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10712614
  • 上传时间:2021-11-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7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刘荟琦摘要:为了探讨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对327名成都某民办高校学生施测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SOC-13)、 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 中的同伴依恋分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发现:(1) 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均显著高于男生;(2) 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负向预测后者; (3) 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可通过调节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致感和同伴依恋水平对其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关键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致感;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中介效应1、引言“心理一致感”是美籍心理学家AaronAntonovsky提出的健康模型里的一个核心概念,具体指个体对生活的总体感受和认知,是个体内部稳定的心理倾向它综合体现了个体对内外环境的应激、应对压力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感知,表达了个体拥有的一种普遍、持久、动态的信心感。

      作为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的特殊群体,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一致感的特点及其与同伴依恋、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如何?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内部保护性因素心理一致感及同伴依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研究证据2、方法2.1被试选取成都一所民办高校其中男生153名,女生174名被试的年龄介于17岁至23歲之间,平均年龄为19. 11士1.01岁剔除漏答错答问卷后,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87份2.2研究工具心理一致感量表简版、父母、同伴依恋问卷修订版、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2.3研究过程施测前对施测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测试时间、指导语等注意事项施测时严格按照既定的施测程序以班为单位集体进行问卷统一发放,统一收回,施测时间约为40分钟2.4数据分析将原始数据汇总,通过TXT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 18. 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3、结果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心理健康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学生同伴依恋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624,p4、讨论民办高校学生的同伴依恋、心理一致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女生的同伴依恋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的多数研究结果一致。

      这可能因为学生在与同伴进行互动交流时,受到传统社会文化对男女生的刻板印象以及个体自身的性别角色认同的影响与男生相比,女生需要更多的安全感,其认同感更多源于亲密关系她们会接受来自同伴较多的关怀和接纳,表现出更高的同伴依恋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显著高于男生我们认为,心理一致感受到个体年龄、成熟度以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发育早,思想成熟,因此能够妥善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事件,对事物的可控制感较强同时,女生拥有更多的同伴依恋等社会支持资源,积极的社会支持可以提供物质或精神上的帮助,增加归属感和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女生的心理一致感水平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以往的部分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发现,同伴依恋、同伴信任与心理一致感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同伴依恋、同伴沟通、同伴信任显著负相关,与同伴疏远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得分与心理一致感显著负相关据BowIby的依恋理论,个体在早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 intemaI working models)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如同伴)的不断出现,而不断的修整和完善,同伴的社会化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

      由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其三个维度均与心理健康得分呈显著相关,是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正向预测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离对其存在显著负向预测作用5教育建议民办高校学生心理一致感、同伴依恋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其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首先,为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应重点关注学生自身的积极品质从心理一致感角度出发,通过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可理解感、可控制感和意义感,强其心理一致感水平,使其成为维护心理健康的内部保护因子和远离心理问题免疫因子已有研究发现,部分民办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能够在学校较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从同伴依恋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民办高校学生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培养对同伴的信任和沟通,产生勇敢的交往行为,使其注重发展家庭以外的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依恋,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6结论(1)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致感、同伴依恋性别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2)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致感、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同伴信任、心理一致感显著地正向预测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伴疏远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前者显著地负向预测后者3)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一致感在同伴依恋和心理健康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