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诗词鉴赏.doc
16页辛弃疾诗词鉴赏篇一:辛弃疾诗歌鉴赏词中之龙——辛弃疾【词作品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赏析】这首词为公元1176年(宋孝宗淳熙三年)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途经造口时所作词人先从眺望和联想中,引起对往事的回想和对故土的思念又以“青山”两句,喻主和派为遮掩恢复之志的“青山”,但它挡不住北伐的呼声到最后,还是乐不思蜀的鹧鸪占了上风,此鹧鸪是影射最高统冶者因此,最后词人还是陷在哀愁中全词由江水起兴,鹧鸪点睛,概括了人民抗敌决心不可阻挡但统治者却大违人心的历史事实《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赏析】这首词写于作者弹劾解官归居时词风清丽,描写了早春乡村景象。
从愉快的景象说起,转到悲苦的心境,这样互相衬托,但是悲苦不等于失望,“春在溪头荠菜花”句可以见出辛弃疾对南宋偏安局面还寄托很大的希望作者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赏析】这首词是词人刚从北方投奔到南宋,在南宋的都城临安所著,当时祖国的半壁江山都在侵略者的铁蹄的蹂躏之下,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赏析】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的作品全词饱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即景抒情,借古讽今;风格明快,气魄阔大,情调乐观昂扬。
补充】其他豪放派及婉约派代表词人的典型作品1豪放派: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怒发(髪)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陆游《夜游宫》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谢池春》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婉约派: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後,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3篇二: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1]辛弃疾著名词作鉴赏八篇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一、•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鉴赏:作者写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这首词即是其中之一刘熙载说,“词要清新”,“澹语要有味”(《艺概?词曲概》)作者的此作正具有“澹语清新”、诗情画意的特点它表现在描写手法、结构和构思三个方面在描写手法上,这首小令,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协、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这就是无奇之中的奇妙之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的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的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的代称下阕四句,采用白描手法,直书其事,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谓顽皮,是爱称,并无贬意。
卧”字的用得极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所谓一字千金,即是说使用一字,恰到好处,就能给全句或全词增辉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在艺术结构上,全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从词的意境来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四句,连用了三个“溪”字,使得画面的布局紧凑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词结构上起着关键作用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这样的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协和、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的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二、•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鉴赏: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然而究其实际,上阕除了渲染一片热闹的盛况外,并无什么独特之处作者把火树写成与固定的灯彩,把“星雨”写成流动的烟火若说好,就好在想象: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一一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然后写车马、鼓乐、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一一“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载歌载舞、鱼龙漫衍的“社火”百戏,极为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其间的“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只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上阕,专门写人作者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装的游女们,行走过程中不停地说笑,在她们走后,只有衣香还在暗中飘散。
这些丽者,都非作者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一一却总是踪影难觅,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边,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竟有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阕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阕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且,倘若无此人,那一切又有什么意义与趣味呢!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画蛇既成,还须添足:学文者莫忘留意,上阕临末,已出“一夜”二字,这是何故?盖早已为寻他千百度说明了多少时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阕而出“灯火阑珊”,方才前后呼应,笔墨之细,文心之苦,至矣尽矣可叹世之评者动辄谓稼轩“豪放”,“豪放”,好象将他看作一个粗人壮士之流,岂不是贻误学人吗?王静安《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此词的境界为第三即。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