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人教版生物高考阶段复习滚动检测试卷及答案(七).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缘***
  • 文档编号:595380016
  • 上传时间:2024-11-1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2M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阶段滚动检测(七)(第十单元)(7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 0小题,每小题2分,共4 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苹果汁为原料,先接种酵母菌,发酵9 6小时后再接种老陈醋的醋醋(含醋酸菌),酿造苹果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发酵早期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B.酵母菌在发酵后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 O?C.酒精发酵中有机物的能量大部分留在发酵产物中D.9 6小时后,应通入无菌空气并适当降低发酵温度【解析】选D在发酵早期,由于发酵瓶内有氧气,所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大量能量,进行繁殖,A正确;在酒精发酵后期,由于发酵瓶中缺少氧气,所以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 02 l B正确;酒精发酵过程中,其产物是酒精和C O?,同时释放部分能量,而大部分的能量留在发酵产物酒精中,C正确;9 6小时后接种醋酸菌,酿造苹果醋,醋酸菌是需氧型微生物,此时应该通入无菌空气,并适当升高发酵温度,D错误2.(2 0 2 2 黄冈模拟)微生物实践和技术中常常涉及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酒呈红色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物中产生了红色的副产物B.D N A的粗提取实验中,以鸡血为原料,最终析出的白色丝状物即为D N AC.可以用滤膜法来测定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的数目,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D.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 T-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解析】选A。

      葡萄酒呈红色是因为随着酒精度数的增加,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A错误;鸡的红细胞中有细胞核,是提取D N A的理想材料,D N A在0.1 4 m o l/L的氯化钠中溶解度最低,最终析出的白色丝状物即为D N A,B正确;滤膜法是检测水样中大肠细菌群的方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微孔薄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和鉴定滤膜上生长的大肠菌群菌落即可推测计算出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黑色,C正确;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T-蔡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的溶液呈玫瑰红色,D正确3.(2 0 2 2 武汉模拟)BQ-1醋酸菌分离自番茄表面,在番茄表面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可应用于番茄果醋的酿造该醋酸菌在培养温度低于2 7.5 时菌体生长很弱,产酸量低,高于3 0 C时,培养基中乙酸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Q-1醋酸菌酿醋时以酒精作碳源最好B.摇床或搅拌器转速可调整培养液溶氧量,酿醋时转速越快越好C.确定醋酸菌培养温度为2 7 3 0 ,是因为要考虑到乙酸在3 0 C以上时挥发量明显增加D.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该菌株中与乙酸生产相关酶的合成量或活性,可明显增加生产成本【解析】选C。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糖源丰富的条件下,醋酸菌大量繁殖并将其氧化分解为乙酸,B QT醋酸菌分离自番茄表面,在番茄表面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番茄表面乙醇很少,糖源丰富,因此应用糖作为碳源,A错误;摇床或搅拌器转速确实可调整培养液溶氧量,但是搅拌过快会影响醋酸菌发酵,还可能导致醋的酸度过高,B错误;确定醋酸菌培养温度为2 7 3 0 ,是因为要考虑到乙酸在3 0 以上时挥发量明显增加,乙酸含量会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C正确;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该菌株中与乙酸生产相关酶的合成量或活性,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酸效率,D错误4.由于酸奶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一些人会在家里自制“原始状态”的酸奶因为没有添加剂,而且刚做出来的酸奶入口即化,带有独特的发酵味,深得人们喜爱常见的操作流程是向经过杀菌处理的牛奶中添加某些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再经过发酵即可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保存的销售酸奶可用作接种的菌种B.应该先对制作用具和原料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纯的菌种,并控制发酵条件C.选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进行发酵效果会更好,因为可以有效避免杂菌的污染D.采用煮沸法对牛奶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营养物质不被破坏【解析】选B。

      常温下保存的销售酸奶乳酸菌已经失活,因此不可用作接种的菌种,A错误;应该先对制作用具和原料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纯的菌种,并控制发酵条件,B正确;抗生素具有杀菌作用,能将乳酸菌杀死,因此不能用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进行发酵,C错误;采用煮沸法对牛奶进行消毒处理时会破坏牛奶的营养物质,D错误5.(2 0 2 2 随州模拟)尿酸氧化酶能分解尿酸(C 5 H N Q 3),为获取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用以研制治疗高尿酸血症的酶类药物,科研人员从海洋泥土中取样后富集培养,3天后吸取培养液梯度稀释到1 0工然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培养挑取单菌落检测尿酸氧化酶的酶活力(用每分钟转化1 口 m o l尿酸所需要的酶量表示),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菌株1234酶活力1 0 05 01 42 0A.从海洋泥土中取的样品需要在无菌条件下富集培养B.需要在以尿酸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培养C.菌株3的酶活力最高,可作为实验所需的目的菌D.分离培养时利用了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解析】选D o为获得纯净培养物,避免杂菌污染,应进行无菌操作,A正确;实验目的是为获取尿酸氧化酶高产菌株,故需要在以尿酸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上分离培养,B正确;酶活力用每分钟转化1 u m o l尿酸所需要的酶量表示,故所需酶量越少,说明酶活力越大,可知菌株3的酶活力最高,可作为实验所需的目的菌,C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分离培养时利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D错误。

      6.如图表示以某种杂合体名贵花卉的绿色叶片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该植物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是否提供光照造成的B.A通过脱分化得到B通过再分化得到CC.利用花粉粒进行单倍体育种也能培养出该杂合体花卉D.B组细胞的全能性高于A组和C组【解析】选D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不同导致的,A错误;愈伤组织B在不同植物激素比例下分化为A根或C丛芽,B错误;利用花粉粒进行单倍体育种得到的一般为纯合体,C错误;B组细胞分化程度很低,其全能性最高,D正确7 .研究人员用一定量的紫外线辐射消除某烟草细胞的细胞核,获得保留细胞质且具有链霉素抗性的烟草细胞甲,去除烟草细胞甲和烟草细胞乙(无链霉素抗性)的细胞壁,将二者进行融合,获得杂种细胞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去除细胞壁前需要对烟草细胞甲和乙进行灭菌处理以防杂菌感染B .经纤维素酶处理得到的原生质体需置于等渗溶液中以维持其活性C.在添加链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能进行增殖的细胞只有杂种细胞丙D.杂种细胞丙需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才能够获得杂种植株【解析】选A去除甲乙细胞壁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灭菌条件太高,高温、干热、化学试剂,会导致细胞死亡),否则会导致杂菌侵染,培养失败,A错误;去除细胞壁的原生质体需要在等渗溶液中培养,如果渗透压过大会使细胞失水死亡,渗透压过小会使细胞吸水涨破,B正确;在添加链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可以增殖的细胞只有杂种细胞丙,细胞甲虽然有抗性但是不可以增殖,C正确;想要获得杂种植株,杂种细胞丙需要先进行脱分化再进行再分化,D正确。

      8.(2 0 2 2 哈尔滨模拟)植 物 组 织 培 养 过 程 可 以 归 纳 为 出 色 坐 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选取根尖、茎尖等诱导形成愈伤组织B.一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C.一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D.将经脱分化培养成时,得到胚状体【解析】选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通常选用根尖、茎尖等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的部位,A正确;f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B正确;一培养过程中,应在培养基中加入水、无机盐、蔗糖、氨基酸、植物激素等物质,C正确;将经脱分化培养成时,得到愈伤组织,将经再分化培养成时,得到胚状体,D错误9 .(滚动交汇考)(2 0 2 2 十堰模拟)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 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传入神经 内分泌腺 T细胞卜/X le(r i g)、管细度)I ld 1骨骼肌战栗水分重吸收增强细胞代谢加强增殖分化A.免疫细胞除了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还有巨噬细胞B.图中a、b、c、d、e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成年人体内d过少时会表现出精神萎靡等症状D.若d偏高,机体会通过调节作用,使c的含量发生变化【解析】选B。

      免疫细胞除了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还有巨噬细胞,A正确;信息分子a所示的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其中的一氧化氮属于无机物,d为甲状腺激素,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B错误;甲状腺激素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成年人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少时表现为精神萎靡,C正确;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减少信息分子c,D正确1 0.荧光定量P C R技术可定量检测样本中某种D NA含量,其原理是在P C R体系中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当山酶催化子链延伸至探针处,会水解探针,使荧光监测系统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351m小,荧光探针引物Q_ _ J51引物2荧光531513A.引物与探针均具有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 N A含量呈负相关C.全q酶催化D N A合成的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 端到3 端D.若用c D N A作模板,上述技术也可检测某基因转录水平【解析】选B引物与探针均具特异性,与模板结合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由荧光定量P C R技术原理“每加入一对引物的同时加入一个与某条模板链互补的荧光探针”“即每扩增一次,就有一个荧光分子生成”推测可知,反应最终的荧光强度与起始状态模板D N A含量呈正相关,B错误;由图分析可知,根据图中引物延伸的方向可以确定,窗q酶可以催化子链沿着5 端到3 端方向延伸,C正确;由于c D N A是以某基因转录形成的mRN A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若用c D N A作模板,需要检测出总mRN A数目和某基因的mRN A数目,故上述技术也可检测某基因的转录水平,D正确。

      1 1.2 0 1 6年初,首位由“三合一”胚胎人工授精技术培育的婴儿出生,其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卵母细胞B麻砸令G一体夕陛精,胚胎培养入继育植宜发移子续一“三 亲 婴 儿”A.“三亲婴儿”孕育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等技术B.融合激活后的卵母细胞要培养到减数分裂I I中期才能完成受精作用C.卵母细胞A的捐献者携带的血友病基因能遗传给“三亲婴儿”D.“三亲婴儿”培育技术可以用来避免细胞质遗传病的遗传【解析】选C由图可知,“三亲婴儿”孕育过程中使用了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核移植等技术,A正确;融合激活后的卵母细胞要培养到减数分裂I I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从而完成受精作用,B正确;卵母细胞A的捐献者提供的是细胞质,而其携带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所以其携带的血友病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C错误;“三亲婴儿”培育技术可以通过核移植来避免细胞质遗传病的遗传,D正确1 2.从黑色、白色、黄色鼠的卵裂期胚胎中分别提取部分细胞,制成一个“嵌合胚胎”,再经过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后,培育出三色皮毛的嵌合鼠,培育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黑 鼠 早 期 胚 胎 通)的鬻嵌合胚胎卵裂球白鼠早期胚胎 .卵裂球黄 鼠 早 期 胚 胎 隔)做卵裂球A.嵌合鼠培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细胞全能性B.过程中需利用相关技术去除早期胚胎外的滋养层C.过程中可利用灭活病毒诱导卵裂球细胞发生融合D.过程操作前需要对代孕母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解析】选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