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式分析大纲.doc
4页《《曲式与曲式与作品分析作品分析》 》教学大教学大纲纲《曲式与作品分析》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音乐作品分析”——Form 即“曲式”在音乐中曲式意味着易于理解的形式,和其它艺术中的形式一样曲式的基本要素是:(1)重复, (2)变奏, (3)对比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作品分析”,使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分析”以及曲式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可以分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一、学习目的通过“音乐作品分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分析,判断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 对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一般特点,乐节,乐句,乐段,调性,以及变化音有一定的分析能力2. 掌握单二部曲式的构成,类型以及与单三部曲式的区别3. 掌握单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4. 掌握复三部曲式的构成和类型5. 基本掌握回旋曲式的构成与类型二、教学形式及学习时间:1.本课程采用课堂集体授课为主,个别为辅,课外小组互相学习,自习等形式本课程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每学期授课每周2节,自习4节三、教学内容及进度:本课程采用五线谱教学,同时必须听取大量的音响资料。
1.对于曲式结构的学习做进一步详细的分析2.对音乐作品中出现的动机,乐汇,乐节,乐句,乐段作详细的讲解3.讲解单主题的单二部曲式,对比主题单二部曲式,再现部,以及应用4.讲解单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中部,连接部以及再现部5.讲解复三部曲式的第一部分,中部,插部,以及再现部6.讲解单主题的回旋曲式,对比主题的回旋曲式,以及应用与实例分析四、教学方法与原则:本课程本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有浅而深的教学原则,注重概念理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采用模仿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听取大量音响资料,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同时,又能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五、评价:1. 作业:每次授课都有课堂分析练习和课后分析练习;课堂分析练习当堂个别抽查并评分,当堂解答;课后作业下堂课收齐批改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2. 试:内容根据教学进度而定,采用笔试并采用一百分制,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七十六、要求,内容: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分析出较为简单的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以及回旋曲式;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音乐作品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用方法七、教材a) 主要教材: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b) 参考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吴祖强编著《曲式与作品分析》。
研究生学位课教学大纲研究生学位课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编号:14020163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曲式学研究与探讨 学时:学时:56 学分:学分:3 开课学期:开课学期:1 开课单位:开课单位:艺术学院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翟继峰 教师代码:教师代码:601418 教师职称:教师职称:教授 教师梯队:教师梯队:金士友 1 1、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课程目的、任务及对象曲式学是作曲技术理论中的一门支柱学科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当今已出版的曲式与 作品分析的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使学生从各不同角度认识、了解曲式学中的各种结构及结 构原则的概念,从而达到驾驭各种不同版本的曲式学教材的能力本课程着重以各种曲式 结构为纵横思维,对各不同版本教材对该曲式结构的阐述进行横向的比较,集中观察各教 材体系之中的优势所在,对各教材内达到共识的重复理论不做过多的强调 2、授课的具体内容、授课的具体内容 第一章 总论 § 1-1 曲式学研究与探讨的任务 § 1-2 国内曲式学现存的各不同体系教材的介绍 §1-3 进行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 §1-4 各不同体系教材的结构原则之对比研究 第二章 一段式(乐段)——单一部曲式的对比研究 §2-1 一段式——单一部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2-2 乐段内部结构的不同划分方式的对比 §2-3 乐段的不同分类方式的对比 §2-4 对复乐段的不同阐述 第三章 二段式——单二部曲式的对比研究 §3-1 二段式——单二部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3-2 二段式——单二部曲式的不同分类方式的对比 第四章 三段式——单三部曲式的对比研究§4-1 三段式——单三部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4-2 三段式——单三部曲式的分类方式对比 §4-3 三段式——单三部曲式中存在的特例问题的不同定位的对比 第五章 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对比研究 §5-1 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5-2 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分类方式的对比 §5-3 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中存在的特例问题的不同定位的对比 第六章 回旋曲式的对比研究 §6-1 对回旋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6-2 对回旋曲式的各种不同分类方式的对比 第七章 变奏曲式的对比研究 §7-1 对回旋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7-2 对变奏曲式的各种不同分类方式的对比 §7-3 对双主题变奏曲的各种不同阐述的对比 第八章 奏鸣曲式的对比研究 §8-1 对奏鸣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8-2 对奏鸣曲式的各种不同分类方式的对比 §8-3 对各体系定义为特殊奏鸣曲式结构的对比 第九章 回旋奏鸣曲式 §9-1 对回旋奏鸣曲式的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9-2 对回旋奏鸣曲式的各种不同分类方式的对比 第十章 套曲曲式的对比研究 §10-1 对套曲曲式各种不同定义方式的对比 §10-2 对古组曲的各种不同阐述的对比 §10-3 对新型组曲的各种不同阐述的对比 §10-4 对奏鸣、交响套曲和器乐套曲不同组织形式阐述的对比 §10-5 对声乐套曲各方面阐述的综合对比 3 3、实践性环节、实践性环节 可适当运用所掌握的各种音乐发展手段、曲式原则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实践。
4 4、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本课学习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达到对国内各种不同版本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达到 了解理解各体系的教材对相同或相近的概念的不同阐述掌握对乐曲曲式结构进行分析 的方法 5 5、预备知识、预备知识 和声学、曲式学基础原理以及对作品进行分析的一般方法 6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李吉提著 《曲式与作品分析》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吴祖强著 《曲式与作品分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杨儒怀著 《音乐分析与创作》 (上、下)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李 虻著 《音乐作品曲式分析》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为杰、陈丹布著《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人民音乐出版社 高佳佳、赵冬梅著《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钱仁康、钱亦平著《音乐作品分析教程》 上海音乐出版社 7 7、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教学方式及考试方式: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布置研究报告任务,以答辩方式进行考核,并将研究报告及答辩 结论一同作为学科研究成果上交研究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