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教案]初三数学实验与操作专题总复习_0.doc
8页1初三数学实验与操作专题总复习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文 章来源课件 5Y k J.C om 专题五 实验与操作[专题名师解读]实验操作题要求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猜想,得出结论.这类题型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命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热点考向例析]考向一 图形的展开与折叠问题折纸是最富有自然情感而又形象的实验,它的实质是对称问题,折痕就是对称轴,而一个点折叠前后的 不同位置就是对称点, “遇2到折叠就用对称”就是运用对称的性质:(1)关于一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中垂线.此类题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需要学生有折叠图形之间联系的空间概念,考查观察、分析能力与直觉思维能力,通过实际演示与操作给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机会.学生在解题时也可“就地取材” ,剪下草稿纸的一角,动手操作即可解决.【例 1】 (2011 江苏徐州 )如图,将矩形纸片 ABCD 按如下顺序折叠:对折、展平,得折痕 EF(如图①);沿 GC 折叠,使点 B 落在EF 上的点 B′处( 如图②);展平,得折痕 GC(如图③);沿 GH 折叠,使点 C 落在 DH 上的 C′处( 如图④);沿 GC′折叠(如图⑤);展平,得折痕 GC′, GH(如图⑥).(1)求图②中∠BCB′的大小;(2)图⑥中的△GCC′是正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分析: (1)先判定△B′BC 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说明∠BCB′的度数; (2)利用轴对称性证出G′C= GC,∠GCB=∠GCB′=12∠BCB′=30°,再运用角的和差关系证出∠GCC′=∠BCD - ∠BCG=60°,根据“ 有一个角为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判断△GCC′是等边 三角形.解: (1)连接 BB′,由折叠知,EF 是线段 BC 的对称轴,∴BB′=B′C.3又∵BC=B′C,∴△B′BC是等边三角形,∴∠BCB′=60°.(2)由折叠知,GH 是线段 CC′的对称轴,∴G′C=GC.根据题意,GC 平 分∠BCB′ ,∴∠GCB= ∠GCB′=12∠BCB′=30°.∴∠GCC′=∠BCD-∠BCG =60°.∴△GCC′是等边三角形.方法归纳 解决图形的折叠问题要抓住以下两点:(1) 折叠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图形;(2)折痕就是对称轴,且垂直平分对称点的连线.考向二 图形的分割与拼接图形的分割与拼接是中考中常见问题.一般地解答时需要发挥空间想象力,借助示意图进行研究解答.【例 2】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图形.请你用七巧板中标号为①,②,③的三块板(如图 1)经过平移、旋转拼成图形.(1)拼成矩形,在图 2 中画出示意图;(2)拼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图 3 中画出示意图.注意:相邻两块板之间无空隙,无重叠;示意图的顶点画在小方格顶点上.4分析: (1)由①③的斜边叠合在一起,叠出一个正方形,再与 ②拼成矩形;(2)一个等腰三角形放在正方形上面,另一等腰三角形跟前一个等腰三角形以相同的方向拼在正方形上,即可.解: (1)(2)参考图形如下(答案不唯一)方法归纳 在解决图形的分割与拼接问题时,注意一方面观察图形的特点关系,即线段的关系、角的关系;另一方面可借助计算,必要时需要实际操作.考向三 利用图形的分割与拼接进行探索研究大家知道,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多种多样.大量的方法就是借助拼图完成的.【例 3】 如图是用硬纸板做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 a,b,斜边长为 c 和一个边长为 c 的正方形,请你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 意图.(2)证明勾股定理.分析: (1)用所给的图形拼图,这需要同学们善于动手操作; (2)通过不同的途径计算图的面积,便可证明.解:方法一:(1)5(2)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a+b)2,大正方形的面积也可表示为 c2+4×12ab,∴(a+b)2=c2+4×12ab ,a2+b2+2ab=c2+2ab,∴a2+b2 =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方法二:(1)(2)证明:∵大正方形的面积表示为 c2,又可以表示为 12ab×4+(b-a)2,∴c2=12ab×4 +(b-a)2,c2=2ab+b2-2ab +a2,∴c2=a2+b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方法归纳 在利用拼图研究勾股定理的证明时,主要借助图形之间的面积和差关系和完全平方公式.[专题提升演练]一、选择题1.如图,直角三角形纸片 ABC 的∠C 为 90°,将三角形纸片沿着图示的中位线 DE 剪开,然后把剪开的两部分重新拼接成不重叠的6图形,下列选项中不能拼出的图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直角梯形2.用若干根相同的火柴棒首尾顺次相接围成一个梯形(提供的火柴棒全部用完),下列根数的火柴 棒不能围成梯形的是( )A.5 B.6 C.7 D.8二、填空题3.将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板放置在一张矩形纸片上,按图示画线得到四边形 ABCD,则四边形 ABCD 的形状是________.4.学剪五角星:如图,先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图①的虚线对折,得到图②,然后将图②沿虚线折叠得到图③,再将图③沿虚线 BC剪下△ABC,展开即可得到一个五角星.如果想得到一个正五角星(如图④) ,那么在图 ③ 中剪下 △ABC时,应使∠ABC 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5.(1)如图 1,△ ABC 中,∠C=90°,请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不写作法,但须保留作图痕迹).(2)已知内角度数的两个三角形如图 2、图 3 所示.请你判断,能否分别画一条直线把它们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若能,请写出分7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图 1 图 2 图 36.阅读并操作:如图 ①,这是由十个边长为 1 的小 正方形组成的一个图形,对这个图形进行适当分割(如图②) ,然后拼接成新的图形( 如图③).拼接时不重叠、无空隙, 并且拼接后新图形的顶点在所给正方形网格图中的格点上(网格图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 1).请你参照上述操作过程,将由图①所得到的符合要求的新图形画在下边的正方形网格图中.(1)新图形为平行四边形;(2)新图形为等腰梯形.参考答案专题提 升演练1.D 将小三角形绕点 E 旋转可得到矩形,绕点 D 旋转可得到等腰梯形,再翻折可得到平行四边形.2.B 本题属于实验操作题,当火柴根数为 5,7,8 时都能围成梯形(见下图 ) ,而当火柴根数为 6 时不能围成梯形,故选 B.83.梯 形 利用矩形对边平行极易得到 ∠ABC=∠DCB ,所以四边形 ABCD 为梯形.4.126° 由折叠过程可知 ,∠A=180°÷5=36°,而正五角星的每个角为 36°,但被折叠了一次,所以 36°÷2=1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得∠AB C=180° -∠A-∠ACB=180°-36°-18°=126°.5.解:(1) 如图,直线 CM 即为所求.(2)图 2 能画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分割成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别是 132°和 84°.图 3 不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6.解:(1) (2) 文 章来源课件 5Y k J.C 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