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财务知识)国民经济统计学第章中间消耗与投入产出核算.doc
33页财务知识)国民经济统计学第章中间消耗和投入产出核算第三章中间消耗和投入产出核算学习目标1. 理解中间消耗和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2. 掌握直接消耗、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的计算方法;3. 了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4. 掌握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分析方法投入产出核算是国民经济生产总量核算的延伸和发展,它侧重于中间产品的核算,能提供更为丰富、详细的信息,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实物流量核算的壹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本章主要阐述中间消耗和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直接消耗、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原理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分析第壹节中间消耗和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原理壹、中间消耗和投入产出的含义中间消耗反映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于我国以前沿用的物质生产的MPS体系中,只计算物质生产,中间消耗只限于物质消耗但当下所采用的SNA体系,不仅包括物质生产仍包括了服务生产,从而中间消耗也得到了拓展,既包括了物质消耗,又包括了生产中的各种劳务消耗所谓中间消耗由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构成,其中不包括固定资产这些货物和服务于生产过程中不是被完全用掉了就是被改变了形式有些物质投入于生产过程中其物质形式被改变且形成产出之后又会重新出当下新的生产过程中,如:铁矿石于生产中被炼成钢铁之后,又会进入新的生产过程,比如汽车制造。
投入分初始投入,即增加值投入,和中间投入,即中间消耗因此,投入具体指生产中投入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劳务,以及固定资产产出指的是生产活动中所生产的产品——货物和服务投入产出核算就是应用投入产出方法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来分析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经济和技术关系的宏观数量方法它是美国经济学家W.列昂惕夫于1931年开始提出的,1936年,他撰写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壹文,由此创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且因此获得了1973年的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整个投入产出核算包括投入产出调查、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和投入产出的分析应用其中,投入产出调查是基础,它是编制投入产出表的重要资料来源;编制科学的投入产出表是关键,它决定了能否正确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的内于经济技术联系;建立投入产出模型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数理工具,通过投入产出分析能够为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于微观上的投入产出分析也能够为企业的管理和预算提供重要依据部门分类是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首先要遇到的问题以前经济体制中的各种部门均是以企业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的,部门是企业的组合。
但因为企业壹般不止从事单壹的生产活动,生产的产品不是单壹的,既生产能归属到此部门的产品,又生产能归属到另壹个部门的产品,显然这样的分类不能够分析出社会生产中各类产品和生产的消耗比例结构和技术关系投入产出核算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部门之间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要求分类能够满足分析过程中的消耗结构和技术分析的需要因此,壹般不按行政管辖系统或以企业为单位来进行分类,而是按产品经济用途或产品消耗结构进行产品部门分类,或以产业性质为基础,进行产业部门分类二、投入产出表和数学模型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数学模型是投入产出分析的工具投入产出表是直观地反映社会生产中各部门之间的经济和技术关系的壹种统计表格广义的投入产出表包括产品投入产出表、产业投入产出表、供给和使用表,以及劳动投入产出表其中产品投入产出表和产业投入产出表是对称型投入产出表我们使用最广泛的是产品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模型是投入产出表的数学表示形式,是应用线形模型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的工具壹)投入产出表的基本表式结构投入产出表是由纵横俩条粗实线为界分成四大块,每块称为壹个象限(见表4-1)左上是第壹象限,又称中间产品象限,是投入产出表最基本的核心部分,它反映各部门之间的产品周转情况和经济技术联系。
横栏是产品提供部门组合,纵栏是产品消耗部门组合,横栏和纵栏的产品部门以及部门排列顺序相同,是对称的棋盘式表格其中的数据有俩层含义,既反映各横栏中各产品提供部门生产的产品数量及产品的去向,又反映纵栏各部门的产品消耗情况及来自哪个部门比如其中表示生产钢的部门生产元的钢要消耗的电的数量,及每生产元的电有多少提供给了生产钢的部门第二象限是最终产品象限,于表的右上方,反映各部门产品供全社会最终使用的情况横栏是各生产部门,纵栏是包括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等最终使用情况因此,这部分既反映了最终产品的实物构成,又反映了最终产品中用于消费,固定资产形成,存货增加,出口的数量和结构描述了各社会部门之间的经济联系,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第三象限是增加值象限,于表的左下方,是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象限,横栏是最终产品的价值构成,纵栏反映的是各生产部门的最初投入(增加值)的组成部分,这壹象限除了反映折旧补偿外,主要的是反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关系第四象限是再分配象限,于表的右下方,是反映社会最终产品经过多次再分配之后形成的最终使用情况如劳动者取得收入之后多少用于消费,多少用于储蓄投资可是由于这部分内容复杂性,使得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比较困难,壹般于编制投入产出表时,对这部分留为空白,而由另外专门的分配帐户来反映。
表3-1投入产出表产出投入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出电煤钢…...其他小计最终消费总投资净出口小计居民政府固定资产存货增加中间投入电煤钢……其他小计最初投入固资折旧劳动报酬社会纯收入小计总产值(二)投入产出表的俩个恒等关系横向来见,由第壹象限和第二象限,反映社会生产各部门产品的实物使用情况和最终去向壹部分是提供给生产部门继续生产的中间产品,另壹部分是提供给社会最终使用因此,横向来见的经济意义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总产品纵向来见,由第壹象限和第三象限,反映生产要素的消耗情况,第壹象限是中间产品的消耗情况,第三象限是最初投入(增加值投入)因此纵向的经济意义是:中间消耗增加值总投入(三)投入产出表的数学模型投入产出模型是于部门分类的基础上编制的设国民经济有n个部门;由投入产出表的结构,设是第部门的总产出,是其最终产品;表示的是第部门于生产中消耗的第部门的产品数量;、、分别为第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劳动报酬和社会纯收入因此能够根据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和上述的俩个恒等模型建立俩大基本方程1. 由行恒等式建立行模型(实物模型):(3-1)对第部门有:(3-2)行模型仍可简写为:(3-3)所有部门综合有:(3-4)上述方程从反映了投入产出表横向各部门的总产出等于它们向所有部门提供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和,称为实物平衡方程(产出方程)。
2. 由纵向恒等式建立的列模型(价值模型)(3-5)对第部门有:(3-6)行模型仍可简写为:(3-7)对所有部门:(3-8)3.推论当时它的经济意义是任何壹个部门的总投入等于总产出因此又能够得全社会的总投入等于总产出的结论;把行模型和列模型进行比较又能够得出:(3-9)即全社会的总增加值等于最终产品的总价值可是具体某壹部门其最终产品的价值壹般和其增加值不相等通过上面对产品投入产出表以及其数学模型的叙述,说明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节消耗系数投入产出分析的另外壹个重要任务,就是确定各部门之间多次消耗的数量关系即建立部门之间的俩个重要的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壹、直接消耗、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于生产中各种产品除了直接消耗其他部门的中间产品以外,仍间接地消耗其他各部门的中间产品,间接消耗能够通过很多的环节构成,直接消耗系数和间接消耗系数合称完全消耗系数壹)直接消耗系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记为(i,j=1,2,…,n),它是指于生产运营过程中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单位总产出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将各产品(或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常用字母A表示。
直接消耗系数的计算方法为:用第j产品(或产业)部门的总投入去除该产品(或产业)部门生产运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量,用公式表示为:(3-10)计算出每壹种产品对其他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后,就能够构造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为:A=从定义和计算公式中能够见出,直接消耗系数的俩条重要性质:(1);(2)(壹)产品实物平衡方程把带入模型(4-3)得:(3-11)写成矩阵形式:(3-12)其中,这就是产品实物品平衡模型的重要变形,整理之后为:(3-13)其中为单位阵,而是壹个特殊的矩阵形式:此矩阵有明确的经济含义,从矩阵的列来见,说明了每种产品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若用“负号”表示投入,“正号”表示产出,则矩阵的每壹列含义说明,为生产壹单位的各种产品需要消耗(投入)其他产品包括自身产品的数量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则表示产品扣除自身消耗的净产出比重矩阵的行元素则没有什么经济含义根据直接消耗系数的性质,能够见出为壹非奇异矩阵故它是可逆的,因此(3-13)可变形为:(3-14)模型(3-14)建立了总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联系于已知总产品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模型(3-14)计算出壹定生产技术结构下,各种产品用于最终产品的数量。
同时于知道最终产品的情况下能够求出壹定技术条件下该产品的总产量二)、产品价值平衡方程将直接消耗系数带入模型(4-7)就能够得到:(3-15)于是得到价值平衡方程:(3-16)写成矩阵形式为:(3-17)令,则该矩阵方程可写为:(3-18)(3-19)由于矩阵可逆,于是(4-19)可改写为:(3-20)于是于增加值已知的情况下能够求出总产出二)完全消耗系数壹般来说,任何产品于生产过程中,除了各种直接消耗关系外(直接联系),仍有各种间接消耗关系(间接联系)完全消耗系数则是这种包括所有直接、间接联系的全面反映,是指增加某壹个部门单位总产出需要完全消耗各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完全消耗系数等于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它是全面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技术经济的全部联系和相互依赖关系的主要指标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各产品的生产中,几乎均存于这种间接消耗和完全消耗的关系,而充分理解各种间接消耗关系是充分理解宏观经济问题复杂性的有力工具下面通过壹个图形来介绍各种间接消耗第壹次间接消耗第二次间接消耗第三次间接消耗上图说明了汽车制造业对电力的第壹次、第二次、第三次的间接消耗能够知道,为第j种产品对第i种产品的第壹次间接消耗总量;为第j种产品对第i种产品的第二次间接消耗总量;为第j种产品对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