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自豪我们能行——读《走进特高压》有感abgy.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45216882
  • 上传时间:2023-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读《走进特高压》之前,我只知道高压、超高压,但我却不知道特高压,不知道历时4年,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通过168小时试运行之后,已正式投入运行作为一名电力人,真的惭愧      《走进特高压》领我走进特高压  通读完这篇与工程同步跟进的长篇报告文学,我的心灵为之震撼了,有敬佩、有震惊,更多的却是自豪---我自豪,我们能行  毋须讳言,数十年来中国企业很多的先进技术都是依靠花钱引进国外的,在自主创造和自主创新方面表现不佳中国汽车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却有三分之二为跨国公司的品牌及他们组装生产,中国自主品牌清一色为低端的经济车型就连我国数世界第一的磁悬浮列车也是引进的德国技术以至于从什么时候国人开始崇洋媚外记得在一篇文章中读到,一位中国知名企业的老总在一次会议上激动的质问在场人员:你们不喜欢用国产,不觉得耻辱吗?当即有一位站起来说:对呀,我们不喜欢用国产,这是谁的耻辱呢?      过去就是历史今天我们的中国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直接引进设备和技术了中国的特高压这支团队,上万名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开始了“一场科技战略大反攻之战”。

            作为一个大型国有企业---国网公司之所以始终傲立电力行业潮头,因为在我们的词典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特高压建设中,电力人始终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精神,数千名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投入论证、设计、研发,近5万人施工建设每一项技术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每一个阶段,都得自己“摸石头过河”,很多事情都艰难无比他们忘我的工作,只要读过《走进特高压》,你就忘不了那个因为试验失败而坐在地上号啕大哭的年过半百的工程师的他,忘不了常年奔波在特高压建设工地的80多岁的老院士的他,忘不了高烧不退、满嘴起泡,依然坚持在第一线的他,忘不了在变压器试验场夜以继日工作的年轻技术员,忘不了……他们对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追求零缺陷历时4年,完全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左右,技术及系统控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通过168小时试运行之后,正式投入了运行,从而实现了新的电压等级的飞跃该试验基地的综合实验研究能力创下12项世界第一  中国电力界的科学技术人员用四年的时间,穿越了科技创新与探索的漫漫长夜,中国自主创新的东方迎来了曙光。

      该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送能力最大、代表国际输电技术最高水平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它标志着我国在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高压核心技术和设备国产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优化能源资源配置,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具有重要意义世界130年电力发展史中,这是第一次”      从1882年中国第一个电力公司点亮第一盏路灯“自来火”,到现代高压电网的建成点亮千家万户每一个角落,凝聚了多少中国电力人的汗与血今天,特高压的试验示范工程成功了,在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部副主任陈维江宣布“试验成功”的那一瞬间,也是在向世界宣布:中国能行,中国电力人能行      用孙昕的十六字令结尾:      干,时代之需在呼唤,大使命,各方齐参战      干,坚强电网精谋算,苦公关,工程创示范      干,用心用力用智干,特高压,投运世界撼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