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跟着孩子一起探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26684675
  • 上传时间:2021-12-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1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跟着孩子一起探究 杨映红摘 要:在孩子的眼中,老师是无所不知的,但是为了孩子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依靠旁人的经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强化正确的观点,继而形成新的经验,我们老师得“引导”孩子并跟着孩子一起探究关键词:一起探究;鼓励交流;亲自验证一、案例表述“送货员”游戏中的“货物牌”是将吸管粘在塑封图片后面而制成的游戏玩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发现很多“货物牌”上的吸管脱落了大家议论开了: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吸管粘住呢?幼儿A:“可以用固体胶把它粘住幼儿B:“固体胶粘不牢的!我试过了,过一会儿又会掉下来的幼儿C建议说:“可以用双面胶!”幼儿A有点不高兴:“固体胶可以的,你们说的不对!”三个人开始为“什么东西可以把吸管粘住”而争吵二、我的做法幼儿的争吵焦点是:什么东西可以把吸管粘在塑料片上,用固体胶行不行?幼儿A坚持可以使用固体胶,因为固体胶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直甚至是“唯一”使用的粘贴工具,当幼儿需要粘贴东西时,会很自然地想到使用固体胶对于反对使用固体胶的幼儿B,我了解到他有使用固体胶粘贴塑料的直接经验,经验告诉他,使用固体胶不会成功当问及幼儿C“为什么使用双面胶”时,他的回答是“看到爸爸用过”,他只是依靠间接经验来猜测的。

      幼儿的观点分别反映出:认为固体胶是“万能”的;对其他材料的粘贴经验较少;知道一些其他粘贴工具,但没有使用过此时,我可以直接告诉幼儿用什么材料粘住塑料片比较合适,但是考虑到能吸引幼儿的兴趣,我决定让他们亲自动手试一试,比较哪种“胶”能够粘住吸管和塑料片,以此获得直接经验,让幼儿的问题成为探究活动的起点把个别幼儿的问题变为大家讨论的问题三个幼儿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我把他们的问题带到了集体中,我给大家提了两个问题:你认为用什么材料可以把吸管粘在塑料片上(多选)?你认为哪一种材料粘得最牢?讨论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固体胶、双面胶、热胶枪、透明胶可以粘贴塑料片,而且大家对热胶枪的黏性和牢固度比较认可讨论中孩子们提出了透明胶和热胶枪虽然孩子们并没有使用过热胶枪,但是他们曾经看到老师在教室里使用过,而且是粘体积较大的物品,所以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热胶枪是最厉害的,并为此开展了实验经过实验,孩子们反映:固体胶:“一点也不牢”“马上就掉了”“干了就粘不住了”“粘住了,但拿起货物牌就掉下来了”双面胶:“能粘住一点”“把货物牌拿起来就坏了”“轻轻一碰就会掉的”透明胶:“全包住了”“很牢”热胶枪:“很牢”探究需要孩子们自己动手,体验过程、操作工具、观察材料变化、表述结论等。

      这些环节都是教师不可替代的,探究的过程就是幼儿亲历寻找答案的过程过程中幼儿分成了四组,按自己的观点选择认为粘得最牢的工具进行尝试这让幼儿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强化正确的观点,继而形成新的经验三、我的反思1.鼓励幼儿交流和讨论我想利用每个问题让幼儿进行思考,并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亲自“找答案”,得出问题的结论为此,我把个别幼儿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讨论,这样做有三个好处:第一,幼儿有机会确认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讨论开始后,幼儿就会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思考这个问题,直至有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可能是个理由充分的观点,也可能是个假设或猜想重要的是,讨论让每个幼儿有机会思考和梳理有关“粘贴”的问题第二,幼儿有机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扩展自己的思考当幼儿有了自己的观点后,别人的想法就是对自己观点的支持、补充或反驳这样的碰撞能让幼儿审视自己的观点,并且扩展思考比如,一个没有使用双面胶经验的幼儿,听到别人说起双面胶时可能会有兴趣了解双面胶是如何使用的第三,对于教师来说,幼儿的讨论能够让教师知道他们对哪些粘贴工具有了解,这些了解是直接的、正确的认识还是间接的经验,或者是有错误的。

      这样能让教师了解多数幼儿关于“粘贴”的经验水平,帮助教师设计“如何支持他们寻找答案”2.让幼儿亲自验证结论集体讨论产生了四种不同的结论,如果活动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幼儿对“如何把吸管粘牢”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讨论层面幼儿脑袋里仍然有疑问:“双面胶能粘住吗?热胶枪是最有效的吗?固体胶会粘不住吗……”或者,有的幼儿会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对的:“固体胶一定能粘住!”——事实才是解答疑问以及打破固执想法的唯一办法,不断追求真理和事实也是科学探究的第一精神我想传递这种精神,所以在得出有争议的结论后,我让幼儿尝试做小实验,并和他们共同商量和确定实验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幼儿寻找答案的主动性,让幼儿自己设想怎么来验证结论,我则在幼儿的基础上进行补充,以让每个幼儿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3.探究重在“跟”着幼儿探究活动可以不是教师刻意设计的,它可以是在幼儿游戏、讨论、做事中自然发生的并且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幼儿亲身体验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是属于幼儿自己的——从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开始,让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类似于头脑风暴似的讨论,幼儿亲自动手、亲眼观察,围绕问题展开行动。

      要形成这样的探究,教师必须“蹲下来”倾听幼儿的声音、观察幼儿的行动教师了解了幼儿的想法,才能想办法根据他们的需求准备材料及进行知识储备教师要做的是和幼儿一起寻求答案,而不是告诉或教授幼儿答案我们经常会说让幼儿成为探究的主人,但这不代表让幼儿任意地玩、随意地探究,教师要有步骤地引导幼儿探究,成为幼儿探究的支持力量当幼儿产生了想要探究的问题时,教师所要做的是“跟”着幼儿,将他们的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扬中市西来桥中心幼儿园)亚太教育2016年8期亚太教育的其它文章农村小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项目雪期阶段课训练计划理论研究从“独学”到“群学”,构建有效课堂当代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培养策略创新让生物走进生活论小学生管乐队的组建与训练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