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学安排集锦6篇.docx
23页数学教学安排集锦6篇 日子犹如白驹过隙,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安排了想必很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安排而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安排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安排 篇1 一、单元教学内容: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单元的教学目标: 1、在详细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依次 四、课时支配: 位置 ( 共2课时) 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新授课)--------1课时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练习课)--------1课时数学教学安排 篇2 一、学情分析: 学生状况: 本年级学生家长教化水平整体不高,导致家庭学习环境一般,家长很少学生,或者没有实力学生,多数学生靠课堂教学进行数学学习,比较少学生能进行预先学习大部分学生上课主动发言、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等,当然课堂习惯上仍须要接着培育与加强。
一部分同学基础比较扎实,特殊是二班,班级学生水平比较平均,上学期期末考试年级的不及格1人,一班的中下生较多,主要是对题目的阅读实力比较低,应用题的理解实力较差,思维实力不够好本学期,需规范和训练学生读题、解题的方式方法,做到多动口,多思索 学问分析: 已驾驭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简洁的四则运算,驾驭了加、减、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初步相识了分数及正确计算简洁的分数加减法,已驾驭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懂得了基本的位置与方向驾驭了统计的基本学问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驾驭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驾驭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娴熟程度 2、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娴熟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洁口算 3、初步相识简洁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洁的统计图表;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洁的平均数 4、进一步驾驭四则混合运算依次,会比较娴熟计算一般的三步式题,会运用小括号,会解答一些比较简单的三步计算的文字题 5、会解答一些数量关系稍困难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并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检验的方法。
6、进一步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致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7、培育学生抽象概括实力、分析、比较实力、推断推理实力、迁移类推实力、思维的敏捷性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实力 9、努力做好培优工作,注意关爱学困生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相识小数的教学支配(高校生感恩节活动安排及支配范本),注意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供应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意实践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学问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学问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数学思维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6、情感、看法、价值观的培育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和三角形 2、教学难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位置与方向、三角形 五、主要措施: 一、 全班成果: 四年(1)班:平均分:86.12 优分率:69% 合格率:92.86% 四年(2)班:平均分:87.42 优分率:75% 合格率:97.73% 二、不及格的学生及分数: 四年(1)班:廖x(55.5) 曾x(36) 梁x(45) 四年(2)班:贺x(15) 1、加强整数的概括和系统整理,对整数学问建立系统的相识,形成较完整的学问结构,为分数和小数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对量的计量的复习和系统整理,知道数起源数,量起源量,为后面学习含有小数的名数转化做好打算; 3、加强小数与整数、分数间的联系,注意引导学生把已学的整数、分数学问迁移到小数,并区分它们的不同点; 4、在应用题中渗透函数思想,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辩证观点;通过操作、实践,加深对图形的本质特征的相识,加强图形之间的联系; 5、注意思维过程的绽开,教会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帮助理解题意,设计专项练习有针对性地解决难点,使学生便于对思索方法的驾驭; 6、加强口算的训练和力度(计算精确性及速度),强化如:25×2、25×4、25×8、125×4、125×8等算式脱口而出; 三、详细支配: 教参课时安排课时数说明 《四则运算》6节9节增加乘、除法复习1节,综合练习与评讲2节。
《位置与方向》4节8节增加复习量角1节,综合练习1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1节15节增加专项练习2节,综合练习2节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节18节增加综合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反馈2节 《 三角形 》6节10节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节10节增加专项练习2节,单元测验与评讲2节 《统计》4节5节增加专项练习1节 《数学广角》5节5节《总复习》4节10节合计60节90节数学教学安排 篇3 一、指导思想 遵循“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的教化思想,重视学生的生活阅历,亲密教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甚而上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相识,以教学活动为线索支配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参加、探究和沟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发展学生的学习爱好和自信念 二、教学内容 1、乘除法 2、视察物体 3、千克、克、吨 4、乘法 5、周长 6、除法 7、年、月、日 8、可能性 三、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学会百以内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2、结合详细情景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并能进行换算以及解决简洁的问题。
3、学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4、学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以及乘除混合运算 5、学习有观年、月、日的相关学问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学习能依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视察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 2、结合详细情景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三)统计与概率 了解事务发生三无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问题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创设生动的教学学习情境 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创设生动好玩的数学学习情境 2、重视学生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实力的培育 独立思索、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详细的数学活动中进行独立思索,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同伴沟通 3、主动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必定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方法,老师应当敬重学生的想法,激励学生独立思索,提倡算法多样化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培育尖子生,利用一对一的方式带动稍差一点的学生 5、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6、注意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学问基础数学教学安排 篇4 一、班级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学生5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学问、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肯定的爱好,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去特殊是一些动手操作、须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爱好但是在遇到思索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心情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果都不错,但是成果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全部状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胜利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100以内),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内容基础表内乘法,这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学问,是小学生须要驾驭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需达到计算正确、快速 在量的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相识,重在理解运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支配了初步相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视察物体和简洁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
在统计学问方面,支配的是简洁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广角”介绍了简洁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娴熟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初步相识长的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初步相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相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推断一个角是否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能分辨从不同位置视察到的简洁物体的形态;步相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洁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相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相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和统计表 通过视察、揣测、试验等活动,找出比较简洁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分析及推理实力,初步形成有序地、全面地思索问题 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四、教学措施 1、 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要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育学生解决问题的实力,形成应用意识。
2、 供应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 表内乘法的教学要体现学问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究性,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阅历,依据学生的已有阅历和基础,适时调整乘法口诀的教学依次 4、 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强优化计算与实力的培育 5、 注意体现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育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6、 有步骤的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实力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起讫日期、单元及总课时、教学内容、课时支配、备注 1、8.30—9.5、暑假作业检查、例1、例2、例3、2 2、9.6—9.12、例4 练习一、两位数加两位数、2 3、9.13—9.19、两位数减两位数、4 4、9.20—9.26、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 5、9.27—10.3、整理和复习、我长高了、2 6、10.4—10.10、角的初步相识、2 7、10.11—10.17、乘法的初步相识、3 8、10.18—10.24、5的乘法口诀、2、3、4的乘法口诀、2 9、10.25—10.31、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2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