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成果展览、画册简介.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3974649
  • 上传时间:2018-0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3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成果展览、画册简介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省政府直属的公益型科研事业单位全院现有在职职工 284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2048 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 72%下设 21 个专业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和 3 个农业试验站,分布在全省 9 个地市建有国家谷子改良中心长治分中心,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抗虫棉中试基地,国家谷子、玉米、马铃薯原原种繁殖基地,国家枣、葡萄、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圃、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农业部黄淮海大豆产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太原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实验站,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和中国农科院太原杂粮研究中心现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 27 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 个,省级重点学科点 4 个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优势学科、重点科研领域和创新团队建设,在旱地农作物育种、杂粮育种、果菜育种、棉花转基因育种、高梁杂种优势利用、农药残留检测以及果品贮藏保鲜等科研领域居于全国先进水平拥有 1 个国家级创新团队,5 个省级科技创新重点团队,1 个省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从建院到 2013 年,全院共鉴定科技成果 887 项,审定(认定、认可、登记)农作物新品种 1051 个( 其中通过国家审(鉴)定的农作物品种 120 个),获得地市级以上科技奖励成果 1324 项( 其中我院主持完成获得科技奖励的成果共 945 项,参加协作完成获得科技奖励的成果共 379 项) 。

      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228 件其中发明专利 110 件,实用新型专利 111 件,34 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近五年,全院共鉴定科研成果 132 项,达国际先进水平以上成果 78 项,占鉴定成- 2 -果总数的 59%;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108 项获奖成果总数占全省同期农业类获奖成果总数的 70.6 %,其中国家级奖励 5 项,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分别为11、 51、41 项,二等以上成果奖占 82.7 %审(认、鉴)定各种农作物新品种共339 个,其中 51 个通过国家品种审(认)定,288 个品种通过省级审(认)定,省级审(认)定品种占同期全省审(认)定品种总数的 65%取得授权专利 105 件,其中发明 54 项,新型实用专利 50 件发表学术论文 2192 篇,其中国家级论文 726 篇,出版专著 80 部这些成果为山西的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及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农作物新品种(一) 玉米新品种综述:重大成果:1、金 0-3 玉米自交系,玉米所董存吉,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性状鉴定,玉米所潘良骥,1986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晋单 27 号玉米(忻黄单 62 号),玉米所董存吉,1991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优质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晋单 42 号推广应用,种苗公司尚春树,2003 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应用一等奖;5、高淀粉高产玉米新品种强盛 31 号选育与应用,种苗公司尚春树,2005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6、高产适应性强玉米新品种强盛 1 号选育与应用,强盛种业有限公司尚春树,2010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3 -7、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长单 46 号及育种技术创新,谷子所李洪,2010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8、玉米新品种大丰 26 号选育与推广,大丰种业郭国亮,2011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目前生产上影响较大的品种:由大丰、强盛、丰禾、玉米所、作物所、谷子所、棉花所、小麦所、高粱所、高寒所、品资所、现代农业、隰县站等单位提供1、优良玉米杂交种-大丰 30,2012 年通过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审定和陕西省认定,春播生育期 126 天左右,夏播生育期 95 天左右,适宜在山西省玉米春播早熟区和中晚熟区、陕西省春播和夏播玉米区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等适合先玉 335 种植的区域种植。

      2、强盛 51 号,强盛种业有限公司尚春树;3、潞玉 13,谷子所郭国亮;4、忻黄单 85,玉米所;5、并单 390,作物所段运平;6、晋单 82 号,棉花所王安乐;7、晋单(糯)41 号,玉米所;8、迪甜 6 号,高粱研究所;(二) 小麦新品种综述:重大成果:1、小麦属间杂交新技术及新种质、新品种的创造,作物所孙善澄,1988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晋麦 33 号旱地冬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小麦所王维邦,1995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 -3、小偃麦亚远缘杂交育种方法及获得的 Ag 型抗性小麦品种(系),作物所孙善澄, 1999 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4、抗旱高产优质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 47 号选育与推广,棉花所董孟雄,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小麦抗旱优异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广泛利用,小麦所王娟玲,2002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6、晋麦 5 号,经作所杨志民, 1978 年山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7、我国北方冬小麦品种生态型及其系谱的研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余华盛,1982 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8、小偃麦的创新及其应用价值,作物所孙善澄,1986 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9、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群体改良杂交育种的新方法,山西省太谷核不育小麦科研协作组焦培桂,1991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晋麦 31 号(临汾 50744),小麦所潘伊正,1992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10、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 63 号,谷子所孙美荣,2001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11、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长 6878,谷子所孙美荣,2005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强筋小麦品种临优 145 选育及加工应用,小麦所张定一,2006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12、优质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晋太 170,作物所李生海,2007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5 -13、抗旱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运旱 21-30"选育与应用,棉花所李秀绒,2007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14、小麦种质创新的细胞遗传学机制及外源抗病新基因分子鉴定,作物所畅志坚,2012 年山西省自然科学类一等奖。

      目前生产上影响较大的品种:由小麦所、棉花所、作物所、谷子所、经作所、玉米所负责提供1、临汾 8050,小麦研究所;2、舜麦 1718,棉花所;3、太 10604,作物所唐朝晖;4、运旱 618,棉花所李秀绒;5、晋麦 92 号,小麦所张定一;6、长 6359,谷子所孙美荣;7、晋麦 79 号,小麦所卫云宗;8、运黑 28,棉花所;(三) 大豆新品种综述:重大成果:1、抗源遗传和高抗大豆孢囊线虫 1、3 、4 号小种新品系创制应用,品资所李莹,1998 年国家技术发明四等奖;2、大豆光敏雄性不育新种质的发现、鉴定和初步利用,品资所卫保国,1999 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应用一等奖;3、国审高产、高油大豆晋遗 30 号的选育及应用,作物所张海生,2009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6 -4、国审高产广适应大豆品种汾豆 56,经作所刘学义,2012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目前生产上影响较大的品种:由作物所、经作所、谷子所、品资所、小麦所、高寒所、玉米所提供晋豆 11 号大豆,作物所李廷泉,1995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二等奖高度抗旱大豆新品种晋豆 14 号的选育,经作所刘学义,1997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二等奖(四) 棉花新品种综述:重大成果:1、棉花细胞培养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技术,棉花所陈志贤,1988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棉花原生质体植株再生,棉花所陈志贤,1991 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晋棉 7 号( 4023),小麦所程竹生, 1982 年山西省科技成果一等奖;4、棉花抗病品种晋棉 12 号选育,棉花所刘惠民,1997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5、转基因抗虫棉育种技术创新及应用,棉花所刘惠民,2003 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应用一等奖;6、棉蚜外寄生性天敌—卵形异绒螨主要生物学、生态学及其持续利用,棉花所张慧杰,1998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理论一等奖目前生产上影响较大的品种:由棉花所、小麦所、作物所、经作所负责提供转基因抗虫棉晋棉 26 号选育与应用,棉花所焦改丽,2000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研究类二等奖- 7 -(五) 谷子新品种综述:重大成果:1、晋谷 1 号、 2 号(原名长农 1 号、10 号)谷子品种,晋东南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谷子组,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优质谷子晋谷 21 号的选育及其应用,经作所陈瑛,1996 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中国谷子品种资源目录》的整理与编写,山西省农业科学院,1980 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4、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晋谷 36 号选育及应用,作物所马建萍,2009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

      目前生产上影响较大的品种:由谷子所、作物所、经作所、高寒所、玉米所、高粱所、品资所负责提供1、长农 35 号,谷子所2、晋谷 54 号(富硒香)、晋谷 40 号,经作所(六) 高粱新品种综述:重大成果:1、晋杂 5 号、 4 号、1 号杂交高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牛天堂,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高粱恢复系晋粱 5 号和晋辐 1 号,高粱所牛天堂,1991 年国家发明三等奖;3、新型细胞质高粱雄性不育系 A2V4A 创制与利用,高粱所张希圣, 1998 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8 -4、高粱无融合生殖系的发现和创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牛天堂,1996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5、早熟酿酒专用高粱新品种晋杂 15 号、16 号,高粱所张福耀,2001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一等奖1、高粱杂交种晋杂 12 号,高粱所韦耀明,1997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二等奖2、酿造专用高粱晋杂 101 选育与推广,高粱所董良利,2008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二等奖3、晋杂 18 号,高粱所王呈祥4、晋草 3 号, 高粱所张福耀(七) 马铃薯新品种综述:目前生产上影响较大的品种:由高寒所、五寨站提供1、同薯 22 号、同薯 23 号,高寒所2、晋薯 12 号,五寨站。

      八) 甘薯新品种综述:1、晋甘薯 4 号选育及推广,棉花所武宗信,2003 年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应用研究类二等奖2、晋甘薯 3 号、晋甘薯 9 号,棉花所(九) 春小麦新品种综述:1、晋春9号,作物所2、高寒所、- 9 -(十) 大麦新品种(十一) 燕麦新品种综述:重大成果:六倍体皮、裸燕麦种间杂交及其在裸燕麦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高寒所李成雄,1992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品燕 1 号,品资所2、晋燕 14 号,高寒所(十二) 荞麦新品种综述:1、黑丰 1 号,品资所2、晋荞麦(苦)5 号,高粱所3、晋荞麦 2 号、晋荞(甜)3 号、晋荞麦(苦)4 号,作物所(十三) 糜黍新品种综述:1、雁黍 8 号,高寒所2、品糜 1 号,品资所(十四) 水稻新品种国审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水稻新品种晋稻 8 号,作物所王广元,2008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二等奖晋稻 12 号,作物所王广元(十五) 绿豆新品种综述:- 10 -1、晋绿豆 6 号,经作所2、晋绿豆 3 号、晋绿豆 7 号,作物所(十六) 红小豆新品种综述:晋小豆 3 号、特红 1 号、晋小豆 5 号(十七) 豌豆新品种综述:晋豌豆 4 号、汾豌豆 1 号、晋豌豆 5 号,高寒所(十八) 向日葵新品种综述:大粒复播食用葵新品种晋葵 7 号,经作所郑洪源,2007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类二等奖1、食用葵 H7101 和 H7108、2、食用葵-经葵 6 号3、油用葵 YK511,4、太食 762,作物所(十九) 胡麻新品种1、胡麻优良品种雁杂 10 号和晋亚 1 号、2 号、3 号,高寒所杨万荣,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2、晋亚 6 号胡麻,高寒所薄天岳,1996 年山西省科技进步应用一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