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调研报告.docx
15页金融支持调研报告 第1篇 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难题调研报告 近日,我们对具有发展畜牧业资源丰富和潜力巨大的吉林省**市进行了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区域畜牧业在市场经济的拉动下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由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金融部门信贷支持力度减弱,较大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发展步伐 截至xx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畜牧业贷款余额3亿元,占“三农”贷款比重仅为9.2%其中xx年前畜牧业贷款2.4亿元,近4年来新增畜牧业贷款只有0.6亿元,远远低于其他行业贷款增量 究竟难在哪里 畜牧贷款风险高,惧贷心理加重 过去,**市辖区内农业银行和农信社曾多次承办畜牧业贷款,对当地畜牧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受市场、经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畜牧业贷款出现不良,甚至形成风险截至xx年末,全市畜牧业不良贷款余额2.2亿元,占畜牧业贷款投放总量的73%,这一巨额不良贷款的形成,致使承办贷款的金融机构产生了惧贷心理,贷款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据对某县农业银行调查了解,xx年办理一批奶牛贷款,贷款规模为xx万元,共计63户,购买奶牛216头,期限为3年,于xx年到期。
目前,该批贷款共计收回本金137万元,其余1863万元全部形成不良,不良率高达93.15% 户多面广、分散经营不利于管理 几年来,**市70%以上的养殖户还处于分散经营,庭院养殖,遍布各村屯,给承办贷款的金融机构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管理难度例如某县农行xx年发放的养羊贷款,共计2380万元,养殖户1017户,分布10个乡、97个村、225个自然屯,每名信贷员平均负责170 个养殖户距离该行最远的养殖户村屯达120公里这样就导致信贷员到户率低,跟踪管理不到位,对养殖户和养殖情况发生变化不能得到及时了解和掌握 例如,该县包拉温都乡五道营子村养殖户王志刚贷款2.5万元,购买羊76只,仅半年时间,由于饲养能力和越冬缺少饲养,便把羊一次性全部卖掉,卖羊款用于子女办婚事目前,该笔贷款已全部形成风险 缺少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市场与养殖户难以形成产业链条 目前,畜牧业产品市场发育并不完全成熟,全市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有22户,覆盖率低,对养殖户经济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拉动作用小,养殖户直接面对市场,只要市场价格或需求出现较大波动或变化,不但畜牧产品难以转化为商品,而且养殖业主的经营理念和信心也会产生变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收入的不稳定性,导致对农户经营规模,经营项目受到严重制约,致使畜牧业贷款存在风险隐患。
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联动机制 无论是当地政府、牧业管理部门或金融机构,在过去项目建设中,往往表现为重扶持、轻管理;重投入、轻回收这种项目后期管理不足或管理不到位现象,是严重缺少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典型表现,后果是把养殖户风险直接转嫁给了承贷的金融机构 以某市农信联社为例,xx年奶牛贷款项目启动后,从开始申报贷款、筹建奶牛园区,到养殖户办理贷款,购回奶牛项目竣工之后,畜牧部门及推介该项目的乡镇政府便完成使命,后续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资金偿还、安全隐患等全部由该联社承担这种严重缺乏部门之间协管理的现状,致使畜牧业项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不仅给金融业带来新的风险,而且严重影响了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 畜牧业贷款具有额度大、期限长、风险难以把控等特点,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配套实施,金融业投放信贷的顾虑短期内难以消除据对辖内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座谈反映,过去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信贷资金由于缺少相关配套政策,以至于出现大面积不良贷款和经营风险时难以挽回,因而顾虑重重 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资金出现风险时,金融内部缺少保全措施;二是地方政府推介或主导的项目,金融业贷款出现损失后缺少必要的补偿政策;三是畜牧业贷款缺少保险政策的及时跟进。
对策与建议 完善配套机制,实行封闭式运行 针对区域大多数养殖户与市场脱节,尚未形成产业链条的实际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注重培育和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当地养殖户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市场的有机对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链条即:市场—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由产业化龙头企业首先建设养殖和加工基地,要引进养殖农户进入基地集中饲养,并由公司统一提供防疫、疾病治疗等服务,提供饲料,统一收购加工,统一销货,统一结算,整体运作程序完全达到封闭式运行,将市场、管理、资金流程等置于可控之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资金风险 建立多方联动的协调管理机制 针对目前养殖户点多面广、分散经营、不便管理的实际,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协调畜牧职能部门,乡村政府,承贷金融机构建立多方联动协调管理机制 乡村政府要协助承贷银行管住户、看住物,防止个别养殖户中途转产不养、变卖等造成贷款形成风险;畜牧职能部门要对养殖户实行档案化管理,不但要为养殖户提供饲养技术、防疫等服务,还要协助承办贷款行社管理资金使用,防止挪用;对贷款购买的大牲畜实行档案化管理,变卖时需经畜牧业部门批准;承办行要督促分管信贷人员做到经常到户,及时了解掌握养殖户的经营情况和思想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控信贷风险。
政府牵头、搭建平台、实施集约化经营 政府部门在扶持区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应改变过去按户补贴、分别使用的做法,将政府扶持养殖户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按统一标准建造畜禽集中养殖园区,走牧业养殖专业合作化道路,建议由养殖大户或养殖能手出任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实行种畜统一购进,统一饲养,统一配购饲料,统一防病治病,统一管理,逐步提高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尽快建立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积极性 首先,要对大牲畜、规模养殖的家禽等实施保险政策,由地方财政统一承担畜牧业保险费用其次,制定实施畜牧业贷款风险和损失的补偿政策,在该项贷款完成一个周期后,由当地政府部门牵头、畜牧、承办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参加的评估小组,对被认定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及时予以补偿最后,对金融机构新增加畜牧业贷款要给予收贷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畜牧业发展的积极性 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营销理念,要正视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实际,努力寻找金融助推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切忌畏首畏尾,故步自封,无所作为。
二是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与管理,力求在信贷人员配备、业务流程设计、风险管控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为有效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贷款权限,努力保持对牧业经济发展必要的支持力度,尽量放大国家支农惠农政策效果,有效破解区域牧业发展难题,进而实现政、银、企、农多赢局面 四是基层央行要发挥协调和窗口指导的作用主动牵头协调政府、财政、金融机构、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建立完善投资体系,对农信社资金投放能力不足的要给予再贷款支持,努力满足畜牧业发展资金需求 第2篇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调研报告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完善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建设正向激励机制,下面是我为大家编写的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金融支持县域经济调研报告范文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xx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持续跨越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当前保持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讨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子,我对xx县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的基本情况 xx县目前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社以及邮政储蓄银行x家金融机构今年x-x月,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xxxxxx万元,比年初增加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x%,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xx.xx个百分点,同比少增xxxxx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xxxxxx万元,同比增长xx.xx%,增速较上年回落x.xx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xxxx万元,同比少增xxxx万元今年来,我县金融机构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职要求,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紧紧围绕幸福xx县建设的总目标,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信贷增长,满足实体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需求,实现了县域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各金融机构工作亮点纷呈,其中,工商银行积极与上级沟通反映我县实际情况,邀请上级信贷审批人员来我县实地调研,争取适合我县实际信贷政策,现已申请到商业用房贷款资质;农业银行以工业强县为目标,重点支持东岭、矿建、四方金矿、银母寺、震奥鼎盛等大企业集团,前三季度共发放法人客户贷款xxxxx万元,占该行贷款余额的xx.x%;信用联社充分发挥自身自主权限大,灵活方便的特点,不断加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今年新增中小企业贷款xxxx万元,占全县新增贷款的xx.xx%;邮政储蓄银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存款余额快速增长,x-x月新增存款xxxx万元,占全县新增存款的xx.xx%。
二、当前金融支持县域经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投放规模小,增速慢 今年x-x月,预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x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地方财政收入x.xx亿元,同比下降x.x%;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但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较年初仅增加xxxx万元,同比少增xxxx万元,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x.xx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只有xxxxxx万元,仅占县域生产总值的xx%信贷投放规模小、增长慢与xx县十强县和经济高速发展不相符、不匹配 (二)存贷比例失衡 截止x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比xx.xx%,其中,信用联社xx.xx%,农行xx.xx%,工行仅为xx.x%,邮政储蓄xx县支行一年来未发放贷款全县金融机构新增存款xxxxx万元,新增贷款xxxx万元,新增存贷比xx.xx%金融机构吸收县内存款的比例明显大于投放贷款的比例,吸收的资金反哺县域经济的力度不够,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县内资金大多转移、流失到县外,抑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企业贷款难与银行难贷款的矛盾突出 一方面工行、邮政储蓄贷款余额呈下降趋势,贷款想放却无资质放或不达标,金融机构的资金难以在县域内产生良好效益,另一方面县域内经济发展又急需金融的大力支持,经初步统计我县中小企业有x.x亿元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随着我县三个百万工程和幸福xx县建设步伐的加快,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信贷资金需求将不断扩大,现行金融机制已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不力的原因 (一)金融政策体制的调整,缩紧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张力 一是贷款自主权限太小工行,农行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越到基层,信贷权限越小基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有职无权,只有贷款推荐权,而无贷款审批权,尽管基层金融机构享有的企业信息最为真实、最为全面,却因为缺乏应有的信贷决策权,无法及时满足企业有效的信贷需求,投放贷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小 二是贷款门槛太高工行、农行贷款向大企业、大项目倾斜,资信评级制度基本是按照大城市与大企业的有关指标制定的,与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实际相差甚远,同时为了严格防范信贷风险,在信贷资金投放上过于谨慎近年来,各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