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省砝码设置问题的数学模型.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cjc****537
  • 文档编号:47773051
  • 上传时间:2018-07-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最省砝码设置问题的数学模型最省砝码设置问题的数学模型【摘要摘要】通过对砝码的最省设置问题的研究,建立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并 给出了一个有效、简便、操作程序化的求解算法 【关键词关键词】砝码,数学模型,算法,猜想砝码的最省设置问题砝码的最省设置问题::用一架天平分别称出1克—n克不同物体的重量,最少需要几个 天平砝码?砝码各重多少克? 我们可以把部分砝码当作“物体”,与物品放在一边,天平平衡时,“砝码”一边的 砝码重量之和减去“物体”一边的砝码重量之和就是物体的重量1 1 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我们用枚举法,使用计算机做数学实验用一架天平“称出”1克至n克的不同物体的 重量,最少砝码数k和相应个数砝码的取法m的实验结果列入下表:n12345678910111213141415151616 最少砝码数 k1222333333333444 砝码取法种数 m123118222619199431 761 890880n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最少砝码数 k4444444444444444 砝码取法种数 m920 906 877 719 712 561 469 415 309 227 205 153 106886246n333334343535363637373838393940404141……7777……120120 121121 最少砝码数 k444444445 …5 …55砝码取法种数 m36261714943130642 …8796 …21设,我们归纳发现:k kt33331321猜想:猜想:用一架天平分别称出1克—n克不同物体的重量,如果,则最少需kktnt1要k+1个砝码。

      对所有的自然数n,砝码可取当时,它是砝码的)3 ,,3 ,3 , 3 , 1 (32kktn 唯一取法2 2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为了叙述的方便,设集合P=,,记 }, 3 , 2 , 1 , 0{nnmmml211),,,(21lmmm}101|{2211或或illxmxmxmx),,,(21lmmm}0, 101|{12211 liiiillmxxmxmxmx且或或(1)若或,我们称为P的Pmmml),,,(21Pmmml),,,(21lmmm,,21代数生成元组2)代数生成元组的最小个数称为集合P的代数维数具有个生成元的代)(P)(P2数生成元组称为极小代数生成元组3)是P的极小代数生成元组,对每一个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21PmmmPm,() ,则称为P的标准代)()(2211PPmxmxmxm10或ix)(21,,,Pmmm数生成元组由数论中知识,我们有下面与带余除法完全类似的一个正确结论:引理引理1::对任意的自然数,存在唯一的整数和,使得(aqrrqa 3) 。

      101或或r命题命题1::对任意自然数,令([x]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则n]2[log3nk 是集合P=的一个代数生成元组)3 ,,3 , 3 , 1 (2k}, 2 , 1 , 0{n证明:证明:,对任意的自然数,即,可以类似十进制]2[log3nk Pmktnm0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除2取余法” ,我们可以作一系列的“带余除法”,直到商数等于零为 止:003rqm1103r2213r……其中=-1或0或1() lllr31irli,...,2 , 1 , 0从上面式子可得:,() ,由此可推出3100mq3101i ili,...,2 , 1,所以,从而有,即上述的“带余除法”130ii itmq132 3011kk kk kttnq0kq最多做k+1步后商数为零如果,我们可从上面“带余除法”等式推出:)(0klql133 .3 .011 1 rrrrml ll l)(kl 我们已证明:对任意的自然数, Pm(为-1或0或1);而且容易证明其表示式kk kkxxxxxm333311 22 10ix是唯一的(证明略)。

      所以是集合P=的一个代数生成元组)3 ,,3 , 3 , 1 (2k}, 2 , 1 , 0{n记,,则}, 2 , 1 , 0 , 1, 2,{kkkttP},, 3 , 2 , 1 , 0{kktNklNmmm),,,(21klPmmm),,,(213命题命题3 3::集合的代数维数为k+1,是唯一的极小},, 3 , 2 , 1 , 0{kktN)3 ,,3 , 3 , 1 (2kkN代数生成元组,也是唯一的标准代数生成元组证明:证明:由命题1可知,有一组代数生成元,所以kN)3 ,,3 , 3 , 1 (2k1)( kNk设,为的任意代数生成元组,,由于lNk)(lmmm,,21kNl lmmm3| ),,,(|21的对称性,的正项与负项的项数相等,从而,1213| ),,,(|21llmmm,由,得, 从而有2131kkNkkkNmmmm),,,,(1211 kl1)( kNk设为的极小代数生成元组,则121,,,kkmmmmkNkkkNmmmm),,,,(121从而,所以,由此可以推出kkPmmm),,,(1211 1213| ),,,(| k kmmm,即互不相同,且≠kkktmmmm1211),,,(121kxxx时,有。

      ),,,(121kyyy112211112211kkkkmymymymxmxmx(否则)从而有为标准代数生成||3| ),,,(|1 121kk kPmmm  121,,,kmmmkP元组,且=下面我们将按的系数不同分为三类:kP),,,,(121kkmmmmkPim},,,,,,(}0{111111111111kiikkiiiiimmmmmxmxmmxmxA,}1{11111111kkiiiiimxmxmmxmxB}|{Aamai,则}) 1({11111111kkiiiiimxmxmmxmxC}|{Aamai,且,kCBA3||||||CBCABACBAPk,,, 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BbAmbiAaCmaiCcBmci(这是因为:,否则 ,也有,否则CmciAmmccii)(Amci)设Bmmccii)(,11121mmmmmmmkkii,所以是最大的个元素,又因为是的最大kitmmimmmm,, 2, 1kPimmA元素,从而它们不是的元素;它们也不是中元素(否则它们每个元素加上后ACim4是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已不在中);所以它iiiimmmmmmm,,2,1AkP们是中的元素;应是中元素;Bmmmmmii,, 2, 1A应是中元素,iiimmmmmm,, 22, 12C又是中元素……,由可以得出,iiimmmmmm2,, 23, 13B||||||CBA依大小次序排列可分为段,每段个元素,且交替为、和},, 3 , 2 , 1 , 0{kktPl 3imAB的元素组,从而有,从而是3的幂,即(i=1,2,…,k, k+1)。

      C||31 kkPiml 3imt im3又,所以(i=1,2,…,k, k+1)从而证明了1 12131 k kktmmm13i im是的唯一的极小元代数生成元组,也是唯一的标准代)3 ,,3 , 3 , 1 (2k},, 3 , 2 , 1 , 0{kktN数生成元组推论推论1::当对任意的自然数,集合P=的算术维数n}, 3 , 2 , 1 , 0{n)(P1]2[log3n证明:证明:令,则,因为, ]2[log3nk kktnt1kkNPN11)()()(1kNPNkkk综上所述,我们实际上已证明了猜想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设集合P=,则 (其中)是P的极}, 3 , 2 , 1 , 0{n)3 ,,3 , 3 , 1 (2k]2[log3nk 小代数生成元组,也是标准代数生成元组即P中的每一个元素均能唯一地表示成的代数和(即系数可以为-1或0或1),并可采有特殊的“除3取余法”来求)3 ,,3 , 3 , 1 (2k表达式当时,是P唯一的极小代数生成元组,也是唯一的标准代数生ktn )3 ,,3 , 3 , 1 (2k成元组。

      3 3解释与应用解释与应用问题问题1 1 用一架天平分别称出1克—40克不同物体的重量,最少需要几个天平砝码?砝码 各重多少克?如何进行操作?解:解:取,3)]402([log3k,故砝码只能取1克、3克、9克、27克4021343t(唯一的选取方法) 如果物体重量是22克,我们可以作“带余除法”, 用左边的“除法”算式表示,我们得到:322“余数”37132131-101511319) 1(27111313) 1(312223即把27克、3克和1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一边,物品与9克砝码放在天平的另一边,若天 平平衡,物体的重量为22克问题问题2 2::在集合P=选取极少的几个数,使得这几个数能以加减运算组成}31, 3 , 2 , 1 , 0{另一些数解:解:,可以选取1、3、9、27(还可能有其它选法),用3)]312([log3k1、3、9、27以加减运算组成0—31各数,可用上述特殊的“除3取余法”4 4问题的拓展问题的拓展对于砝码的最省设置问题,如果按人们习惯,天平称物品是砝码和物品各一边,天平 平衡时,砝码的重量之和就是物体的重量的,那么答案就不一样了:要用一架天平分别称出1克—n克不同物体的重量,令([x]为不超过x的][log2nk 最大整数),则至少需要k+1个砝码,砝码可取。

      当=)2 ,,2 ,2 , 2 , 1 (32kn时,它是砝码的唯一取法k222121相应的数学模型:设集合P=,则 (其中)}, 3 , 2 , 1 , 0{n)2 ,,2 , 2 , 1 (2k][log2nk 是P的极小算术生成元组,也是标准算术生成元组即P中的每一个元素均能唯一地表示成的算术和(系数只能是0或者1),并可采用化十进制为二进制数的 “除2)2 ,,2 , 2 , 1 (2k取余法”来求表达式当时,是P唯一的极小算术生成元组,也是唯ksn )2 ,,2 , 2 , 1 (2k一的标准算术生成元组将有限集合P延伸为自然数集合N,则标准代数生成元组也无限延伸,)3 ,,3 , 3 , 1 (2k从而数学模型的内容也随之得到扩展是自然数集合N的极小代数生成元)3 ,,3 , 3 , 1 (2k组,也是标准代数生成元组即每一个自然数均能唯一地表示成的代数)3 ,,3 , 3 , 1 (2k和,并可采有特殊的“除3取余法”来求表达式应该指出:天平砝码问题已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问题或数学游戏问题,它与很多 数学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在生活、生产实际中也有较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杨世明,王雪芹.数学发现的艺术[M] .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6[2] 吕宪军.由一个重要数列谈数学模型的建立[J].小学数学教师,200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