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枣庄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doc
12页山东省枣庄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19题;共40分)1. (2分)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物品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 纯棉床单 B . 塑料袋 C . 涤纶衣服 D . 橡胶轮胎 2. (2分) (2018·濮阳模拟)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过程1是化学变化,过程2是物理变化 B . 甲是混合物,乙和丙都是纯净物 C . 上述变化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 引起过程2的原因可能是温度降低 3. (2分) (2018九上·阿荣旗月考) 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一氧化碳 B . 一氧化氮 C . 二氧化硫 D . 二氧化碳 4. (2分)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蒸馏水 液氧 B . 冰水混合物 过氧化氢溶液 C . 水银 澄清石灰水 D . 干冰 铁水 5. (2分) (2019九上·新野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 . 电解水实验时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1 D . 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6. (2分) 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 )A . Ba(NO3)2、NaOH、H2SO4、K2CO3 B . H2SO4、K2CO3、Ba(NO3)2、NaOH C . NaOH、Ba(NO3)2、H2SO4、K2CO3 D . H2SO4、Ba(NO3)2、NaOH、K2CO3 7. (2分) (2015九上·黔南期末) 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称量氯化钠固体 D . 加热固体 8. (2分) (2017九上·文安期末) 人民币一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 C . 获得结论 D . 反思 9. (2分) 关于“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说法有:①质量减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作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①和③ B . ②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②③和⑤ 10. (2分) (2017·北京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检查气密性 D . 取用固体粉末 11. (2分) (2016九上·北京月考)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B . 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C . 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D .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12. (2分) 下列反应能用如图装置进行,且能起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是( ) A .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 . 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 . 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 .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13. (2分)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 倾倒液体 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 稀释浓硫酸 D . 取用固体 14. (2分) (2017·云南模拟)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A . 蒸馏水和食盐水﹣﹣肥皂水 B .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酚酞试液 C .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 . 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15. (3分) (2019九上·天津月考) 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等于气体分子个数之比。
现有20mLO2、CO、CO2的 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状态,体积减少2mL,再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又减少10mL,最后剩余一种无色气体原混合气体中O2、CO、CO2的体积比可能是( ) A . 1:6:3 B . 3:5:2 C . 3:1:6 D . 5:2:3 16. (2分) 下列测量的数据合理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5.04g食盐 B . 用烧杯量取24.1mL稀盐酸 C . 用100mL量筒量取9mL蒸馏水 D . 用10mL量筒量取硫酸铜溶液6.1mL 17. (2分) (2018九下·东莞开学考)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后,恢复到常温,在密闭容器中只有气态纯净物,这组物质是( ) A . 100g碳酸钙 B . 21.7g氧化汞 C . 质量比为1:8的氢气与氧气 D . 质量比为7:4的一氧化碳和氧气 18. (3分) 下列测量数据不合理的是( ) A . 用托盘天平称量5.04g食盐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10.2g蔗糖 C . 用量筒量取24.13mL5%的食盐水 D . 用量筒量取5.0ml水 19. (2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化学实验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同学。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探究CO2的性质 二、 选择填充题 (共1题;共2分)20. (2分) (2018九上·武侯月考) 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 B .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三、 填空题 (共6题;共43分)21. (2分) (2017九上·丰城期中) 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A.酒精能燃烧 B.轮胎能炸 C.饭菜会馊 D.________22. (6分)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1)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 ________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 ;(4)停止加热时,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 。
5)下课后,同学们仔细观察试管里倒出的粉末,发现红色的粉末中还有一些黑色的粉末混杂,有几位同学推测黑色粉末①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木炭粉末;②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氧化铜粉末;③可能是没有反应完的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推测①成立:________ (写出具体的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23. (18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 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氧原子________; ②亚铁离子________; ③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________;④铵根离子________;⑤人体缺乏________元素时,会导致骨质疏松⑥4个碳酸分子________2) 现有①石灰石 ②水 ③铜 ④武德合金 ⑤氮气 ⑥ 明矾 等物质,用合适的序号填空:①常用作溶剂的是________; ②用作导线的是________;③用作保险丝的是________; ④用作工业炼铁原料的是________;⑤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 ⑥常用的净水剂 ________3)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________; ②铝的自我保护: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反应类型);③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________;④固体和液体混合制氧气 ________; ⑤金属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救,因为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单质:________。
24. (5分) (2018九下·黄冈开学考) 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含Fe203)、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下:请回答:(1) 炼铁厂用于炼铁的主要设备是________; (2)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________,③________; (3) 在此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5. (7分)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 实验室收集氢气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________. (3) 装置E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 实验室常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与A装置相比,使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优点是________(填1条即可). (5)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鉴别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________. 26. (5分) (2017·邻水模拟) 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 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 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一种原因是________. (3) 若将红磷换成炭粉,并在集气瓶中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气体,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___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___. 四、 探究题 (共1题;共4分)27. (4分)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欲对从大豆中提取的油脂进行实验探究.他们从有关资料中查得,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己烷等有机溶剂,且有机溶剂大多数具有挥发性、易燃烧.有机溶剂可以把果实,如大豆、花生中的油脂提取出来.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他们用以下实验进行大豆油脂的提取.①用研钵把5g大豆研碎,放到试管中,加入10mL己烷,振荡后静置几分钟;②用过滤器过滤提取液;③把提取液放到烧杯中,用热水浴蒸发掉己烷;④观察得到的大豆油,把油移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10mL水,振荡静置后,豆油和水分层,豆油浮在水面上.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