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doc
6页课题 《盐类的水解》选自 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 授课对象 高二学生 指导老师 王东明老师《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选自高二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李展志 院系班级:化环1101班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化学平衡原理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溶液中溶质的电离水解平衡是中学化学中的化学理论的重要局部本章的内容是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盐类的水解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盐溶液的pH比较,双水解反应以及双水解反应彻底实行的条件,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的比较,已经不同的盐溶液的不同配制方法等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的相关内容,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水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有了比较好的掌握,为本节课盐类的水解的基本内容有做好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我们将通过理论讲解和具体的实验验证来加深和强化我们对水溶液pH的理解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发生条件以及盐溶液酸碱性的基本规律 b、并能应用其规律判断单一盐溶液的酸碱性2、过程与方法a、通过盐类水解概念的引出、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使用这些知识来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b、通过实验验证并使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不同的盐溶液表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体验科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a、盐类水解的概念b、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2、难点: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五、 教学策略首先我从Na2CO3的俗名“纯碱”说起,引出问题:Na2CO3是盐,但是为什么我们称它是“纯碱”呢?进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盐类的水解》由酸碱的判断方式,进一步引导学习盐类水解的具体内容六、 教学准备碳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pH试纸、胶头滴管、玻璃片七、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及说明课堂引入我们在初中的化学课题上,老师会这么一句话:“纯碱不是碱,铅笔不含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我们知道知道,纯碱是碳酸钠,在化学上它属于那一类物质?那么我们为什么把碳酸钠称之为纯碱呢?回答:化学上属于盐思考、回答:它的水溶液是碱性的激发兴趣引入新问题引出课题我们知道酸溶液是是酸性的,碱溶液是碱性的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它的水溶液是碱性的?思考引出课题设问其他的盐溶液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表现出不同酸碱性呢?若有,它们之间又有什么规规律呢?思考引入课堂探究实验探究下面我们用pH试纸检验以下溶液的酸碱性,找出其中规律。
我们将下面的几种盐溶液根据他们的阴阳离子组成,分成三组第一组:CH3COONa 、Na2CO3、第二组:NH4Cl 、CuSO4、第三组:NaCl分组实验、记录、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分析、归纳培养实验探究水平培养归纳问题、总结规律的水平过渡上节课中,我们知道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的 C(H+)、C(OH-)的大小相关具体的情况是这么样呢?思考、回答:当 C(H+) > C(OH-)溶液显酸性 C(H+)
培养分析、归纳水平师生互动试用类似方法引导、点拨学生实行思考CH3COONa溶液呈酸性的根本原因 平衡时C(H+) 八、 板书设计3.3.1盐类的水解一、 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1、NH4Cl 、CuSO4 强酸弱碱盐2、NaCl 强酸强碱盐3、CH3COONa 、Na2CO3 强碱弱酸盐二、 盐溶液中电离平衡NH4Cl溶液: H2O ≒OH-+H+ + NH4Cl=NH4++Cl- ¦¦ NH3.H2O三、 盐类水解的定义 溶液中,盐的阴阳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产弱电解质的反应四、 条件 有弱电解质生产五、 规律 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九、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