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动员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10页在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动员会上的讲话范文目录/提纲: 一、增强担当意识,充分认识选派“第一书记”治难转后的重要性 一是重视程度高 二是选派程序严 三是待遇保障好 四是工作措施硬 二、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把治难转后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三、严守工作纪律,在治难转后中展现“第一书记”风采 四、加强协调配合,为“第一书记”在村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在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动员会上的讲话 类似范文:在全县选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培训会上的讲话在全县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动员培训会上的讲话在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动员会上的讲话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选派机关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动员会上的讲话在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和扶贫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委研究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党组织治难转后工作有关精神,就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下面,我就如何做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推动治难转后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提升农村党组织建设水平,讲几点意见。
一、增强担当意识,充分认识选派“第一书记”治难转后的重要性 实施治难转后三年行动计划,是市、县委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是推动治难转后任务目标落实的有效形式以前,我们多次开展过部门包村、干部帮扶活动,但与以往相比,这次选派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有很大不同一是重视程度高特别是在做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上,书记明确提出“人员一定要选派好、待遇一定要落实好、作用一定要发挥好”为抓好落实,县委还专门制发了《关于选派“第一书记”帮促后进村整顿的意见》,对选派程序、工作职责、工资待遇、管理考评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二是选派程序严为选准、选优“第一书记”,在个人报名、组织推荐、乡镇筛选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专门安排3个考察组对拟定人选进行了全面考察,并征求乡镇、任职村意见,报经县委研究,最终确定了6名素质过硬、能力较强、条件最佳的干部到村任职,这是历来选派干 干部推向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通过与群众交朋友,帮办民生实事,解决矛盾问题,拉近同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解决突出问题,切实把治难转后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实施治难转后的落脚点落到哪里?就是《意见》中提出的,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实现“强班子、树正气、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五大目标。
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务必要紧扣五大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第一,要摸实情,解难题第一书记”的首要任务就是访民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面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盼要明确重点真正沉下去、融进去,“零距离”接触群众,宣讲政策,答疑解惑,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服务基层的针对性要真正把基层群众的真实呼声、意见建议和困难问题摸清吃透要把与农村群众交流,当成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通过搞好入户走访,分析研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的突破口、着力点,为抓好治难转后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第二,要强班子,壮队伍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书记”到村后,要配合乡镇党委,找准“两委”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理顺关系,使两个班子一条心、一股劲,同时,要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升他们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服务群众的本领要深化和落实“一定三有”、“五化”管理、“四议两公开”等机制,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格局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他们在帮办服务群众、领富带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等方面献智献力。
要着力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对于无场所的,要抓紧新建,对于危旧狭小、达不到“十有三通”标准的,要抓紧做好修缮工作,真正把其建设成为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培训的课堂、办公议事的场所、服务群众的平台,光大党的形象 第三,要办实事、促发展衡量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是否有成效,还要看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群众得到了多少实惠第一书记”必须紧紧抓住富民这个关键,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帮助难点村制定完善各项发展规划,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找准致富门路要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农村出主意、找项目,帮助群众找到一条致富门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民生问题,对于群众反映的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要千方百计,积极争跑,整合“一事一议”、扶贫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帮助解决好同时,要关注弱势群体生产生活,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户、特困户解决衣食住行、就业培训、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广大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第四,要树正气、促和谐良好的村风民风是发展的基础,“第一书记”到村后,要对当前影响乡村稳定的矛盾隐患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清理,全面了解影响社会稳定最突出的矛盾,了解可能引发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的苗头和隐患,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要开展大调解针对排查清理出来的矛盾和问题,逐一分析整理,提出化解处理意见要帮助基层健全完善民情恳谈、矛盾调处等工作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同时,要积极开展“好公婆、好媳妇”评选、“环境卫生示范户”评选等活动,树新风,树正气 三、严守工作纪律,在治难转后中展现“第一书记”风采 治难转后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看我们的干部能不能走好群众路线、能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有没有一个好的农村工作方法 第一,要融入群众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对待群众的感情问题做好群众工作,首先是要对群众有真挚的感情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真正把群众当成我们的亲人,增强对群众的真情实感其次,要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沉下身子,与农民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与老百姓真正交朋友,说群众能听懂的话,听群众心里想的事,做到帮有目的,干有方向 第二,要严守纪律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更代表了部门的形象、组织的形象、党的形象县委对加强“第一书记”管理,明确提出了“五条纪律”、“四项制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大家一定要执行好,特别是每月驻村工作时间不得低于22个工作日,要吃住在村,工作到户,做到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
绝不准出现单位、难点村“两头挂”的现象 第三,要踏实干事首先,“第一书记”要找准位置,掌握工作技巧,要与现任支村“两委”班子搞好协调衔接,处理好工作关系,不越权、不越位,遇事多与乡镇沟通其次,要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来抓,只有把班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