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数乘除法总结复习计划课.docx
15页小数乘除法总结复习计划课《小数乘除法复习课》教课方案教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 113页第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概括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除法的同样点与不同点,解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题及有关练习概括其计算法例, 并用其经过对照与概括的方法总结计算法例,依据实质需要,指引学生灵巧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取正确结果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运用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优秀的计算习惯教课要点:概括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例教课难点:在详细情境中,综合运用小数乘除法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计算的知识?(小数乘法与小数除法)此刻我们就一同来计算二、对照练习,概括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 113页第1题第(1)小题一边计算一边思虑: 左右两边的算式分别有什么共同点与不同点?在计算时, 它们有什么相通的地方?2.报告结果1)小数乘法①谈谈上述习题的异同点因数异同点:几道习题的因数数字都是同样的,但小数的位数不同样积的异同点:积的数字也是同样的,但小数的位数不同样(积的小数的位数与因数有关,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②谈谈你是如何计算 ×的?教师依据学生的讲话进行板书学生:把因数的末端对齐列竖式, 再按整数 27×3的方法计算,而后数出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那么积也有三位小数,积的小数数位不够,在前方用 0补足,最后点上小数点,即得(以以下图所示)2)小数除法①谈谈上述习题的异同点被除数与除数的异同点:每道题的被除数数字同样,除数的数字也同样,但小数的位数不同商的异同点:商的数字同样,商的小数位数有的同样,有的不同样②为何式子各不同样,有的商倒是同样的呢?24÷4与÷的商是同样的,由于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同样的倍数,商不变③谈谈你是如何计算 ÷6的?教师依据学生的讲话进行板书学生:整数部分不够商 1要商0,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谈谈你是怎么计算 ÷的?教师依据学生的讲话进行板书学生:把除数 扩大100倍,转变成整数,依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100倍,小数点向右挪动两位,被除数数位不够,添 0补足(为240)板书:也要扩大【设计企图】经过剖析两组习题的异同, 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小数乘除法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再经过详细的习题的解说, 让学生进一步稳固: 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位数是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 被除数必定要和除数扩大同样的倍数, 商不变;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不够商 1要商0;位数不够要添 0补足等。
三、学致使用,解决问题小数乘除法在生活中有着宽泛的应用,此刻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吧1.课件出示教材第 113页第1题第(2)小题,请学生谈谈发现的信息与问题2.剖析问题,确立数目关系要想知道购置苹果的总价,得悉道苹果的单价与数目,数目是已知的,为3千克要想知道苹果的单价,还要知道橙子的单价,依据“10元买了kg的橙子”能够求出橙子的单价橙子的总价÷橙子的数目=橙子的单价;橙子的单价×1.6=苹果的单价;苹果的单价×3=苹果的总价3.列式解答四、练习稳固,深入认知1.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2题1)指名上黑板板演,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列算式计算2)报告评论2.课件出示教材第 115页练习二十五第 3题1)复习乘法互换律与乘法联合律2)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与给出的条件后独立达成3)报告评论3.课件出示教材第115页练习二十五第5题1)读题,请学生谈谈获取的信息与问题直接信息:年降水量可达 mm隐性信息:一年有 12个月 问题:均匀每个月降水量大概有多少毫米?2)说出数目关系年降水量÷12=月降水量3)学生独立解答,结果能够保存一位小数五、全课总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稳固了哪些知识?【设计企图】再一次完好地梳理一遍小数乘除法的运算法例, 并将课中接触到的其余知识进行回首,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学会系统地概括知识。
《简略方程复习课》教课方案教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3题及有关练习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领会代数的思想;会解方程,进一步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等观点;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二)过程与方法能用等式的基天性质解简略方程,领会化归思想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育学生依据详细状况,灵巧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周密的思想方法教课要点:解简略方程,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教课难点:依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复惯用字母表示数1.课件出示练习: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边的数目关系吗?独立达成1)的7倍;(2)的5倍加6;(3)5减的差除以3;(4)200减5个;(5)比7个多2的数;(6)边长为 的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2.指名报告:谈谈你为何这么写?让学生进一步稳固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同时注意到: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能够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前方,一个数平方的意义与写法等3.学生校正自己的答案二、复习简略方程1.谁能说一说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2.一个方程一定知足几个条件? (两个条件:既要有未知数,还假如等式,缺一不行。
3.判断下边哪些式子是方程?是方程的请解出方程1);(2);(3);(4);(5)3+5=8分析:1)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2)是方程;(3)是不等式;4)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5)是等式,但没有未知数学生独立解方程: 指名上黑板解方程,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达成教师评论,帮助学生联合解题进一步认识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观点三、复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师:认识了方程,学会认识方程,接下来我们就能够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了1.依据图示解决问题:(1)依据图意列等量关系: ;2)让学生谈谈是怎么想的3)解方程4)评论总结2.依据题意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113页第3题第(3)小题,认识题意2)列出等量关系:地球赤道的长度×7+2=光每秒流传的距离3)列方程解决问题:解:设地球赤道大概长 万千米答:地球赤道大概长 4万千米四、练习稳固1.请用字母表示下边的数目关系(课件出示教材第 113页第3题第(1)小题)2.解以下方程(课件出示教材第 113页第3题第(2)小题)1)请四名同学板书,每人一题,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达成2)学生评论总结3.用方程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 118页练习二十五第 18题。
解:设此刻能够做 个毛绒兔列出等量关系:以后做毛绒兔的资料=本来准备做毛绒兔的资料,即以后做一个毛绒兔的资料×可做的数目=本来做一个毛绒兔的资料×可做的数目,可得答:此刻能够做 190个毛绒兔2)课件出示教材第 118页练习二十五第 20题这个鱼塘的图形是一个梯形,鱼塘的两条平行的边分别是这个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求平行线两岸的宽度即是求这个梯形的高依据求梯形面积的公式能够列出等量关系:(上底+下底)×高÷ 2=梯形面积解:设两岸的宽度为 米答:两岸的宽度为 47米五、全课总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多边形的面积复习课》教课方案教课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 113页第2题及有关练习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二)过程与方法利用转变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将各样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变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并加以计算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增强知识间的联系,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各样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课要点:利用转变思想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课难点:采纳不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提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课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每人准备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引出新课李爷爷有一块地,种了三种蔬菜,是哪三种呢?我们一同去看看(课件出示图片)教师指引学生发现信息与问题信息:种茄子的是一块三角形的地,底长 15m,高是32m;种黄瓜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 25m,高是32m;种西红柿的是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 15m,下底是 23m,高是32m问题: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各样了多少平方米?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二、解决问题,复习方法1.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15×32÷2=240(平方米)思虑: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何要除以 2呢?(出示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 请同学拼一拼,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两个完好同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25×32=800(平方米)思虑:为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而不是“底×斜边”呢?(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减下三角形, 就能够拼得一个长方形 长方形的一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另一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3.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 2=(15+23)×32÷2608(平方米)思虑:有谁能说一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如何得来的?(用两个完好同样的梯形能够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李爷爷菜地的总面积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报告方法一:总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240+800+608=1648(平方米)方法二:三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梯形,上底是( 25+23)米,下底是( 15+25+15)米,高是32米总面积=[(25+23)+(15+25+15)]×32÷2=1648(平方米)三、稳固练习,应用拓展1.课件出示教材第 116页练习二十五第 7题1)学生独立解题2)报告评论2.课件出示教材第 116页练习二十五第 8题1)学生独立解题2)报告评论指名求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既可分段列式,也能够综合列式3.课件出示教材第 116页练习二十五第 9题1)学生独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