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189629478
  • 上传时间:2021-08-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0.4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 【摘要】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 方法:选取16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则用全程护理干预,护理期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糖尿病足护理阶段,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有效恢复关键词】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全程护理干预;控制糖尿病足是由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疾病共同导致,常可引起足部组织损伤,关节畸形等情况,长期发展可引起神经病变性骨折,甚至需要依靠截肢进行治疗因此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需要尽早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一旦发现糖尿病足,要积极进行护理,避免进一步发展[1]护理工作在治疗阶段意义重大,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此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对于疾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取166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以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且伴有糖尿病足高危因素,精神状态良好,无其他器官病变,无精神疾病,语言功能正常,能够有效的反馈信息,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符合研究标准。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男48例,女35例,年龄在42-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416.89)岁观察组男49例,女34例,年龄在43-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66.61)岁基本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1.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生活指导,饮食控制,用药指导等内容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危险因素分析:由专业医护人员共同进行分析评估,糖尿病足主要危险因素有血管病变、足部畸形、足部原有疾病、糖尿病肾病、病史、吸烟史等,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状态进行评估,评价其可能发生糖尿病足的几率,随后多加关注②健康指导:患者具备足够的护理知识对于后续预防控制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准确翔实的材料向患者进行讲解,明确护理阶段注意事项,语言应该清晰明了,确认患者能够准确掌握,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同时要鼓励患者之间、护患之间进行沟通讨论,针对一些错误观念予以纠正,患者出院时需要进行考核,确保其准确掌握护理方法③康复保健: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保健工作,并关注足部的基本状态,确保患者具备较高舒适感,鞋、袜、裤子等必须具备较高舒适度,每日清洁足部时需要注意力道,并做好检查工作,若是出现破损,或是溃疡面形成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反馈。

      ④网络跟进:在网络上保持护患之间的联系,患者可以在网络上反馈恢复情况,护理人员每日规定一个时间进行信息回复,同时要定期推送文章,讲解疾病相关护理方案此外,应该定时到家访问,时间设置为半个月一次1.3 分析标准记录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记录足部感染、溃疡、足趾畸形等发生次数,作为护理效果评价标准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根据记录数据显示,对照组83例患者中,出现感染5例,溃疡5例,足趾畸形3例,共计13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5.66%,观察组83例患者中,出现感染2例,溃疡1例,足趾畸形0例,共计3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3.61%,数据差异显著(χ2=6.917,P=0.009),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糖尿病足临床表征较为复杂,早期会出现感觉改变的情况,呈现为肢体远端受累,随后发展到近端,同时会有感觉减弱的情况,无法准确感知温度、疼痛等,足部肌肉会逐渐萎缩,足趾会逐渐转化为爪状同时,肌肤韧性下降,可能出现皲裂情况,发展到后期则会出现溃疡、感染等症状,甚至引起骨髓炎[2]因此,在糖尿病治疗时,一定要关注糖尿病足,控制其危险因素,避免进一步发展。

      全程护理干预是针对全过程进行护理,初步工作就是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基于评价结果拟定护理措施,随后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工作,目的在于使患者准确掌握护理细节,能够自主开展护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关注,网络跟进的意义在于全面掌握恢复情况,也便于护理人员改进护理方案[3]该方案更契合疾病控制流程,能够保障患者的有序恢复,降低疾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对危险因素控制效果较好,感染、溃疡、足趾畸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足护理阶段,应用全程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护理效果,控制危险因素,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有序恢复参考文献1. 黄洁微, 周佩如, 陈伟菊,等. 专科护士开展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筛查与护理指导的效果及意义[J]. 护理学报, 2007, 14(11):31-33.张瑞红. 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和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 3(48):142-142.通晴, 任钦, 张艳,等.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控制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 23(15):1993-1997.-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