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社会主义在多国确立与发展.ppt

59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96772062
  • 上传时间:2019-08-2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28MB
  • / 5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917-1956年(约40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不断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星火燎原、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的运动如火如荼,使社会主义由一国变为多国第三讲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第3章3、4、第 4 章1、2、),,节 次 第一节 社会主义在多国确立和发展(4章1、2) 第二节 斯大林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3章3、4),,一、 一场世界革命风暴掀起 二、 第三国际高举反帝反殖大旗 三、 一个新领袖接过革命火炬 四、 二次大战胜利开辟新天地,第一节 社会主义在多国确立和发展,在帝国主义“一战”巨大灾难的反面教育下,在十月 社会主义革命的正面鼓舞下,马列主义在世界各地广泛 传播开来,并掀起了以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为主力军、以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人民为同盟军的世界革命风暴一、 一场世界革命风暴掀起,㈠ 世界革命风暴的时代背景,1、“一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 “一战”从1914年7月28日爆发到 1918 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的签订,时间长达四年零三个月当时全世界 50 多个国家中有 39 个被卷了进去, 参战国家的人口超过 13 亿 , 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约20亿)的 3/4, 参战的武装人员为 7000 多万 , 还有比这更多的人在后方为战争服务。

      军事行动范围达 14 个国家的 400 万平方公里以 上的领土这场战争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装备: 飞机、潜水艇、 鱼雷、坦克、机枪、无线电通讯 、大水雷等, 造成了战争 史上前 所未有的伤亡大约 1000 万人死在战场上 ,约等于战前 1000 年间欧洲历次战争中死亡人数的总和,2000 多万人受伤 战争引起的流感仅 1918 年就夺去约 1000 万人生命 各交战国政府的军费支出达2080 亿美元 , 大约等于 战争前夜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国民财富的总和 2、十月革命胜利加快一战结束 1917年11 月 8 日,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 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 会便通过了《和平法 令》 , 向一切交战国提议谈判但协约国拒绝这一建议德国却为了避免东西两翼 作战 和乘机掠夺年轻的苏维埃国家,接受了和平谈判提议 1917 年 12 月 5 日 , 苏维埃代表同德国代表在布列斯 特签订了暂时停战协定 , 以便进行和约谈判到 1918 年 3月3日, 正式签订了《布列斯特和 约》 在和约中, 德国掠夺了俄国西部15万平方公里大片土 地 , 并要求赔偿。

      苏维埃国家作出了必要的妥协,以土地 换和平,签订了这一苛刻和屈辱的条约 但最重要的是,它在战略上却是一个巨大胜利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得以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同时,由于俄国退出战争,加速了一战的结束因此,虽然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是有国界的,而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却是超国界的,它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转折,是划时代的新里程碑,它以“两个开创”掀开了世界现代史的新篇章,掀起了一场世界革命风暴二)世界革命风暴蓬勃兴起 1、社会主义革命风暴掀起 德国的十一月革命 1918-1919年,德国共产党领导工人和水兵举行武装起义,赶走了德王威廉二世,推翻了半君主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后来革命果实被资产阶级篡夺 匈牙利的苏维埃运动 1919年3月21日,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存在了133天,后被国内外资产阶级联合绞杀日本的“米骚动” 在“一战”期间和战后初期,欧美帝国主义无暇东顾, 日本帝国主义便趁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中国和东南亚 各国)大肆侵略扩张,国内人民便跟着遭殃军政府搜 刮粮食,奸商又囤积居奇,造成米价飞涨,人民生活恶 化。

      1918 年 7月 23日富山县新川君渔津町的从事码头搬 运的渔民妇女掀起反对米商外运粮食和哄抬米价的斗争,接着全国各大城市贫民和贱民纷纷响应,发生了大规模 的群众暴动,持续了53天后被镇压除了以上三次大的革命运动外,在英、法、美、意等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展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和局部武装起义,以及保卫苏维埃俄国的运动 虽然这些斗争到1920年止都先后被镇压下去了,但斗争教育和锻炼了无产阶级,许多工人运动的领袖在血的教训中与机会主义决裂,脱离了社会民主党,成立了共产党,集合于马列主义旗帜下继续战斗2、反帝反殖革命风暴掀起(1919年左右) 亚洲爆发了:朝鲜“三一”反日起义 中国反帝反殖的“五四”运动 印度反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土耳其“基马尔革命”运动 还有中东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也爆发了反英反法的民族解放运动和人民起义非洲爆发了:埃及反英的“独立运动”,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摩洛哥、苏丹等国也掀起了 反对英法殖民压迫的群众斗争 拉美爆发了:巴西、阿根廷等国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 代理人的罢工斗争和农民起义。

      注:可见, “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不是帝国主义的恩 赐,而是亚非拉人民长期斗争的结果二、 第三国际高举反帝反殖大旗 ㈠ 第三国际的概况 在世界革命风暴面前,由于一些国家 新建立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一些国家 需要建立共产党来领导革命斗争 为了推进世界革命 ,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不 懈努力下,1919年3月2日,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 产党和左派社会民主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三国际(共产 国际)成立大会 先后共召开过7次代表大会,直到“二战”期间,由于国际形势和各国内部情况的复杂变化,更需要开展具有 各国特色的革命斗争, 原有的组织形式已不适应斗争需要,经过各国共产党一致同意,1943年6月,第三国际宣告解散㈡ 第三国际的作用 第一, 继续指导和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 革 命斗争 第二,开始指导和推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 解放运动,并将其作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㈢ 列宁逝世 1924年1月24日,列宁与世长辞,享年54岁三、一个新领袖接过革命火炬 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生于俄国 格鲁吉尔哥里城(小列宁9岁),父亲是 农民出身的皮鞋匠,母亲是农奴之女。

      1894年(15岁)在中学读书时开始接受马列主义,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19岁)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在工人中从事宣传马列主义、组织罢工等活动,为此,1899年(20岁)被开除学籍,此后便成为职业革命家 从1902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23-38岁)的十五年中.他先后被捕七次,流放六次,逃出五次1905年12月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初次与列宁会面1912年1月在第六次党代会上因流放缺席当选为中央委员后来被安排领导中央局的工作,并遵照列宁的指示创办了《真理报》 1917年十月革命中被选进领导武装起义的党总部,对领导十月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十月革命胜利后,先后担任了党政军一系列领导职务,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立下了不少的功勋1922年(43岁)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24年列宁逝世后,成为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继续捍卫和发展了列宁主义事业,带领苏联人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还继续领导了第三国际的工作,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援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特别是在1939年-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人类又重遭劫难的危急关头,在苏联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因德国及其附庸国,用190个师,约500万人的庞大兵力,以”闪电战”突然进攻苏联,并长驱直入,占领了苏联西部大片国土,一直打到首都莫斯科。

      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临危不惧,浴血奋战,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随后又乘胜追击,所向披靡,直至攻克柏林,意、德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紧接着又对日宣战,配合中国人民,击溃了日本法西斯,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的各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并且,还带动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二战结束时,斯大林的名字威振全球,敌人闻之而丧胆,人民闻之而欢呼 (在二战反法西斯力量的三巨头中斯大林身望最高) 二战胜利后,斯大林又领导苏联人民在“家破人亡”的基础上重建家园,又只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将国民经济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 (在此基础上,苏联人民于20世纪50年代又率先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架载人航天飞机送上了蓝天正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歌猛进之时,巨星殒落,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不幸因病逝世,享年74岁斯大林是伟大的马列主义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并且还是卓越的理论家他为苏联人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当然,任何伟人都是人而不是神,人无完人缺点错误都在所难免,更何况在帝国主义打压的险恶环境中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中,斯大林也犯过严重错误,如肃反扩大化、社建急于求成、个人崇拜、大国大党主义等等。

      但正如太阳黑子阻挡不住太阳的光辉一样,伟人的错误也无损于伟人的光辉形象四、二次大战胜利开辟新天地 ㈠ 二战反法西斯的伟大胜利 1、 二战的爆发 在世界革命风暴的沉重打击下,在1929-1933年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的席卷下,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为了走出困境 ,拼命对外扩张(如日本入侵中国:1931年的 “九 .一八” 事变和1937年的 “七 .七事变 ” ),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 ,导致其分崩离析,逐渐形成了以德、意、日和英、法、美对峙的两个帝国主义集团,最终酿成了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2、二战的劫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39至1945年历时六年,战火蔓延欧、亚、非三大洲,约占全世界领土面积的80%;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争,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4/5,死亡人数不计其数,物质损失约4万亿美元,这是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法西斯力量的大搏斗3、 二战的转机,二战的性质与一战不同 ,一战从始至终都是帝国 主义争夺和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二战却是以帝国主 义争夺和瓜分世界的非正义战争开始,而以世界人民反 法西斯的正义战争胜利结束的。

      转折点是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其后苏联人民的卫国战争和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便起决定作 用了苏联红军是反法西斯的主力军,在三条战线上英 勇作战,英、美联军在北非和意大利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欧、亚、非被法西斯占领下的各国人民也开始反攻,最 后迫使德、意、日法西斯无条件投降,二战以世界人民 的彻底胜利而告终虽然战争是残酷的,给世界人民造成了 巨大灾难,但是,战争磨励了人民、锻炼了人民 、教育了人民 ,人民赢得了战争、赢 得了胜利、赢得了和平,开辟了新天地: 帝国主义受到沉重打击(三败两衰一兴) 殖民主义体系不断瓦解 社会主义由一国变多国 149,㈡ 历史的又一伟大里程碑,1、二战开辟的新天地,欧 洲 1944.7.波兰 1944.4.匈牙利 1944.5.捷克斯洛伐克 1945.11.南斯拉夫 1946.1.阿尔巴尼亚 1946.9.保加利亚 1947.12.罗马尼亚 1949.10.民主德国 亚 洲 1924、1946蒙古 1945.9.越南 1948.9.朝鲜 1949.10.中国 注:共计15个社会主义国家 欧洲:1917.11.苏联 亚洲:1978.老挝 拉美: 19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