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林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措施_1.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0943761
  • 上传时间:2021-10-0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林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措施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深入,对林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招生和就业是林学专业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宁夏大学林学专业为例,在明确林业及其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总结了宁夏大学提高实践教学、就业环节衔接以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  关键词: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1引言  目前,我国林业正处在重要的变革与转折时期,是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时期[1]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指出,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2]但森林生长的特点决定了林业部门是一个基础性强、生产周期长、直接涉及国家生态安全及重要资源建设的行业,林业是维护生态平衡的最大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社会效益大的公益事业,虽然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受市场机制、自然因素约束较大的风险产业相较其他专业,林业单位大部分地处偏远林区,工作艰苦,这导致愿意投身生态公益事业的生源匮乏,常引起招生困难[3]。

        因此,林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和培养措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具有林学专业的相关院校一方面要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培养适应新形势、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素质与技术技能的学生;另一方面,高校扩招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学校、专业的机会,而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也成为学生选择学校、专业的衡量标准之一[3]这也为各农林高校林学本科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吸引优秀生源进入林学专业,如何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学生,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使学生在毕业后愿意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是林学专业教育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林学学科定位及其人才需求  林学人才是国家生态建设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国家—集体林业部门,各级自然保护区,各个城市园林绿化(城市林业),园林绿化、种苗企业但由于森林经营周期长、工作环境艰苦,要求林学专业人才具有更高的思想境界和奉献精神综合近几年林学专业就业情况分析表明,林学毕业生从事林学相关行业的工作主要分三种类型:林业经营管理工作;林业教育和科研工作;林业新产品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4]不同的工作类型对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而言林业经营管理工作要求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对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管理学、中外文写作有一定要求。

      从事林业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学生一般需要继续深造,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对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从事林业新产品和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则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农林专业基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述3种素质类型的林业人才都必不可少,以第1种类型人才的需求为主,但其发展趋势是第2、3种类型人才的需求量会逐步增加因此,在林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时需要考虑学生知识的积累  3专业设置与专业选择  国内设有林学专业的院校共有30多所,按专业设置模式可将其分成三类:一是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这样的专门林业大学;二是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设立林学院的综合性农业大学;三是如西南大学、天津农学院、北京农学院等将林学专业设置在其它院系的大学或学院其中以第二类比例最高,第三类最少这三类院校中,除少部分仍按专业进行招生外,大多数实行以院系为大类的招生模式[5]  笔者就职的宁夏大学就属于第三类,其林学专业隶属于农学院园林系,本校林学专业学生来自于农科大类招生即在学习完一年基础课程后,按照自主意愿与成绩排名进行专业选择与调剂,学生在农科大类的专业内部就有比较和选择。

      这需要学生在入学后的一年内对农科各专业有基本认识,对此,学院在入学第一学期就设置学科概论,为了使学生对各个农科专业有初步认识,也为将来专业选择打下基础,吸引优秀学子,学科概论由各个学科带头人上课,一方面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也更有积极性同时,在第二学期开展农科基础课程综合实习,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对各个专业有感性认识通过以上措施,学生在综合考量后进行的专业选择会更趋于理性,这样对本专业的认知度也会提高,从而避免在今后的专业课学习中产生浮躁心理另外,学院除了给新生年级安排员,还给农科各班安排各专业青年骨干教师作为新生班主任这一方面是因为,青年教师思想活跃,与新生年龄差距较小,更容易交流、沟通;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可以组织与本专业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新生的专业认同感  4培养目标  在国家林业功能规划中,西北地区是少林地区,其林业部门主要承担的是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功能[6]因此,宁夏大学农学院林学专业立足宁夏、辐射西北,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生态学、植物学、林木良种繁育与栽培、森林培育、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经济林与城市林业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林业、农业、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部门、企业、科研院所从事林业科学与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管理、技术推广、教学及科学研究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掌握林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林木良种选育、苗木培育、旱区造林、森林经营、森林病虫害防治、植被恢复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城市绿化与经济林栽培的技术,了解国内外林学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进展、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林业行业本身工作的重点、发展动态和需求  5教学、实践环节措施  基于以上培养目标,与2009年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相比较,学院在新修订的2014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做了以下一些调整  (1)根据宁夏经济发展、环境承载特点,将经济林栽培学由选修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林学属于农业科学大类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特点很多课程的学习需要结合实验或生产实践操作因此,新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高了专业课程的实验学时例如,树木学和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理论课程,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在2014年林学人才培养计划中将实验课程单独设置为一门课程,实验课程学时增加了一倍  (2)学校历来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2009年的林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第2、3学期以农科大类学生进行农科综合实习在农科大类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后,第4~7学期学习分别有林学专业课程技能实训。

      除此之外,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特点,林学的毕业生产实习与植物生长季一致从第6学期至第7学期安排学生在林业一线相关生产单位进行跨学期的专业生产实习,而制定2014年的林学人才培养计划时,又将专业生产实习学时提高了120学时这样学生能够在生产单位通过参与一个完整生长季的生产、劳动,掌握生产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内容一方面能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既让学生对本专业有了更具体深入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也有利于单位对人才的考核选拔,实习单位也愿意引入实习过程中工作踏实认真,能力突出的学生因此,专业生产实习很好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了解的平台,既有利于学生就业,也有利于用人单位人才选拔  (3)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农科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积极踏实肯干,同时在“科技兴国”的国家大战略下,也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学校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包括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毕业设计)发表论文、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以及参加暑期社会实践调查项目,这些项目均有一定程度的学分奖励,将创新学分与学生各种奖学金评定相挂钩,一方面提高学生参与创新训练项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各种项目也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

        6展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林业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教育中积累、创新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认为以下环节还需进一步加强  6.1保证农科大类招生条件下林学生源  在招生政策中,需要有鼓励政策,或提供专属奖学金,以鼓励学子投身林业建设,或适当减免学费,签订协议使其毕业后能够继续从事本专业工作另外,增加教学实践、实习经费,通过专业实习、实践的教学环节与相关单位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也有利于林业相关单位接纳优秀毕业生学生在专业选择中,就业形势也是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也是吸纳更多林学学生的措施之一  6.2改进课堂教学与考核模式  在现代教学中要求“转变继承性教育思想,树立创造性教育观念”,“转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转变以做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做人做事相结合的教育观念”[4]在教育方式上,要克服注入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才能使学生真正对学习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增加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对某些知识点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进行,收集材料、查阅文献、实验设计、验证,并在课堂进行总结汇报在考核中,需要改变死记试卷标准答案的方式,增加实例分析、讨论、理解类型的主观题目。

      从结果质量监控转变为过程质量监控,即提高学生平时课程作业、课堂讨论、教学实验、实习的评分比重,降低试卷考试比重  参考文献:  [1]梁丹.生态文明与中国林业现代化[J].林业经济,2013(1):28~35.  [2]中共中央国务院.推进国有林场和林区改革[N].中国青年报,2015-03-18(1).  [3]周新年.加强高等林业教育.推进林业现代化[J].中国林业教育,2008(1):10~14.  [4]胡庭兴,罗承德,李贤伟,等.21世纪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1(3):24~27.-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