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91887603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62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稳定大一统王朝 焦作市龙翔学校 牛艳玲 第12课 汉武帝稳定大一统王朝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主要陈述汉武帝凭借其高明的治国聪慧,在政治、思想文化和经济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了国家统一这样一个大一统的时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进展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课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 知道汉武帝稳定“大一统”王朝 三、教学目标 1.学识与才能 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布“推恩令”等史实,探讨这些措施的目的及作用,培养分析综合问题的才能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才能和分析才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汉武帝作为政治家的雄才大致和广阔胸襟;培养实事求是、是非清晰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 难点: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汉朝稳定“大一统”的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五、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有这样的诗句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中的“秦皇汉武”指出“秦皇”是秦始皇,“汉武”是汉武帝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出名皇帝,都把“大一统”的格局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前面已学过秦始皇,今天我们一起来会意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第一篇章 武帝登基,喜忧参半 表示:武帝之喜: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史记?平准书》 教师:材料说明汉武帝继位时,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 学生:经济丰饶 教师: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想一想:展现这种局面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汉初的养息生息和文景之治 教师:汉武帝是一个幸运的继承者他的祖辈六十多年来励精图治,交给他一个 昌盛丰饶的国家经济上的丰饶为汉武帝实施政治抱负供给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但是汉武帝清楚地熟悉到:他的国家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稳固,昌盛背后, 暗藏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使汉武帝陷入了忧虑之中 表示:武帝之忧1 材料分析: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气力比较. 封国人口 中央人口 (封国:西汉建立后,刘邦分封的诸侯国) 教师: 材料回响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学生:封国操纵的人口和土地超过了中央政府,要挟到西汉政权 表示:武帝之忧2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大量客人,往往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七年级历史》上册 学生:思想不统一,对中央集权不利 表示:武帝之忧3: 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的经营权也大都掌管在豪强手里,因此社会上展现了大量富商大贾,操纵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七年级历史》上册 教师:材料反映出汉武帝面临什么问题? 学生:富商大贾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教师:汉武帝统治时期,面临着三个方面政治、思想、经济方面的难题:一是封 国力大,要挟中央政府二是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三是富商大贾垄断着国家的经济命脉那么雄才大致的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稳定大一统王朝? 其次篇章 雄才大致,稳定一统 政治上:公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 表示:武帝之忧1:封国力大,要挟中央政权。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54页“相关史事”,回复以下问题: (1)封国问题的展现与西汉初期的哪位皇帝有关? (2)汉景帝采取了什么手段来解决诸侯王势力膨胀的问题?结果如何? 学生:刘邦建立西汉后,分封了一些诸侯王 学生:汉景帝削夺诸侯王的封地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平定了叛乱,并借机 收回了诸侯王的军政权力,使中央对全国的统治得到加强 教师:但封国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汉武帝继位初期,封国拥地照旧广袤,对中央 集权照旧存在要挟汉武帝怎样解决这一难题? 表示:“推恩令” 教师:汉武帝实施了什么措施?采纳了谁的建议? 学生:“推恩令”;主父偃 教师:推恩令有何高明之处? 学生:议论回复 归纳:1、王国实力大大减弱,此后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2、汉武帝不费一兵一 卒,就高明地削减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师:汉武帝随后有探索各种借口削爵、除地甚至除国,严肃镇压他们的叛乱, 诸侯王此后一蹶不振 教师:封国问题解决了,西汉中央政府对地方管理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54页第一段,回复以下问题: 汉武帝时期,西汉地方上还存在什么担心定的势力? 学生: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教师: 汉武帝是建立了什么制度解决这一问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55第一段 学生:建立了刺史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 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表示:汉武帝刺史制度示意图 教师:刺史制度是一种监察制度刺史虽然官品很低,权力却很大,他有权监察 郡国长官,检举不法的郡国官吏和地主豪强 教师: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对地方的操纵大大加强,汉武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 统 归纳:汉武帝在政治上稳定大一统的措施 学生:(1)封国问题——公布推恩令(2)豪强地主问题——建立刺史制度 教师:一统江山轻易,一统思想困难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思想统一问题的?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表示:武帝之忧2: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教师: 该统一用什么思想来教化国民,达成长治久安呢? 表示:“罢黜百家”视频 教师:汉武帝怎样解决统一思想问题? 学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师:采纳了谁的建议? 学生:董仲舒 教师: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摒弃了其他诸子学说,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得儒家的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教师:为了进一步推广儒家思想,使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 施? 表示: 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 ——《汉书·董仲舒传》 学生:在长安设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教师: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太学以什么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默 读课本第55页第三段 学生:以儒家《诗》《书》《礼》《易》《春秋》为主要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表示: 儒家经典 成为国家规定 的教科书,教 育为儒家所垄 断 教师:汉武帝还下令天下的郡国都设立学馆,教授儒家学说,初步建立了地方教 育系统 教师:此外,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推广儒家思想? 学生: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教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学说居于主导,汉武 帝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继汉武帝以后,后世的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都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一向延续了两千多年,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经济上:中央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表示:武帝之忧3:富商大贾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教师:富商大贾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表现在哪些方面?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