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忻州市大严备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7页山西省忻州市大严备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表示人体免疫调节中某一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表示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B.图中②④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除免疫细胞外,其他细胞也可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D.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④,导致机体出现免疫缺陷参考答案:D图示过程表示特异性免疫中抗体依赖型的体液免疫,④淋巴细胞细狍和②T淋巴细胞都是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常见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而溶菌酶并不是免疫细胞分泌的而是由唾液腺和泪腺等分泌,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②T淋巴细胞而不是④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出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2.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残基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残基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这些多肽中肽键总数为 ( ) A. 31 B. 32 C. 34 D. 35参考答案:A3.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 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③改变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④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⑤将RNA与蛋白质分离 ⑥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⑦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 ⑧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①④⑥ B.②④⑧ C.③⑤⑦ D.②⑤⑥参考答案:B4. 下图是一种可测定呼吸速率的密闭系统装置,把三套装置放在隔热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三装置中种子的质量相等)。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种子中的有机物消耗完毕,温度计读数hB最高B.A、B两试管有色液滴右移的速率一样C.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hC>hA>hBD.取适量的幼胚研碎,滴加少量的一种被还原后为白色的试剂,一段时间后试剂颜色可能变白的原因与种子呼吸过程产生[H]有关参考答案:D5. 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参考答案:B6.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a显性,短尾基因B对长尾基因b显性且基因A或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A.2∶1 B.9∶3∶3∶1 C.4∶2∶2∶1 D.1∶1∶1∶1参考答案:答案:A7. 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甲[来源:学。
科K]乙丙丁丙酮-+++水+---CaCO3++-+SiO2+++-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B8. 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叶绿体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参考答案:D9.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这个实验时,在实验室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对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①0.3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②0.5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③1 mol·l-1 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④1 mol·l-1 醋酸溶液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渗透失水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通过渗透作用考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本题难度中等。
植物细胞在0.3mol/L和0. 5mol/L的蔗糖溶液中失水导致质壁分离,但后者由于过度失水死亡而不能复原;在1mol/L的KNO3溶液中质壁分离,由于吸收K和NO3而发生自动复原;但植物细胞在醋酸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醋酸使细胞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而变成全透性10.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C.所采用的原理完全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这两项细胞工程技术中,都包含有细胞融合的过程,结果都形成杂种细胞;对于诱导方法来说,除动物细胞的融合还常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外,其他的基本相同的;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所以,它们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有差别的;至于所采用的原理,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主要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错题分析:本题做错的原因没有准确记忆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A只有电击等几种相同B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完成细胞融合后,还要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C植物体细胞杂交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融合主要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 11. 如图为某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①在纵坐标的数值等于此时的呼吸速率B.从点①到点②,呼吸速率逐渐下降C.点②呼吸释放的CO2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相等D.点③以后,光照强度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参考答案:AC【考点】3L: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分析曲线图:题图为某植物光照强度与CO2吸收关系图,其中点①光照强度为零,代表呼吸作用速率,点②代表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点③代表光的饱和点,表示光合作用最强时对应的最小光照强度.【解答】解:A、点①光照强度为零(没有光照),其纵坐标的数值等于此时的呼吸速率,A正确;B、从点①到点②,光合作用速率逐渐上升,呼吸速率不变,B错误;C、点②时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表示呼吸释放的CO2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相等,C正确;D、点③以后,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升高,说明点③以后光照强度不是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点③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因子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CO2浓度等,D错误.故选:AC.12. 某同学欲测定植物叶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速率,作如图所示实验。
在叶柄基部作环剥处理(仅限制叶片有机物的输入和输出),于不同时间分别在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为1cm2的叶圆片烘干后称其重量,测得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3y-2z-x)/6 g·cm-2·h-1(不考虑取叶圆片后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和温度微小变化对叶生理活动的影响)则M处的实验条件是A.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3小时 B.下午4时后将整个实验装置遮光6小时C.下午4时后在阳光下照射1小时 D.晚上8时后在无光下放置3小时参考答案:A13.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来自于________(填物质);当环境CO2浓度为a时,O2除部分释放到外界以外,还有部分可以参与细胞有氧呼吸,与__________(填 “NADH”或“NADPH”)结合释放出大量能量2)当环境CO2浓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利用率较低的植物是__________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植物甲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3)空气中CO2浓度为0.0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一般达不到最大光合速率。
农业生产中,常常把地块作成几个畦,便于灌溉与排水,畦是指用土埂、沟或走道分隔成的作物种植小区某地区夏季多为南风,若植物甲为夏季生长的高秆经济类植物,作畦的走向应为南北走向,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 水(或H20) (2). NADH (3). 乙 (4). 光照强度 (5). 作畦的走向与风向一致,有利于空气流通,提高植株间的CO2浓度,增加光合速率【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CO2吸收速率=光合作用吸收CO2总量-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因此CO2吸收速率=净光合速率,并且曲线中看出,当CO2浓度达到一定值以后,光合作用强度就达到了CO2饱和点详解】(1)O2中的O来自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水的光解,来自于物质水(或H20);当环境CO2浓度为a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光合作用产生的O2除部分释放到外界以外,还有部分可以参与细胞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氧气与NADH结合释放出大量能量 (2)通过图示可知,乙最先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由此推断当环境CO2浓度大于a时,乙植物对光能利用率较低。
当CO2浓度大于c时,乙植物达到二氧化碳饱和点,此时限制植物甲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3)作畦的走向与风向一致,有利于空气流通,提高植株间的CO2浓度,增加光合速率,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考生容易将纵轴的含义误理解为总光合作用,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曲线图14. 将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蔗糖溶液浓度与萝卜条细胞液的浓度变化的关系图如下,其中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h假设实验前所选的各组萝卜条的细胞液的浓度均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蔗糖溶液浓度小于a时,萝卜条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B. 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无跨膜运输C. 蔗糖溶液浓度大于a点时,萝卜条细胞失水,质量将减少D. 将处于a浓度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清水中,则该萝卜条细胞会发生吸水涨破参考答案:C由题意可知b点代表实验前细胞液的浓度,且a=h,所以只有蔗糖浓度大于a时,萝卜条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小于a时会吸水,A错误蔗糖溶液浓度为a时,萝卜条细胞内外的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