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质毕业设计正文1.pdf

29页
  • 卖家[上传人]:aa****6
  • 文档编号:38277978
  • 上传时间:2018-04-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49.86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1第第 一一 章章概概况况第一节第一节位置交通位置交通牛马司矿区位于湖南省中部,隶属邵阳市所管辖的邵东县境内,为国营股份制原煤生产企业,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 °38′~111° 42′ ,北纬 27°14 ′~27° 18 ′东距邵东县城约 7 公里,西距邵阳市 22 公里矿区内有洛湛铁路从中部通过,设有牛马司火车站,距矿部 3.5 公里牛马司实业有限公司有专用铁路与其相接,另有潭宝(320 国道)、衡宝(1814 省道)公路及上瑞高速公路通过矿区, 向西可达邵阳、 向南至衡阳、 向东至株洲、 长沙,向北可达涟源、新化、怀化等地,交通十分便利详见插图(1-1)图 1-1牛马司矿区交通位置图牛马司矿区地形为一宽缓盆地,四周较高、最高标高为北部牯牛岭+308.5米,一般为 255 米至 280 米中部较低,一般只有 240 米左右,总的地势为北高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2南低的低山丘陵地形第二节第二节自然地理自然地理矿区本处于温带、气候温和,雨水较多,最高气温39℃,最低-6.2℃年降雨量为 110-1600mm,一般为 1300mm。

      水系发育沟溪甚多,主要河流有邵水从矿区南部流过,到邵阳流入资江西洋江从西北流向东南横切矿区,在双江口注入邵水桐木江为间歇性的小溪由西北转向东南穿过矿区汇于邵水地面山塘、水库较多,但贮水量较少,对开采并无大的影响本矿区位于地震强烈带但无强烈地震发生,2006 年 11 月份曾发生一次3.6级地震,人体有明显感觉但对地面建筑、井下设施均无影响及破坏第三节第三节 矿井及小窑开发矿井及小窑开发铁箕山矿区位于矿区中部西翼, 走向长 4 千米; 倾斜宽 0.4 公里; 面积 1.6平方公里矿井基建始于 67 年 11 月,71 年 8 月简易投产,一对斜井开拓方式,其设计能力为 15 万吨/年, 因煤层倾角大,采煤方法未彻底解决,单产低,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80 年核定为 12 万吨铁箕山矿划分为东西两翼,其中西翼四个水平,东翼五个水平第一水平在-50 以上,东西两翼的煤均由主斜井提升,东西两翼均由暗斜井提升1)西翼:-50 以上为第一水平、第二水平(-50~-200)、-322 第三水平(-200~-300)、442 第四水平(-300~-400 水平);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3(2)东翼:-50 以上为第一水平面、第二水平(-50~-200)、312 第三水平(-50~-300);422 第四水平(-300~-500),522 第五水平:在-500 以下。

      铁箕山矿共有 7 层煤,主采2煤、1煤局部可采,其余均不可采小窑开采历史悠久、除矿区西翼红层覆盖部分外,其余均有分布第四节第四节以往地质工作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如下表 1-1:表 1-1牛马司矿区地质工作一览表序号工作时间(年)性质报告名称及论文主要工作量备注11933踏勘踏勘估算储量 800 万吨21942踏勘二万分之一地形地质图31953踏勘邵阳牛马司地质概述一万五千分之一地形地质图41954踏勘复勘牛马司报告少量的山地工程,手摇钻 3 个51955普查邵阳牛马司地质报告万分之一地形地质图6牛马司煤田万分之一地形地质图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41956普查普查及初勘报告71955-1957普查邵东牛马司煤田综合地质报告五千分之一地形地质图机械钻孔 49 个, 进尺16317.33 米,手摇钻 5 个CK23 CK32 CK33CK34 为水文孔81961初勘初勘总结底稿机械钻孔 7 个,进尺1880.38 米铁箕山一带2301 1511 抽水试验91962-1963详查牛马司矿区地质勘探最终报告修测地形地质图28.1公里/米2槽探 1363 米3,浅钻 20 个,机械钻孔 37个 9941.23101968精查牛马司矿区铁箕山井田精查地质报告111964-1973补勘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5第第 二二 章章井田地质井田地质第一节第一节地层地层矿井所采煤层属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井田内地层从上而下为第四系残坡冲击层下为第三系红色岩层,三迭系大冶群灰岩。

      二迭系上统大隆组硅质灰岩,及龙潭组上段 P2L2砂质泥岩,由新至老简述如下:1、第四系(Q)为黄色-棕黄色砂质粘土,粘土局部为流砂及卵石,厚约为 0~19.90m,平均厚为 6.33m,不整合于下第三迭、二迭系之上2、下第三系(E)主要分布于向斜西北翼,东南翼只有零星小块,以砾岩、砂岩砂质泥岩及泥灰岩为主,呈紫红色,故称“红层”,厚度变化较大,向西逐步增厚,最厚地段已出含煤地层,厚 146.17~561.43m,平均厚度为 316.12m超露于二迭系、三迭系地层之上3.三迭系(T)只保留了下三迭统大冶群(T1dy)灰岩,分布于向斜中部,构成低丘,整合于大隆组之上,全层厚 97~624m,平均 364.04m4.二迭系(P)⑴二迭下统(P1)a、栖霞组(P1q)分布于矿区四周、构成低山,依岩性分上下两层下部为灰~深灰色硅质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6灰岩, 含透镜状燧石及丰富的蜓科和腕足类化石;上部为黑色硅质泥岩夹透镜状灰岩,产腕足类化石,全层厚约 60 米b、当冲组(P1d)黑色硅质灰岩夹硅质泥岩,含铁锰质风化后呈棕色,全厚约 75 米⑵二迭系上统(P2)a、龙潭组(P2L)①下段(P2L1)由黑色砂质泥岩、泥岩及薄层状砂岩组成,含菱铁矿结核。

      厚 100~185m,平均厚 165m②上段(P2L2)以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煤七层、自上而下为Ⅰ、Ⅱ、Ⅲ、Ⅳ、Ⅴ、Ⅵ、Ⅶ、煤层,煤层总厚度为 0.53~13.67m,平均 3.18m本段含煤系数为 2.39%,产双壳类、腕足类、大羽羊齿化石全层厚 40~235m、平均 134.6mb、大隆组(P2d)以致密坚硬中厚层状硅质灰岩为主,岩性和厚度较稳定、规律性明显向斜西翼较厚、东翼较薄;全层厚 17~ 223m,平均厚度 79.4m第二节第二节含煤地层含煤地层二迭系上统龙潭组是本区的含煤地层,依含煤性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不含煤俗称“不含煤段”,上段含煤俗称“含煤段”上段由中细粒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含煤 7 层2 煤层为可采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7层,全矿区稳定,1 煤层局部可采,自下而上其岩性分别为:(1)中粒砂岩:灰白色厚层状,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云母、海绿石暗色矿物次之,泥质胶结,具斜层理,波痕明显,厚 30~~50 米,平均 40 米2)7 煤层:层位极不稳定,厚度极薄,不可采,厚 0~~0.20 米,平均厚0.07 米。

      3)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厚 0.24~~7 米,平均 3.72 米4)中粒砂岩:灰白色中厚至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钙质胶结,微波状层理或断续波状层理,厚 0~~7.90 米,平均 3.30 米5)6 煤层:不发育,层位尚较稳定,厚 0~~0.40 米,平均 0.19 米(6)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距 6 煤 0.40~~1 米处有一层淡黄色粘土岩,全矿区稳定,为良好的标志层,近煤层处产化石大羽羊齿,厚 0.72~~6.55米,平均 3.91 米7)细砂岩:灰~~灰黑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泥质胶结,水平层理,厚 0.52~~2.90 米,平均 1.88 米8)中粒砂岩:灰白~~褐灰色,以长石,石英为主,钙质胶结,近煤层处有时为砂质泥岩,产羊齿化石东方栉羊齿,具斜层理,厚 0.39~~6.66 米,平均3.66 米9)5 煤层:层位和厚度尚较稳定,不可采,厚 0~~0.42 米,平均 0.2510)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含菱铁矿结核,水平层理,产大羽羊齿、带羊齿、苛达树,厚 1.90~~11.90 米,平均 6.18 米11)细砂岩: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及云母次之,水平层理,厚 0.50~~14.10 米,平均 3.25 米。

      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8(12)中粒砂岩:灰~~浅灰色薄层状,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水平层理,产完整的植物化石,大羽羊齿,厚 0.83~~9.40 米,平均 4.2 米(13)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产带羊齿,厚 0~~7.8 米,平均 0.60 米14)4 煤层:不发育,层位尚较稳定,厚 0~~0.50 米,平均 0.22 米15)砂质泥岩:黑色薄层状,夹菱铁矿结核,水平层理发育,厚 0.35~~17.07 米,平均 5.63 米16)中细粒砂岩:灰白色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暗色矿物次之,泥质胶结,微波~~水平层理,厚 0.54~~9.69 米,平均 4.84 米17)3 煤层:不发育,厚 0~~0.26 米,平均 0.13 米18)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发育,近 3 煤层处产双壳类化石裂齿蛤、肌束蛤、变带蛤,厚 0.90~~9.46 米,平均 5.14 米19)中细粒砂岩: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钙质胶结,分选较好,微波~~水平层理,厚 1.00~~9.33 米,平均 4.71 米20)砂质泥岩:灰黑色薄层状,含植物根部化石,有时产完整羊齿化石、鳞木,厚 0~~2.56 米,平均 1.04 米。

      21)2 煤层:全区发育,层位稳定,变化较少,结构简单,是矿区的主采煤层,厚 0.24~~11.40 米,平均 1.94 米22)砂质泥岩:灰黑色中厚层状,由下往上含砂量增加,有菱铁矿结核,含丰富的植物化石、东方栉羊齿、大羽羊齿、苛达树、剑形瓣轮叶,厚 0~~13.42米,平均厚 3.56 米23)细砂岩:不稳定,灰~~灰白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黄铁矿斑晶,产植物化石碎片,厚 0~~6.44 米,平均 3.32 米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9(24)中粒砂岩:灰白~~浅灰色中厚层状,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层间夹砂质泥岩,底部有植物化石碎片,断续波状层理,厚 0~~25.67 米,平均厚 13.99米25)1 煤层:层位尚稳定,厚度变化极大,仅在水井头、麻元村、铁箕山井北端小块可采,厚 0~~1.03 米,平均厚 0.4 米26)泥岩:全区稳定,黑色团块状,上部含黄铁矿晶粒,中下部夹菱铁矿结核或薄层,底部为鳞片状泥岩,近煤处有 0.01~0.02 米厚的黄铁矿条带,产丰富的双壳类化石,厚 2.06~38.20 米,平均厚 13.4 米左右第三节第三节井田地质构造井田地质构造3 3..1 1 区域构造区域构造牛马司矿区位于东西向的白马山~龙山隆起的南侧, 祁阳弧构造带的北翼, 置于一系列北东~南西方向排列的褶皱群中, 其西北有短陂桥向斜、范家山背斜、轴向为 N25°~50°E 的“S”型展布。

      东南为罗鼓岭背斜,呈 N30°~50°E”S”型分布, 再往东为宋家塘向斜,轴向 N35°~40°E (见右图)3 3..2 2 区域构造特征:区域构造特征:褶皱群的向背斜轴向均为 NE~SW 方向 ,一般情况是向斜西北翼较陡,有时直立或倒转,构造 复杂,东南翼较缓,背斜与之相反3 3..3 3 区域构造形态区域构造形态湘潭大学毕业设计《铁箕山 422 采区地质说明书》10矿区为一不对称的向斜构造,平面展布为一不规则的菱形状,向斜中段底部多呈复式向斜,其主轴呈马鞍形起伏,其方向为 N25°~45°E,东北部为 N75°E,由南向北呈“S”型展布,向斜轴面北东段倾向北西,南西段倾向南东,中部近似直立, 东南翼倾向较缓, 倾角 20°~40°, 其西南段在-50 水平以下以 85°倾角倒转,西北翼较陡倾角 50°~87,°东北段为 60°~70°局部直立或倒转第四节第四节岩浆活动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