022-02-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7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白居易描写竹子的诗词《题李次云窗竹》 《题李次云窗竹》 唐·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赏析】 竹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象征着高尚、坚韧、虚心等美妙品行白居易的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借竹言志,对竹子赞誉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精神追求 首二句,平淡无奇,不仅用词浅显,亦无深刻的寓意,只是交代了竹子一般的用途,但强调的是“不用”、“不须”,至于缘由,结尾两句予以点明原来,前三句都是陪衬,是为了与末句构成比照的诗人说,我不用把竹子制成笛子,也不把它用作钓鱼竿,要的是让竹子在千花百草凋零之后,在大雪纷飞之时,能够矗立在雪中,使我看到那一番凌雪傲霜的情调 前两句实际上写的是竹子的功利有用性,末句则是竹子的精神“有用性”,而功利有用性是不被看重的,他看重的是竹子品行对人的影响有意使之构成剧烈的比照,比照之中,流露出对竹子的宠爱及对竹子品行的赞誉。

      留向纷纷雪里看”,看什么?自然不是为了看竹子的青翠之姿,而是从雪里的孤竹中看到了竹的高洁本质,一种独立于世俗的孤傲此诗托竹寓意,巧用比照,表达了对那种高洁孤傲、坚贞不屈精神的追求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文学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见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创造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表达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见:“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见,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写得最胜利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表达、描写来表现大事,但却把大事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大事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构造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马嵬事变,寥寥数笔马上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琵琶行》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受表达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气。

      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气氛、衬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难过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大事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气氛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诗词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特别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画出鲜亮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予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富,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殊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一样。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闲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闲适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尊敬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概相像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现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