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上语文背诵(新).doc
24页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① 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② 溪③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④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⑤莫问当年事⑥,故国东来渭水流①选自《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版)诗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咸阳,秦代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②〔汀洲〕水中的小洲③〔溪〕这里指咸阳城南的磻溪下文的“阁”指城西的慈福寺④〔芜〕丛生的杂草⑤〔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⑥﹝当年事〕指秦、汉灭亡的往事诗人登上咸阳城楼,极目远眺,忽而生出“万里愁”这看似浑茫无端的愁绪,实则出自真情因为远远望去,烟迷蒹葭,雾锁杨柳,那景致颇像江中的小洲首句“一上”对应“万里”,有力地表现出愁绪的突兀而浓厚溪云乍起,夕阳沉落,山雨将至,风声满楼,这些景物描写层层推进,极力营造出一种萧条苍凉的氛围接下来写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但还是别去追寻前朝往事吧,因为时移世迁,历史痕迹已难以分辨,只有滔滔渭水依然东流其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名句,常转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无题⑦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⑧方尽,蜡炬成灰泪⑨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⑩,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⑪此去无多路,青鸟⑫殷勤为探看⑦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⑧〔丝〕这里与“思”字谐音⑨〔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烛油,称为“蜡泪”⑩〔云鬓改〕意思是青春年华消逝云鬓,指年轻女子的秀发⑪〔蓬山〕神话中海上的仙山,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⑫〔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这是一首思恋之歌,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首联先从古语中翻出新意,连用两个“难”字,突出强调了“别亦难”,然后写春风不再、百花凋零的景象,象征爱情的艰难颔联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春蚕自缚,蜡烛自煎,生命耗尽而爱心不变颈联拟写对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尾联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全诗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寄意,借景言情行香子① 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②倚东风,豪兴徜徉③小园几许④,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⑤青旗⑥,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①选自《淮海居士长短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行香子,词牌名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②〔陂(bēi)塘〕池塘③〔徜徉( chngyng) 〕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④〔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⑤〔飏(yng) 〕飞扬,飘扬⑥〔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绿树环绕,水满池塘,阳光明媚,春风浩荡词人徜徉在田园中,见百花争艳,竞相开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纵目远望,隐约可见围墙茅堂,酒旗飘扬在水岸桥边春光可爱,心情欢快,走过山冈,信步田野,莺啼,燕舞,蝶忙,一派大好春光这首词用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田园春景通篇用语流转自然,给人以明快之感上片结句写花,下片结句写莺、燕、蝶,画面一静一动,相互呼应,使全篇结构匀称,回环往复,意趣盎然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⑦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⑧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⑨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⑦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丑奴儿,词牌名,又名“采桑子”博山,在今江西广丰西南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
⑧〔层楼〕高楼⑨〔强(qiǎng) 〕竭力,极力辛弃疾中年后曾长期赋闲,隐居江西上饶一带,博山是他经常游玩的地方他有两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词,这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以“登高说愁”为议题,写出了少年与成年两种人生感受少年时代,不谙世事,喜欢登高,为写“新词”,没有愁苦,勉强“说愁”;成年以后,历尽世事艰难,满腔愁苦,却无从诉说却道‘天凉好个秋’”,生动地表现了遍尝辛酸之后无可言说的复杂况味作者反复品味着“愁滋味”,在自嘲自讽之中,写尽了人生的无奈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① 杜甫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④,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⑤未休兵①选自《杜诗详注》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版)舍(sh)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②〔戍(sh) 〕鼓边防驻军的鼓声③〔断人行〕指实行宵禁,禁止人行走④〔露从今夜白〕意思是恰逢白露时节⑤〔况乃〕何况,况且秋夜本是美好的,但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良辰美景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
更鼓响过,行人断绝,孤雁的叫声愈显凄切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思念亲人,徒增悲伤诗人的思绪乘着月色飞翔,他在设想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更亮可是弟兄分散,人各东西;家人如断线的风筝失去联系,是生是死,是苦是悲,恐怕只有千里之外的明月才知道诗人从听觉、视觉两个方面写边地秋夜,诗句流利婉转,特别是在“有”“无”的对比中,抒发了深沉的思念之情,也寄予了无限的人生感慨长沙过贾谊宅⑥ 刘长卿三年谪宦⑦此栖迟⑧,万古惟留楚客⑨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⑩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⑪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⑥选自《刘长卿诗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版)贾谊(前200—前168),洛阳(今属河南)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刘长卿(?—789),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⑦〔三年谪宦〕贾谊被贬至长沙三年⑧〔栖迟〕停留,居留⑨〔楚客〕这里指客居楚地的贾谊⑩〔汉文〕指汉文帝刘恒⑪〔吊〕凭吊贾谊在长沙曾写《吊屈原赋》凭吊屈原刘长卿一生两遭贬谪,郁郁不得志他经过长沙贾谊故居,心中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贾谊当年在这里谪居三年,而今风逝云散,只留下万古不变的悲哀斜阳衰草,寒林空寂,斯人已去,留给后人的只有嗟叹。
颔联即景生情,惆怅伤感,真切而又空灵颈联以“汉文有道”反衬贾谊被贬的凄凉,以“湘水无情”烘托贾谊的痴心,道出了千古文人的悲剧命运诗人溯古思今,把自己的遭遇同贾谊、屈原两位先哲联系在一起,从而深化了咏叹的主题结尾“怜君”一句,在无疑处有意设问,自怜之意,溢于言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 韩愈一封②朝奏③九重天④,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⑤除弊事⑥,肯将衰朽惜残年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⑧,好收吾骨瘴江边⑨①选自《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左迁,贬官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人迎凤翔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奉,韩愈上书劝谏,触怒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被贬途中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蓝田东南②〔封〕这里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③〔朝(zhāo) 〕奏早晨上奏④〔九重天〕这里指皇帝⑤〔圣明〕指皇帝⑥〔弊事〕有害的事,指迎奉佛骨的事⑦〔肯将衰朽惜残年〕意思是哪能以衰老为由吝惜残余的生命呢肯,岂肯、哪能⑧〔应有意〕应该有所打算⑨〔瘴(zhng)江边〕指岭南潮州在岭南,古时说岭南多瘴气面对“左迁”的现实,作者没有忏悔,没有屈服,而是将满怀的幽怨诉诸笔端。
首联写被贬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荡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难测;“路八千”,可谓行程遥远颔联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忠君之心弥坚颈联即景抒情,回望秦岭,云遮雾锁,家今何在?眼前蓝关,大雪拥塞,马亦不前此情此景,道尽英雄失路的悲慨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又凄凉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商山早行⑩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⑪,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⑫叶落山路,枳⑬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⑭梦,凫⑮雁满回塘⑯⑩选自《温庭筠(yn)全集校注》卷七(中华书局2007年版)商山,在今陕西商洛东南温庭筠(约801—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诗人⑪〔征铎(du)〕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铎,大铃⑫〔槲(h)〕一种落叶乔木⑬〔枳(zhǐ)〕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⑭〔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这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⑮〔凫(f)〕野鸭⑯〔回塘〕边沿曲折的池塘晨起早行,故乡渐远,其中的艰难与愁苦可想而知但诗人的感情是含蓄的,他暂且不去想旅途之苦,转而关注眼前的景物,用精练的词语、绘画一样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实的感受。
于是有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样传诵千古的诗句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山野的情趣冲淡了羁旅的辛苦,却无法抑止思乡的愁绪故乡弯弯的池塘,那些自在戏水的野禽,永远是梦中的常客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相映,丰富了诗歌的意蕴第一单元 活动探究活动任务单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不少诗歌,有过对“天上的街市”的遐想,对“未选择的路”的怅惘,对黄河“一泻万丈”的赞颂;还可能有过写诗的冲动,甚至已经体验过诗歌创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这个单元我们继续学习诗歌,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自主欣赏独立阅读教材提供的五首诗作,涵泳品味,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任务二自由朗诵学习朗诵技巧,举行朗诵比赛朗诵时,注意重音、停连、节奏等,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律任务三尝试创作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写作过程中,注意句式和节奏任务一 自主欣赏自主欣赏这五首诗歌,可以采用如下阅读策略:1.先独立阅读每首诗,不要参考任何资料,记下你的初读感受2.结合注释、旁批或所给资料,再读诗歌,看看是否有了更多的理解、更深的感受3.反复朗诵,看看能否回答下列问题:◎你觉得这几首诗的感情基调分别是怎样的?◎诗歌的感情基调主要是通过哪些词语或形式表现出来的?◎这几首诗有哪些意象?它们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几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当你朗诵时,你将通过哪些手段(比如语气、语调、语速、重音、停连)来传达诗作的情感?4.如果以上问题全都能回答出来,说明你自主学习很有收获;如果还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没关系,请和小组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或与老师进行交流。
5.在完成以上任务的基础上,任选一首你喜欢的诗,写一段赏析文字,与同学们分享1 沁园春雪①毛泽东北国②风光, 江山如此多娇,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⑩万里雪飘 惜秦皇汉武⑪,望长城内外, 略输文采⑫;惟余莽莽③; 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