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风景区旅游风险评价与安全管控方法.docx
20页中国水利风景区旅游风险评价与安全管控方法 国内大量的水利风景区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但也具有复杂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特征因此,加强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安全风险控制与管理,对于推动水利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 水利风景区旅游风险的来源与类型水利风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的来源主要包括环境风险、设施设备风险、人员风险和管理风险等类型由于水利风景区的旅游项目种类繁多,所涉及的旅游安全事故及其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性,但它们在风险结构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水利风景区通常会经营一些高风险的水上游乐项目,在涉水环境下游客自身的健康因素、设施设备因素、操作者因素等各种风险因素交叉叠加,加剧了项目的风险程度因此,水利风景区的旅游项目普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风险来源广泛(见表1)一)水利风景区的环境风险第一,自然环境风险是水利风景区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其基本特点是风险来源类型多样、风险程度较高、影响范围广泛其中台风、暴雨、山洪等气象灾害及其所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石坠落、塌方、溃坝等地质灾害风险是水利风景区最基本的自然环境风险;强对流天气、大风等是导致游船、快艇等水上交通游乐设施翻沉的重要风险来源之一;雨雪气候环境下道路湿滑易引发景区交通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交通车辆翻坠。
这些风险事件的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或较大的财物损失,影响范围广,损失程度高此外,影响水利风景区的自然环境风险还有极端温度、干旱、冰雪、雷电等气象灾害风险;有森林火灾、外来物种入侵、植物病虫害等植被灾害风险;有规划、建设不合理引起的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水体环境风险;在林木繁盛的景区还有动物袭击、昆虫叮咬等风险第二,社会环境风险对水利风景区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水利风景区的安全经营需要良好的周边治安环境,也需要周边社区居民的配合水利风景区需要依托地方管理部门防范以游客为对象的盗窃、抢劫、打架斗殴等社会安全风险,也需要强化对周边旅游经营业态的安全监管,避免旅游经营者宰客、强买强卖、假冒伪劣等不良行为,尤其需要防范景区餐饮经营者设置阴阳菜单、漫天要价等天价宰客行为,以免影响景区的整体形象表1 水利风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风险类型风险来源来源细分自然环境风险地质塌方山石坠落滑坡泥石流溃坝气象洪涝台风强对流大风暴雨极端温度干旱冰雪雷电植被森林防火物种入侵植物病虫害水体水质污染生态破坏其他动物侵犯社会环境风险社区公共安全盗窃抢劫火灾爆炸打架斗殴群体事件市场环境秩序强买强卖宰客假冒伪劣活动组织秩序拥堵/客流过大踩踏景区管理风险应急预案与演练防洪防涝预案安全管理预案培训与应急演练体制组织机构机制检查与督导法制法规制度日常管理宣传与风险提示风险游客层面安全态度冒险行为安全知识安全预防准备安全技能安全应急求生设施设备风险安全设施设备监控设施紧急通信预警系统游乐设施设备游船漂流设施蹦极潜水防御设施设备防洪防涝防滑抗旱基础服务设施设备交通设施餐饮设施住宿设施环卫设施救护设施设备应急避难所应急医疗潜水人员风险基层员工基础服务员工特种岗位员工部门管理人员经营服务人员餐饮服务人员住宿服务人员安保人员保安医疗人员紧急救援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表1 水利风景区旅游安全风险的主要来源(二)水利风景区的设施设备风险第一,水上游乐项目风险程度较高。
水利风景区通常经营游船、快艇、皮筏、摩托艇、漂流等水上游乐项目,这些项目的风险控制基本上依赖于对设施设备的安全控制,而这些水上交通类游乐设备一般运行速度较快,对环境、游客行为、操作者技能等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外部环境不利、游客行为失范、操作者应对不当,容易引发各种由环境、设施和操作等突发意外产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第二,安全设施缺乏易导致风险应对能力不足科学、充足的景区安全设施设备是提高景区安全应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景区需要配置的安全设施设备包括风险监测类设施设备、紧急通信设施设备、预警发布系统、风险防御设施设备等安全保障设施设备配置不足或不合理,不仅会给景区的日常安全管理埋下隐患,而且一旦遭遇重大突发风险,景区将难以应对第三,景区基础设施不达标易引发综合安全风险景区旅游项目的运营需要满足游客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而餐饮卫生、住宿场所、交通设施等安全保障条件是基本底线许多景区安全监管不善,一些餐饮、住宿、交通等经营者便使用卫生和安全不达标的设施设备,甚至未经许可进行经营景区基础服务设施设备不完善,环境脏、乱、差等,易引发游客食品中毒、交通不便、应急医疗和避难无法保障等安全隐患三)水利风景区的人员风险第一,部分水利风景区缺乏安保人员和专业从业人员。
部分水利风景区对高风险旅游项目的运营没有坚持专业许可制度,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贯彻执行得不彻底,使许多小、散、弱、差的经营机构在景区经营高风险旅游项目,且由非专业人员从事高风险旅游项目的相关工作,项目操作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应急技术和能力不足,使高风险旅游项目中突发事件的致死致伤率大大提高第二,部分游客缺乏风险意识许多游客在水利风景区旅游时没有正确地认识旅游风险,主观上弱化风险认知,常常错误估计自身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机能,错误判断自己对景区旅游项目风险的适应性,轻视旅游活动的事前准备,忽视旅游地和景区提供的各类风险警示,高估自身的风险应对能力当旅游活动过程面临真正的风险因素时,缺乏安全技能和风险应对经验的游客往往难以采取正确的对策措施,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如部分游客在自身不会游泳的情况下却下水野泳,自身健康状况不良者却参与漂流等高风险项目,等等四)水利风景区的管理风险第一,部分水利风景区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景区安全管理的基本保障,各水利风景区应根据规模大小和管理要求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制但部分水利风景区对安全机构建设重视不够,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常出现人员缺乏、职责分工不明等现象。
缺乏基本的安保条件,景区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便无法及时了解环境等风险的变化情况,无法预先采取安全措施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部分水利风景区安全法规制度缺乏或执行不力部分水利风景区安全监管不善,对一些高风险水上游乐项目的运营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者是有安全管理制度却没有大力贯彻执行;对上级关于安全管理的法规、制度、文件不执行或落实不到位;对政府的行政执法职能和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划分不清,在利益驱动下不能严格执法,导致景区安全管理混乱、市场环境失序第三,部分水利风景区忽视应急预案的建设与演练应急预案建设需要考虑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设施设备规划和建设、应急物资配置、应急技术采购、应急资金投入等应急救援体系的方方面面景区应根据自身风险实际建立相关的应急预案,并按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缺乏常规演练会导致在旅游安全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反应迟缓、行动不及时、救援人员缺乏、救援设备故障或缺乏等情况,导致事故的致死致伤人员增多二 水利风景区的旅游风险评价本研究对全国136家水利风景区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全国水利风景区总体上较为重视旅游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所调查的136家水利风景区中,共有89家水利风景区对旅游风险评价指标进行了完整的评价,本研究根据89份有效问卷进行了LEC评价。
一)LEC评价方法简介LEC评价方法由美国安全专家K.J.格雷厄姆(Ke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rt.F.Kinney)提出它又被称为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一种对危险性进行半定量评价的方法其评价指标包括L、E和C三个影响系统危险性的因素,其中L(Likelihood)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指人员暴露于风险环境的可能性,C(Consequence)指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在对L、E、C进行合理赋值的情况下,某类风险因素的危险性(Danger)评价等级D可以用下列关系式来表达:D=LECD值越大表明危险性越高,此时需要采取安全措施以降低风险项目的危险性从以上计算公式可知,降低危险性可以从改变L、E、C的值入手,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人员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或降低事故发生造成的后果水利风景区的旅游风险类型复杂,风险来源也呈现多样化特征,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旅游者和景区的极大损失通过LEC评价方法对水利风景区的环境进行评价,能够有效识别景区的危险来源,有利于景区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从而降低景区的风险程度将LEC评价方法运用于水利风景区的旅游风险评价中,首先需针对水利风景区的环境条件,估定L、E、C的分数值(如表2、表3、表4所示);然后计算三个指标的乘积,得出每个风险类型的评价分值;最后将各类风险的评价分值进行算术平均得出最终得分并定义危险性等级。
其中,水利风景区风险评价的单项危险性指数(AD,Avery Danger)的计算公式为:AD=(L1E1C1+L2E2C2……+Ln-1En-1Cn-1+LnEnCn)/n每个水利风景区风险评价的总体危险性指数(TD,Total Danger)则是各类风险因素危险性等级评价值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TD=L1E1C1+L2E2C2……+Ln-1En-1Cn-1+LnEnCn表2 指标L的评价分级和对应分值分数值106310.50.20.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预料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很不可能,可以设想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表2 指标L的评价分级和对应分值表3 指标E的评价分级和对应分值分数值1063210.5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表3 指标E的评价分级和对应分值表4 指标C的评价分级和对应分值分数值1004015731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大灾难,10人以上死亡,50人以上重伤灾难,3~9人死亡,10~49人重伤非常严重,1~2人死亡严重,多人重伤较严重,1人重伤引人注目,需要救护表4 指标C的评价分级和对应分值(二)水利风景区旅游安全风险总体评价本研究针对水利风景区进行了问卷调查,由各景区对自身的风险因素进行自我评价,共获得89份填写较为完整的有效问卷。
问卷所得到的各类评价分值是景区自我认知的评价值,共涉及对自然灾害风险(18项)、社会安全风险(12项)、事故灾难风险(19项)、和公共卫生风险(7项)等四大类56项风险因素的认知评价在评价得分中,AD是反应景区56项风险因素的危险性评价值的算数平均值,TD则是反应景区56项风险因素的危险性评价值的总和对89个有效样本的L、E、C各项得分进行算数平均,得到表5、表6中的统计结果从描述性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有效样本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得分均值为1.35,说明整体而言水利风景区旅游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低;极大值为4.39,极小值为0.10,说明风险发生概率在不同景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游客暴露于风险中的频繁程度均值为0.71,表明游客在水利风景区从事旅游活动过程中,暴露于风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很低;在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方面,其评价分值的极大值为20.80,极小值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