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社会健康教学随笔(可编辑).docx
14页幼儿园中班社会健康教学随笔 幼儿园中班社会健康教学随笔【第一篇】:命令的口气 当今社会,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里说一不二,与自己的父母讲话也用命令的口气,很多孩子把这样的不良习惯也带到了幼儿园 在星期二的下午我们区域活动时,我发现我班的李浩小朋友用命令的口气对小朋友讲话如:奎瑶给我拿铅笔来,润琪给我拿着树叶和剪刀等等,针对班级的这种状况,我分析了各种原因1、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的幼儿着想,幼儿的行为动机初始一般都是“为我”而不是“为他”4---5岁的幼儿是自我保护意识产生的阶段,自我意识产生之后,幼儿更多的注意“我的观察”“我的能量”我的作用,这一时期“自我中心”占了上风,所以4-5岁的孩子都是从自我出发来进行选取和活动的,他们往往不去思考别人2、幼儿受到家庭的影响,家庭成员间进行语言交流,往往认为自己不必客气,常常有意无意地以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给孩子造成了不良影响3、情绪的好坏也能影响孩子说话的口气,幼儿行为很少受理智控制,主要受情景和情绪的影响为了改掉幼儿用命令式的口气说话的不良习惯,培养他们互相团结的精神,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我在班级更注意从自身做起,避免用命令的口气对幼儿讲话,创造处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气氛。
并且对幼儿给予更多的关怀、爱护,其次要耐心细致地给幼儿讲道理,让他们懂得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请别人帮忙就应有礼貌别人才乐意帮忙你,说话像下命令、别人会厌恶你,不愿帮忙你我们还透过讲故事、做游戏等引导孩子想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同情他人然后,要在一日活动中我要时刻持续高度的敏感性,随时纠正幼儿命令式的讲话如果发现幼儿是在情绪不好时命令别人,老师就告诉他:“心里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就告诉老师,用命式的口气讲话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把情绪带给别人 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引导,我班的李浩小朋友逐渐改掉了用命令式的口气讲话的不良习惯,还学会了更多的礼貌用语,我十分高兴 幼儿园中班社会健康教学随笔【第二篇】:如何抓住小学思想品德课教育的契机 学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地方,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我们培养的每一个学生无论将来成就大小,他首先必须是一个“人”,也就是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学会做人”应该成为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在应试教育的步步紧逼下走入了误区,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衡量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部分学生中存在着,害怕面对挫折,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不懂得尊敬父母,全然不顾家中的经济状况,穿的用的互相攀比等现象。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学会做人,强化做人教育,在平时教育中渗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 一、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现在的学生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家长的宠爱,造成许多学生,害怕困难,害怕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或是选择逃避,或是悲观失望,《礼记》中也讲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让学生正视挫折和困难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开展的军训,社会实践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培养坚强意识的契机,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在挫折中学会自我总结对那些学习下降的学生,根据他们往往压力很大,内心焦躁,思想包袱很重这一特点,我及时帮助他们查找落后的原因,班级里一名学生进班成绩为第一名,但是经过几次考试后,我发现他的成绩明显下降,我没有急于找他谈话,先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对他的性格和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找他谈话时,让他自己来谈谈对自己成绩下降有什么想法,他觉得自己、家长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过高,而他又不太适应这种高中学习生活,这些都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使他在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题,就十分的急躁,不愿意去做,造成不会的题越来越多,成绩直线下降,针对他自己谈到的方面和我对他的一些了解,我告诉他:“现在成绩的下降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失败的阴影中学习,将一撅不振,人生无坦途,挫折是一笔财富,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既然知道自己有急躁、情绪不稳定的缺点就应该改正他,不应放任自己的错点滋长,况且你身上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基础知识比较牢固、愿意帮助同学等等,我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经过自己的调整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这次谈话以后,这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成绩也有所提高在平时我也经常和学生谈些这方面的内容,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过各种考验,正是在各种的挫折中来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的,在挫折面前不灰心,不丧气,总结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 二、在交往中培养协作精神 现在,竞争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学习成绩的竞争表现的更加突出,竞争意识是一个人前进的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一味对学生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心胸狭窄,养成极端个人主义,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单枪匹马取得重大成果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要想与他人协作,首先应让学生看到其他同学身上有那些优点,这是进行协作的一个基础,通过同学之间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谈谈其他同学有那些优点,他自己还有那些自己没有发现的潜力,有的同学告诉自己的同桌,说他学习很有效率,同学问他问题时都能给予详细的解答,有的同学谈到一个同学时这样说到:他在班级里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他打篮球时,抢篮板的英姿是女生心中的樱木花道这样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使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了他人;接着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篮球赛中,第一场我们班输的很惨,所有的同学都很灰心。
我给他们讲了九八年抗洪胜利,是由于军民等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那么打篮球也是一样的,靠个人的突破,逞英雄主义是无法取得胜利的队员们都明白了,大家只有团结起来,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取得胜利,这样我们班不仅在球场上打出很好的配合,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会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三、在日常中培养自制能力 拿破仑说过:“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会来左右它了……”可见,自制是学生将来独立于世的一种基本能力在社会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没有自制力的人习惯于我行我素,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贪图安逸、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性格有一次学生在演讲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观点是“金钱是万能的”,当时全班只有一名同学不同意这个观点,其他同学都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否定他的观点,只是问他们是否看过《雷锋》,你认为这部电影打动你的是什么,大部分同学谈到感动他的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我又问到在这部电影中,上流社会的生活和下层社会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上流社会和下流社会都在开舞会,但上流社会在开舞会时每个人都好像戴着面具、心怀鬼胎,住在底舱中的那些人,在舞会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无拘无束的跳舞,最后学生明白:金钱并不是万能,金钱买不到快乐、亲情、友情。
纠正了学生的错误的观点,这比直接的说服更有效 四、在生活中尊敬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尊敬父母,不知道关心他人,又怎么能奢望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呢?而我们学校的一部分学生住校,这些学生大多远离父母,对父母都有一种强烈的向往感和依恋感,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又决定他们对父母有逆反心理,有些住校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常往家打,回家时带着一大包衣服回家,到家后父母的任何话都是耳旁风,有的时候还和父母顶撞,不再像里那样和家长谈自己的事情在谈自己学会做什么家务过程中,学生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对自己在细微上的关心,体会那种平凡而伟大的爱这样学生学会了去注意、去观察父母,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他们的爱,以培养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之情 幼儿园中班社会健康教学随笔【第三篇】:礼仪教育伴我行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社会的未来,而孩子的礼仪教育刻不容缓,为了让每一名幼儿都有良好的情操,培养他们对礼仪的认知,寿光市侯镇地沟中心幼儿园把幼儿的礼仪教育作为每日的重点 一、把礼仪教育渗透到一日活动中来,每天从幼儿入园开始教育幼儿与家长、老师、小朋友之间进行礼貌问好,接着晨检,让幼儿从老师的晨检过程中学习讲卫生的礼仪。
二、在主题墙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通过主题墙的环境教学,促进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 三、在平时教育幼儿不要大声喧哗,要将普通话,并随机教育幼儿用谢谢、你好、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四、每周举行评选礼仪小明星活动,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五、想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内容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家园合作,共同努力、通过礼仪教育的开展幼儿的礼仪面貌好了很多,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社会健康教学随笔【第四篇】:体育随笔 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那么,健康的身体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塑造了身体,运动对强健身体有积极的作用 在运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个主动的观察者,积极地为幼儿提供建设性的帮助与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过去对为什么要在体育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幼儿的表现,我并不真正了解体育活动,只要幼儿玩得开心、尽心,注意安全就行直到我这学期有幸有机会参加了体育教研组的活动,课题组的老师带领我们研究幼儿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后,我才明白,原来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的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为他们的健康发展铺路搭桥。
第一,体育活动中要观察什么 我觉得,体育活动中要以幼儿为主体,满足不同层次水平的自主性活动,这种模式更需要教师观察在前教师要有积极的观察心态,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各种机会与条件,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运用自己获得的技能与经验参加活动,参加锻炼幼儿对自己的估计与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力相比会有偏差,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去关注他们 带着探索,我走入了幼儿的体育活动在和幼儿一起玩乐中,我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聚集在玩梯子的场地中,有的幼儿从一只至二只架起的梯子中走过去,而有的幼儿从二只至三只架起的梯子中走过去,来来回回,忙得不亦乐乎今天,玩梯子就成为幼儿最关注的事情,也就是他们的兴趣所在有了兴趣,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作为老师,在这个适时的时候,就要对幼儿提出指导和帮助的方法,让幼儿对玩梯子的兴趣保持下去发展并延伸这个内容,不断在原有的内容上生成新的内容,让幼儿的兴趣点达到最高程度教师的心中要始终有这样一个意识:孩子任何时候都需要我有了这种心态,教师就会以主动的观察者身份出现在孩子的身边于是,我走过去提醒幼儿,想一想,梯子除了架在轮胎上玩以外,还可以架在何物上玩呢?有的说,放于垫子上玩,试一下,不行,垫子太软,梯子陷于垫子中,玩起来没劲。
有的说,把梯子竖起来,两边用椅子扎牢,可以在梯子的间隔中钻来钻去,试一下,行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串起来一起玩呢?”我和孩子们拿着梯子走向大型运动器械,试了几次,终于给梯子找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位置,把它架于绳索栏杆架的下方,下面即是草地,又保证安全,梯子的两头牢牢地斜扎在绳索栏杆上,形成一个斜坡度孩子们纷纷欲试,新的兴趣点又出现了,更加激发了幼儿对体育活动兴趣的维持和锻炼的目的当幼儿试着在斜坡的梯子上向上行走时,又遇到了一个新的挑战,怎样攀登和翻越栏杆才能达到终点?有的幼儿没有掌握好手的位置,试了没行,但是,在老师和同伴们的鼓励下,决不气馁,终于通过自己的反复实践成功的翻越了栏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