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教学在新能源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docx
8页案例教学在新能源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李晓书 王敏 李岩 王忠江摘 要:案例教学法是将客观问题再现于课堂,再经学生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实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由于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而备受关注结合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案例教学在新能源工程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与实施,探讨了将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方法模式,详细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具体应用验证了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法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太阳能利用技術课程;案例教学法;实践能力;拔尖创新人才:G642 文献标志码:A :1002-2589(2018)06-0201-022016年1月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个性化培养,强化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和实践培养,大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水平,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发展能力[1]我国正处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开拓思想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支撑但是,我国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创新驱动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将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源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自1870年创立以来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国于1984年由大连理工大学最早引入案例教学法,目前已经在多个领域的研究生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生教育,案例教学法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我校新能源工程类研究生“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开展案例教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典型案例的选取、教学内容整理、案例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所做的尝试与实践,希望对我国新能源工程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借鉴作用[2]一、案例教学法基本原理与特点(一)基本原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教师将已经发生的客观问题或典型事件再现,供学生独立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3]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作为课程主导,根据教学大纲挑选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传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研究生则作为学习的主体,结合案例进行文献检索、归纳总结与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交流与讨论、总结最终方案等一系列课堂活动,以加深对课程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上述方式通过抛出问题、启发学生、互动教学等环节,符合研究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4]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1.理论结合实际在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案例教学法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捷径,将实际工程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实际工程的感知与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生阶段重要的实践环节,因此所选择的案例必须要来自工程实际,应具有时效性和真实性,案例既不能过于陈旧又不能是抽象、虚构的工程2.案例的完整性所选择案例应具备实际工程的完整性,应包括与课程相关的工程背景与意义、具体设计方案、实施途径、经济效益分析、社会价值等内容恰当的案例将保证案例教学的完整性,结合实际工程中的所以环节实现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全覆盖,保证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教学效果3.案例的代表性所选择案例应该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代表该领域内实际工程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课程中需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果选择的案例不具有代表性或是实际工程中的特例将会以偏概全、适得其反、误导学生4.引导与启发性成功的案例教学应该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启迪智慧的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通过案例的引导和启发逐步完成学习,开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同时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二、案例教学法在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新能源工程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不仅应该掌握新能源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更应该具备面对实际工程问题时进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工程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设计、计算、施工、运行的技能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的研究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导师布置的研究任务,却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分析其原因则在于对实际工程的把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所致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在新能源工程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案例的选择开展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选择恰当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应结合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大纲的要求合理选择工程案例。
所选案例必须满足理论结合实际强、完整性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典型性和启发性的要求[5],符合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对知识点的要求我们选择了“太阳能光伏牧场”项目作为课程案例,该项目是哈尔滨某新能源企业在大庆地区的重点投资项目,项目具有与课程相关的工程背景、具体设计方案、实施途径、经济效益分析、社会价值等内容,可满足案例教学的要求,是很好的工程案例[6]二)探索案例教学新模式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应尽量避免一成不变的教师为主的课堂讲授,建立以教师作为课程主导,研究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研究生独立思考问题和不断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研究生个性化发展,开展启发教学、讨论教学和互动教学在太阳能光伏牧场项目案例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以光伏发电原理、电厂建设、并网运行、运维后市场等内容进行讲述,不仅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还将使学生感到内容很枯燥,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采取以太陽能光伏结合牧场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相互讨论,积极发言,在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气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7]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同学们查阅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文献后,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和光伏发电领域专家以报告和讨论的方式对太阳能光伏牧业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对案例中涉及技术问题,可结合工程应用层面结合企业生产去讲解,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畜牧业领域内技术的有机结合,将重点放在太阳能光伏电技术和畜牧业技术的耦合创新上;结合太阳能光伏牧场项目进行文献检索、归纳总结与分析,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交流与讨论、总结方案等环节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经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案例教学法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8]在实践能力培养上,将结合“太阳能光伏牧场”项目课程案例教学内容,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企业实习等方式,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参与太阳能光伏牧场项目的运行管理,包括项目可研、选址、前期规划、工程施工建设、运行管理等环节通过企业实习锻炼,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还能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三)撰写教案太阳能利用技术课程案例教学中教案的撰写是教学方法研究中的难点和重点,教案在撰写时不应拘泥于传统教案的编写形式,应尽量结合案例教学的实际教学需要完成教案的撰写撰写时应从大量最新国内外关于太阳能光伏牧业相关文献中筛选出能够体现研究热点和研究发展方向的重要资料,按照太阳能光伏牧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开发前沿和技术应用转换三方面组织案例,通过总结向同学着重介绍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及创新方法等内容定期向学生剖析最新研究报告,结合基础理论剖析创新思想及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创新点及创新技巧;通过选派研究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邀请企业技术负责人和光伏发电领域专家作学术报告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的学术思想、激发创新意识。
结合太阳能光伏牧业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调整案例教学的教案教案中太阳能光伏领域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是学生掌握的难点,应结合应用领域进行讲解尤其像光生伏打效应、单晶硅多晶硅基材的内部构造、逆变原理、并网运行等抽象知识,学生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可配合工程应用层面到企业进行实践教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三、结束语通过案例教学在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探索应用,实现了在短时间内让研究生掌握和综合运用太阳能利用技术相关知识的目的使研究生能够准确结合案例进行文献检索、总结分析、交流讨论、提出问题解决方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案例教学在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案例的不断更新,案例教学法还需要不断改进,使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使案例教学法得到发展的同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科技不断进步参考文献:[1]刘延东副总理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R].2016:1.[2]邱选兵,齐美山,魏计林,等.案例教学法在工程类创新型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学,2014(12):135-137.[3]梅树立,马钦.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0(6):121-123.[4]冯永刚.研究生案例教学不能遗失的三维向度[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6):18-23.[5]蒯秀丽.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2):50-51.[6]张喜瑞,李粤,梁栋,等.案例教学在农业机械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5(31):158-160.[7]张梁,孙长山,孙晓璐,等.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2):151-152.[8]樊军,陈启飞,梁进军,等.研究生专业课“个性化”案例教学尝试[J].江苏社会科学,2009(S1):156-15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