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pdf
53页1山 西 医 科 大 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6 号文件《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及《山西医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本细则第一条培养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二)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临床教学能力,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临床工作水平;(三)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四)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可以是一篇包含文献综述在内的病例分析报告)并通过答辩;(五)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第二条学习年限、培养内容与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以培养临床工作能力为重点,同时重视学位课程学习、临床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全面培养一、学位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 27 学分1.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 学分英语(精读、听力、口语)3 学分医学统计学4 学分2.基础选修、专业基础课14 学分3.专业课2 学分4. 专业外语1 学分5.学术活动1 学分为开阔眼界,开拓思维,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并由教研室或有关学术会议组织出具相关证明。
统计方法:(1)学术讲座选听(学校及院系主办的学术讲座)0.1 学分/次(2)参加省级、地区性学术会议或大会发言0.3—0.5 学分/次2(3)参加国家级、国际性学术会议或大会发言0.5—1.0 学分/次学位课程采用以集中授课为主、分散学习为辅和鼓励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第一学期集中上完大部分课程,其余部分利用第二学期的业余时间完成;必修、选修课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教学和考试,专业课与专业外语以自学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结束后参加二级院系按二级学科组织的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给予相应学分(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末完成) 硕士研究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学位外语考试,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 390 分以上者(含 390 分)可申请免考二、临床训练临床医疗技术应达到高年住院医师的水平1.第二学期开始临床训练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规定,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在二级学科(内、外科分别不少于三个三级学科)进行临床轮转一年;在本专业临床训练不少于一年;管理床位数 5~8 张;2.在科室轮转中,应对本人完成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做详细记载,如:门、急诊就诊病人数、病房分管床位数、所进行的诊疗操作、手术类型、术后并发症、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次数等,完成一个科室轮转后,写出轮转小结,由该科室考核小组评分并经导师签署意见;考核不合格者应适当延长时间,并进行补考;导师应及时了解和检查学生临床轮转情况;3.参加本学科各病房和科室的临床医疗工作,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史收集、病历书写、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基本操作,参加教研室安排的一切学术活动,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医疗道德,并进行科研素质和教学能力训练。
三、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重点放在科研基本功的训练上,从文献阅读、综述撰写、课题选择与设计、实验方法、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直至论文撰写,掌握一整套科研的基本方法,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完成学位论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署名(山西医科大学为第一产权单位)在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 1 篇以上(含综述) (论文的具体要求参见《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规定》 )教学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协助上级医师带好本科生的实习、示教、教学查房,参加疑难病症讨论等活动,并由本专业指导小组对其教学查房的能力做出评价第三条考核研究生在第六学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实际能力考核一、思想品德素质考核(一)内容1.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32.医疗作风与科研作风3.医疗道德与服务态度4.团结协作与人际关系5.遵纪守法及劳动纪律(二)评定标准1.单项评定分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2.综合评定等级标准:优良:单项评定指标中至少 4 项获优,且无不合格;合格:单项评定指标中无不合格项;不合格:单项评定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三)出现下述任何一种情况,取消申请学位资格1.评定等级不合格;2.发生医疗责任事故;3.收受红包、考试作弊、科研弄虚作假等行为情节严重;4.受到校纪记过以上处分。
四)考核组织:答辩前由教研室主任负责,导师指导小组、所在教研室的党支部成员与护士长参加组成考核小组,在研究生进行个人总结的基础上,进行考评二、理论知识水平考核(一)审核学位课程成绩;(二)专业课及专业外语考试:采取笔试形式,专业课考查申请人对临床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本学科发展动态、新知识、新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专业外语考查申请人是否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由二级院系按二级学科组织考核小组统一命题和阅卷;专业课达到规定分数要求则计 2 学分,专业外语计 1 学分三、临床实际能力考核(一)考核方法:各学科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拟订具体的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原则应包括(1)病例答辩考核小组提供一份本二级学科范围内的常见病例的现成病史资料或病人 (申请人未参加治疗) ,由申请人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若是病史资料则省去) ,分析资料、作出诊断、鉴别诊断、提出处理意见在此过程中,考核小组可保留某些辅助诊断检查的资料,申请人提出需要时予以提供; 而后由考核委员就该病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在本阶段应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广泛提问,问答时间为 25 分钟4(2)病历评估:申请人应提交五份本人经治的完整病历资料(包括病历及各项检查结果), 考核组对病历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病历是否规范、完整,诊断是否正确,处治是否及时得当,预后是否良好,是否掌握了处理常见疾病的能力等3)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考核内科系统各专业, 主要考核辅助诊断方法或有关特殊检查, 如心电图检查、骨穿、 胸穿、腰穿、骨髓涂片、X 线读片等;外科系统各专业,主要考核手术操作考核时间可根据所选病人的情况而定,也可采取录像方式;医疗技术学科(如影像、核医学)则以考有关仪器的使用、操作和诊断为主二)考核组织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工作委员会指导下,各临床学院主管部门组织,每年 3 月进行;下设各二级学科专业考核小组, 考核小组成员由 5~13 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每次到位须 5~7 位) ,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并提问,但不参加评分和评议三)临床能力考核记分:各项考核实行百分制,按照考核评分表中的指标进行评分由考核委员会进行无记名评分,记平均分数,每项≥60 分为及格;各项成绩及格,并且总成绩≥210 分为合格学位课程全部及格者, 考核成绩一项不及格或总成绩<210 分, 应在第二学年参加补考,补考成绩填入成绩单时加注“补考”二字;补考仍未合格者中止学习;考核成绩有二项不及格或一项不及格并总成绩<210 分者,取消学位申请资格。
第四条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工作完成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全部培养要求, 各项考核成绩合格, 可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学校按学科专业组成答辩委员会,按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在每年 6 月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就是否同意毕业和是否同意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进行投票表决, 考核或论文答辩未通过者, 于第二年重新提出申请; 对不同意再次考核或答辩的研究生,按结业处理具体工作按我校研究生学院有关规定执行第五条指导与管理研究生的指导实行导师指导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导师为组长的 2~3 人的指导小组,在教研室主任领导下与带教主治医师的配合下实行指导与管理导师必须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导师的职责是:(1)负责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2)各科轮转时检查、督促研究生的学习、工作情况每月至少有一次与研究生面谈,面谈前应检查其业绩记录,抽查病史,指导手术操作,旁听他们对实习医生的带教,或在查房时听取他们的病史报告,通过以上检查,发现问题给予具体指导;(3)每科轮转结束时审阅研究生的自我小结和带教老师的意见,然后找研究生谈话一次,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并记录谈话5摘要,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4)专业课与专业外语的自学;(5)审阅研究生书写的读书笔记和文献综述;(6)确定课题并具体指导、定期检查原始记录、论文撰写的指导、修改与定稿。
教研室主任对本学科临床医学研究生负有全面关心培养的责任,具体职责是: (1)审查并批准每位研究生的学习计划, 督促检查导师的执行情况; (2) 定期召开导师和研究生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与要求; (3)审批专业课的开课计划和内容,并作好具体安排; (4)结合学科情况和导师科研工作, 组织开题报告; (5)协助安排和组织临床能力考核及论文答辩; (6)为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临床轮转带教老师是对临床医学研究生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的主要力量, 应由富有临床工作经验、医德高尚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担任其职责: (1)充分了解临床研究生的全部培养计划及进度要求, 全面关心研究生成长; (2)临床工作中的具体指导, 不仅要注意操作训练,还应注意对研究生“三基”的严格要求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3)轮转结束时,根据研究生的表现并征询周围同志的意见,对研究生的工作做出恰如其分的评分,认真写出评语,并向教研室和导师报告; (4)参加研究生的轮转考核; (5)审改研究生的病史记录如病例分析等各学院、各学科专业和主管研究生工作的人员应对研究生加强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并要注重教书育人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本教研室(科)的业务学习和各项集体活动,遵守校纪校规。
第六条待遇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待遇,除享受国家相应的普通奖学金及物价补贴外,在医疗岗位上,享受相当于同级住院医师奖金的临床工作补助费,具体办法由各附属医院自定临床研究生不享受寒暑假, 其休假制度与同年住院医师相同, 具体休假时间由科室安排6内科学 Internal Medicine(Cardiology) (专业代码 100201)一、学科专业简介 内科学创建于 50 年代,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学 位授予权,2008 年 4 月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学科下设呼吸病、血液病、心血管病、消 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温免疫、传染病等主要专业多个学科被评为省重点学科与特色学 科 内科学共有博士生导师 13 名,硕士生导师 69 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 人,跨世纪学科带头 人 10 人 近年来本学科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 1900 余篇,在学术刊物发表 1100 余篇, 在学术会议上发表 160 余篇,其中被 SCI、EI、ISTP 收录 6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67 部获省部级获 68 项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共 323 项,其中 973 子课题 1 项,国家十五攻关项目 4 项、国家八六三计划重 点项目课题子课题 1 项、国家及卫生部基金项目 4 项,国际合作课题 2 项。
课题经省科委鉴定达国际先 进的有 12 项,国内领先的有 16 项二、培养目标1.了解内科学基本知识,能独立诊治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2. 较全面掌握内科学的研究进展, 了解本学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有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3.掌握常用的实验技能,独立设计课题,完成实验课题,撰写学位论文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杂志,较好地撰写本专业论文的外文摘要5.能指导低年资住院医师和实习生工作,总体评价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水平三、学习年限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四、培养内容及要求(一)学位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27分,其中公共必修课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