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与制作共建要求.doc
18页2021年度根底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微课资源共建要求〔草稿〕微课〔Micro-lecture〕资源是一种用于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型课程资源,微课资源开发、共享和应用能有效促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和教育均衡开展为做好2021年度根底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微课资源共建工作,标准微课资源共建开发单位的开发与制作,特制定本标准一、微课资源的定位与开发原那么01.微课资源的概念本次共建任务中所提到的微课资源,是指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展开的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进阶练习、学习任务单三个相互配套的组成局部微课资源嵌入教学活动中,可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两者融合的混合式学习本次共建的微课资源开发指的是覆盖相关学科的有内在逻辑联系的体系化的微课资源群,而非某一知识点的单一微课微课视频:围绕单一的、严格定义的知识点,用视频形式呈现的教学资源,时间长度一般在10分钟以内微课视频一般用于解释知识点的核心概念或内容、方法演示、知识应用讲解进阶练习:是微课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与微课视频配套,一般采用测试方式,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知识能力目标的掌握程度进阶练习与一般常模测试不同,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的查缺补漏学习过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练习-重复学习微课视频-再练习-直至全部掌握知识点知识能力目标,实现学习的查缺补漏学习任务单:是由教师设计,用于为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提供“学什么和怎样学〞建议的学习导航,包括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建议以及配套学习资源推荐〔包括教材相关内容阅读及其它学习资源学习〕学习任务单强调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把学习任务转化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为保证本次微课资源制作的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便于后期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效劳平台上上线提供应学生学习使用,本次微课开发任务所交付的材料应包括知识点清单、知识地图、微课视频、进阶练习和学习任务单每一材料的具体设计和内容要求将在随后的内容板块中详细说明02.微课资源的分类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特点,中小学微课资源一般可分为讲授类、应用类和实验演示类讲授类: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关键概念和原理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类型应用类:关键概念和原理的应用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应用问题〔例题〕,并围绕问题开展分析、讨论,最后解决问题实验演示类:教师应用教具、实验器材或计算机模拟软件作示范性实验,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
各个学科的微课资源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和所针对知识点的特殊需要,不应拘泥于某种形式03.微课资源的开发原那么1.符合国家教育方针与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无政治性、知识性、科学性错误2.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清晰、定位准确,重难点突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开展学生根本学科思想3.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生动活泼、启发性引导性强,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适应多种技术条件应用的需求,要充分考虑网络技术与微课资源的结合,有利于资源在各种平台环境中的共享二、微课资源开发的根本流程微课资源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此次微课资源的开发流程拟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分析和设计阶段,完成微课知识地图和微课资源原型为保证微课资源更好地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各单位应设计制作出各学科样例,样例在一线中进行试用,依据样例征求一线教师意见后,确定微课资源原型第二阶段为开发阶段,根据原型开发学科系统的微课资源群第三阶段为中试实验阶段,通过学校实验信息反应,修正和完善微课资源本次微课资源共建开发的相关试验将由根底教育二司统一组织图1微课资源的课程开发流程三、微课资源的设计与制作04.微课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一种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编码的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导航系统,显示不同的知识存储之间重要的动态联系,依据课程标准和学习质量标准生成学习知识导航地图。
说明案例1知识地图——电流的热效应 开发微课知识地图的根底是对学科课程的知识能力层次分析和表现标准的程度分析微课知识地图的设计有助于分析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通过内在联系将每一单一的知识点微课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个步骤化的学习本次共建中所提供的知识地图应清晰显示各个知识点微课之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形式可参考案例1中知识地图的结构05.微课知识点清单资源建设单位在开发知识地图的根底上,应附上微课知识点清单,以便后台更好地管理微课资源数据微课知识点的选择应围绕2021年版课程标准,突出重难点的解决,力求覆盖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科学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清单填写参照案例2的填写方式说明案例2知识点清单——电流的热效应学科年级单元编号微课编号知识点描述目标类型关联知识点编号物理 90808127知道电流的热效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了解08128;08129;08130;08131;08137;08140;08143;物理 90808128知道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了解 物理 90808129知道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电流大时,产生的热量多。
了解 物理 90808130知道在电流、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了解 物理 90808131知道焦耳定律了解08132;08134;08136;物理 90808132知道焦耳定律的公式Q=I2Rt了解08133;物理 90808133会用焦耳定律公式进行计算认识 物理 90808134知道电流通过纯电阻时,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而没有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认识08135;物理 90808135知道电流通过纯电阻时,电流产生的热量Q等于消耗的电能W了解 物理 90808136会用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的公式推导出焦耳定律认识 知识点清单排列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处理好微课知识与学科系统知识的关系,内容组织与编排由易到难,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符合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规律06.微课视频微课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不等于课程设计的碎片化,是课程内容的浓缩,具有完整的结构微课视频的设计一般包括学习目标设计、情景设计和核心概念〔内容〕的引入、阐述和解释、归纳与小结等4个环节微课资源的制作方法包括拍摄和录屏等拍摄类微课制作是指利用专业摄像机等设备拍摄、制作加工而成的微课视频录屏类微课制作是指利用屏幕录制软件、声音输入设备,同步录制教师在电脑屏幕〔或电子白板、一体机等〕上演示、操作、讲解的授课内容和声音的微课视频。
鉴于微课短小精悍和生动灵活的特点,不宜采用课堂教学过程再现的实录方式本次建设中建议采取拍摄与录屏相结合,依据教学需求进行编辑加工制作,力求生动活泼、形象,恰到好处,讲究美感一个头像从头讲到尾,或者一个镜头从头讲到尾都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微课,考虑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当穿插教师授课的镜头制作过程可分为前期视音频录制、后期加工制作以及视音频文件压缩发布等3个环节视音频录制要求:1.录制现场外部环境安静无噪音,防止在录屏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2.所选择参与录制的授课教师应仪表端庄、神态自然、精神饱满,讲授沉着,教学态度科学严谨3.教学语言标准,声音响亮,节奏感强采用标准普通话〔英语及民族语言版本除外〕配音,使用适合教学的语调,英语使用标准美式或英式英语配音〔特殊语言学习和材料除外〕;4.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例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5.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局部,注意:只须呈现关键词语,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6.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要与其它教学活动环境配合,如有需要可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单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声音与演示过程有良好的同步,充分利用鼠标的拖、点配合解说,适当使用画笔功能;8.录制过程页面随着授课进度翻动不能过于频繁,也不能长时间静止不动为增强授课效果,可以插入适当的动画、图片等素材;9.画面的大小为1024×768〔推荐〕,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适当调整屏幕大小,布局美观大方,但不小于640×480;多媒体课件的制作:1.多媒体课件及其嵌入的媒体素材应确保内容无误,排版格式标准,字体、字号搭配协调合理2.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简明、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整体风格统一、新颖、活泼、有创意,色彩搭配协调符合视觉心理,并具备良好的动态感和空间感,满足录制要求3.所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动画等〕版面大小应根据录屏画面实际大小来确定后期加工制作以及视音频文件压缩发布要求1.经加工制作后的微课视频时长在8-10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2.片头不超过5秒,应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单位名称、主讲教师姓名等信息课程名称应具体详细,与教材标识相一致;标题页面与结束画面、版权信息,按照国家资源公共效劳平台的标准制作3.提示性信息〔如线条、图形、说明文字等〕大小适宜、颜色与正文颜色比照明显;4.字幕清晰美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字,不出现繁体字、异体字〔国家规定的除外〕、错别字,能正确有效地传达信息;5.字幕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力求与视频中其他要素〔画面、声音、背景音〕配合得恰到好处,不能破坏原有画面;多机位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6.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7.同一视频中,各节点视频分辨率统一,不得将标清和高清混用;8.音频与视频图像有良好的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9.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10.微课资源中使用到的各类素材资源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教育资源建设技术标准?:表1后期制作详细技术指标参数类别指标项参数视频信号源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画面大小1024×768〔推荐大小〕也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适当调整屏幕大小,但不小于640×480电平指标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0.7Ⅴp-p,同步信号-0.3V,色同步信号幅度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音频信号源声道中文内容音频信号记录于第1声道,音乐、音效、同期声记录于第2声道,假设有其他文字解说记录于第3声道〔如录音设备无第3声道,那么录于第2声道〕电平指标-2db—-8db信噪比不低于48db07.进阶练习进阶练习是基于标准的测试,是类似游戏通关的检测系统,学习一段视频教程后要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只有当学习者全部答对一套题目后,才可以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这种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