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课件.ppt
11页商山早行古诗鉴赏•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 duó•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hú zhǐ yì•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fú•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远行马车所挂的铃 野鸭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花白色,果实似橘而小,味涩苦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约801—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新唐书》与《旧唐书》均有传年轻时苦心学文,才思敏捷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 黎明起床时,车马上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的人踏上了旅途,还一心思念家乡。
鸡叫声很嘹亮,客栈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秋的寒霜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鸭正在明净的池塘嬉戏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赏析• 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
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商山早行古诗鉴赏•“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 一起,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 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
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商山早行古诗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