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d版】《登天的感觉》读后感.doc
16页《登天的感觉》读后感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个人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觉得自己现在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我认为,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咨询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与咨询中最大的乐趣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把《登天的感觉》读完,终于明白了岳晓东老师的良苦用心,此书使我明白了真实的心理咨询,懂得了为什么心理咨询能给人带来登天的感觉 《登天的感觉》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作心理咨询的一本咨询案例集这本书精选了10个他在哈佛大学期间做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咨询案例从上大学选择这个专业开始,我一直对心理学这门学科怀着很浓厚的兴趣,也读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然而最近所读的《登天的感觉》却与以往的感受不同,以往的书籍理论性很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岳博士则利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
岳博士将这些理论通过一个个真实具体形象生动的案例巧妙的贯穿在一起,使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领会到心理咨询神奇技巧的无穷魅力,带给我飞翔云端的感受——自我的成长,同时也带来了更加深邃的思索 书中每位来访者都采用不同的咨询方法,正反映人心理的复杂性,需要从不同视角去解决心理问题,就象一个多棱镜每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无法复制的问题,需要咨询师每次炮制不同的药方,不能为经验所拘,这既是对来访者负责,又是对咨询师自身负责作者在咨询的实践中,也是经常用第三只眼和督导看自己,不断增加修为,促进自身成长 在我个人看来,心理咨询是一项使人开心和不断成长的工作使人开心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心理咨询力图使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它竭力使人们积极地看待个人所受的挫折与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心理咨询也在于帮助人学会辨证地看待生活当中的忧愁烦恼但这一切不是靠指教劝导得来的,而是靠启发领悟获得的用马斯洛的话来讲,心理咨询就是要使人获得“高峰的体验”! 在一则帮助因室友自杀而万分内疚的学生佳莎摆脱自责对她的精神折磨,并发现了一段故事的案例中岳晓东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在咨询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时刻注意自己咨询的原则是要“助人自助”!我们在劝慰别人时,常常说“忘记过去吧”,“人应该向前看”,实际上却是让疙瘩永远记在心里,成了一个“未完成情结”。
相反,当我们可以让那个人说出痛处,一起找到根源时,便有了一下子领悟的感觉,也就是“豁然开朗”之味一次次地堵上伤口,最后只会导致全面溃烂与爆发,而找到症结和出口,却会给人以舒畅与踏实的感受当佳莎为了表姐的自杀而内疚时,她的父母只是一味地让她不要去想,却成了她的隐痛,也幸好当她的室友自杀加深了她的内疚后,佳莎遇到了岳晓东老师,能够最终发现这两起事件之间的关联,释放一直郁积着的不良情绪对于心理阴影,绝对不能抱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一件看似只带来微小涟漪的事件,不加以处理,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来,掀起狂风大浪的 很多事情,"知"与"做"是两码事,心理咨询也是一样学过心理咨询的人一般都知道:在咨询中不是劝慰,不是给建议,不是帮忙做决定但是很多人在咨询过程中还是不自觉或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我想这是咨询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咨询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咨询的原则是:不要给来访者建议,不要帮来访者作决定,但是实际上现在所谓的咨询者可能会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就已经帮助来访者做了决定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咨询读物,因为每读一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能会有新的领悟它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很可能因为几句话而改变!细数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问题,其实都是心理问题人生的幸福不是金钱名利的角逐,本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平静,天堂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回想自己在这两年的工作,在学生成长中也对他们进行过一些心理引导和帮助,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和学生明显的变化,于是也曾暗暗自诩自己成绩与骄傲可是认真阅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教师不是上帝,不是救世主,不可以代替学生和家长做主,我们的工作应该是启发引导,而不是劝说教训我想,这本书的阅读与学习对我来说,将是一个新的起点和里程 《登天的感觉》读后感2 近日在好友的推荐下看了《登天的感觉》这本书,受益匪浅在咨询工作中,我曾经感到一阵的迷茫和无措总觉得各种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在脑子里打转,我应该在咨询中怎么做?怎么样才是有效的心理咨询?我应该怎样去避免那些咨询中常犯的错误?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咨询不落入俗套--不是说教,不是劝慰?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在面对心理咨询时感到退缩与胆怯这时我又拿起了这本书,重新开始细细阅读有人说,书应该反复阅读,才能看出其中真味在这本非学术专着的心理学读物里,我得到了一种莫名的豁朗和启发 《登天的感觉》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作心理咨询的一本咨询案例集。
他精选了10个在哈佛大学期间做的、较有代表性咨询案例,来告诉读者自己对心理咨询的方法理论和体会,及在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利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而且岳晓东博士把心理咨询的理论巧妙地贯穿在各个案例中,显得具体形象生动易懂,同时他还把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融会其中,令人深受启发它被称为所有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入门首选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它的长期热销,证明了人们对真正优秀的心理学图书的渴求 在书中,最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岳晓东博士在乘飞机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求学的途中,他和一个美国心理咨询教授谈话的内容从谈话中,岳晓东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心理咨询的描述--那就是登天的感觉感到在腾云驾雾”,“感到自己站在世界之顶”,“自我感觉良好”……而也正因为这种描述,使人不由想一步步了解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心理咨询的真正面目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禁不住被岳晓东博士那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同时也深深的感动与他那种帮助别人疏导心理,带来幸福,助人自助而拥有的“登天的感觉”! “我恨我自己,我实在太愚蠢了”,“我们的爱情还有救吗?”……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妨碍着我们对幸福的追求。
人生的幸福不是金钱名利的角逐,本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平静,天堂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处理这些心理案例的过程中,作者展现了心理咨询的神奇技巧--原来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可能因为几句话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这让我又仿佛重新从心理咨询中得到帮助别人的力量!还记得老师问过我们,觉得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答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答案不过老师笑一笑,说:“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是啊,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给人帮助,这不就是我们心理咨询人员的初衷吗?然而心理咨询之妙,就在于他帮助了一个人,却让那个人感到自己帮助了自己这便是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验到的快乐与力量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老师说过可以多种心理理论的灵活运用,你觉得哪种适合就用哪种《登天的感觉》通过案例分析让人感到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的某一理论的运用,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万般内疚为了谁》中,本来岳晓东博士运用的是现实疗法,但是后来发现来访者还是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后来运用分析疗法终于发掘出问题的根源在《问你是否还爱我》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认知疗法但是在咨询的过程中,作者穿插了分析疗法当我们在处理个案的时候,如何正确选用相应的心理理论,需要我们有相当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个案咨询经验。
这还有点像练习武功的境界,充分掌握各种理论,在运用的过程中,于无形在有形之中,以有形变无形之法好像有人说过,最厉害的咨询方法就是已经没有具体理论方法了,可见各个理论都融会贯通了 很多事情,“知”与“做”是两码事,心理咨询亦然学过心理咨询的人一般都知道:在咨询中不是劝慰,不是给建议,不是帮忙做决定但是很多人在咨询过程中还是不自觉或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在《登天的感觉》中,岳晓东也很坦白地告诉读者他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犯的一些错误,例如在《我想从哈佛大学转学》中,岳晓东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一个反移情倾向的问题我想这是咨询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咨询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咨询的原则是:不要给来访者建议,不要帮来访者作决定,但是实际上现在所谓的咨询者可能会再自觉不自觉中就已经帮来访者作了决定岳晓东在书中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这些错误是很微妙的,它要求咨询者要细心,在咨询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时刻注意自己咨询的原则是要“助人自助”!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咨询读物,因为每读一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能会有新的领悟它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我也终于慢慢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
因为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一天天的开心起来,一天天成长起来,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读者从本书中不也是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啊 愿每个人都来体验一把这登天的感觉!《登天的感觉》读后感3 《登天的感觉》是岳晓东博士所着的一本关于心理咨询的书籍刚开始听说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好能夸张,为何做个心理咨询就能让心灵漫步云端了我本人在课余也报了心理咨询师的课程,一向以为心理咨询就像培训老师们所说的那样,“所有这些人关注和救助着的是人类的绝望”,可能是我单方面的把心理咨询想的太悲观了钱老师也说,上这种课需要怀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反而觉得简单不少,觉得,心理咨询反而是人性的温暖,助人自助觉得还是台湾那边的称法好,“心理”,为心理做一些疏导辅助性的帮忙,不是么? 首先说一下我对美国心理咨询的看法,从他的案列中,我也发现,美国的心理咨询是发到达多么伟大的境界他在书中说道,美国记录在册的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就有300多个,而且在不断的增加;在第一个案例中,为了帮忙丽莎小姐的新生适应不良,美国哈佛大学校内有很多资源,例如哈佛大学写作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学生热线等等,我想,一个有效的心理治疗,不仅仅仅依靠于咨询师本人的技术,也很大程度上依靠于社会所带给的硬件。
上培训班的时候老师常常说,咱们中国的心理咨询落后人家发达国家70到80年不等,的确如此啊,且不说我是否能在一些小城市看到心理咨询室,就算有了,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咱们有这么多协会给咱们受伤的学生们带给用心地帮忙吗?显然没有再说到更基本的一点问题,咱们中国人真的有那么重视心理问题么?人们往往会感到苦闷、煎熬,但是帮忙咱们的最多的还是父母老师寻常人,专业人士真的很少我是在高中的时候接触心理咨询的,咱们高中三年都有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到了大学我不知道是我太宅了还是学校没有重视,我就没见过大学有心理咨询室 美国的大学发现学生心理有问题之后,是用心地引荐治疗,而中国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心理咨询是心理有了重大问题见不得人我期望这本书的出版与销售,能够更大程度上引起大家对心理学领域的重视,也期盼中国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而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