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红楼梦诗词赏析》素材.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Bod****ee
  • 文档编号:91843271
  • 上传时间:2019-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语文教材素材积累人教版《红楼梦》诗词赏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达到最高峰的标志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著作,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关注在清代,就有这样的评价:“开言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红楼梦》研究更是呈现出蔚为大观的盛况虽然各种红学派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阅读欣赏之法,大概是一致的中学生要比较全面地理解《红楼梦》,还是从赏析《红楼梦》诗词入手为最宜《红楼梦》诗词是《红楼梦》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绝大多数都是融合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的特别是第五回中的判词和曲子,它可以说是小说的总纲,决定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命运如果读不懂甚或略去不读,那就无法理解《红楼梦》这部倾尽作者心血的巨著,也品味不到阅读的乐趣,更谈不上欣赏小说的文学价值了以下选出几首诗词与中学生朋友们共享一、自题一绝(第一回)[原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译文]全书写的都是荒唐的话,字字饱含着辛酸的泪!人人都说作者情太痴,谁能理解荒唐中隐含的深味?[赏析]《红楼梦》一书假托是空空道人从石头上抄来,经曹雪芹修改而成,起名为《金陵十二钗》,并题了这首诗,这是小说中唯一一首以作者口吻写的诗书中故事缘起于一块有了灵性的顽石,这块顽石是女娲补天弃置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以后又有宝玉游太虚幻境、宝玉与凤姐中魔法、宝玉失玉疯傻等情节,因有这些离奇情节,故作者自称为“满纸荒唐言”。

      作者经历了人世的大起大落,由为人所羡的钟鸣鼎食之家被抄家而跌入“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境,真实的身份不敢暴露,复杂的内心世界不能流露,只得借曲笔来表达,其中包含着几多辛酸,这辛酸又有几人能理会!这部使曹雪芹“泪尽而逝”(脂砚斋评语)的著作问世二百多年了,又有几人能深谙其味?这一把辛酸泪,要到几时才能拭干?二、西江月?嘲贾宝玉(其一)(第三回)[原文]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译文]无缘无故寻来忧愁和悲伤,有时痴呆有时像发狂纵然生得一副好模样,腹内空空与草包很相像他失意浪荡不通人情世故,他怕读经书获取功名的文章他行为不端性情古怪,哪管世人的任意诽谤![赏析]贾宝玉是作者钟爱的人物,但这首诗初读时给人的感觉正像脂砚斋(曹雪芹的朋友所云“笔笔贬宝玉”实际上,作者是句句赞宝玉从封建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确是个被否定的角色:他身处繁华锦绣地、温柔富贵乡,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本该积极进取,为贾家支撑局面,而不该“寻愁觅恨”可他厌倦了这种没有自由的生活,厌倦了被人当作“凤凰”的内心孤独的生活所以从正统思想来评判,他是个受人诽谤的人物。

      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厌弃功名利禄,是个心地纯正的真正的人因此贬语其实是反话宝玉生得俊美,全家上下象捧凤凰一样地喜爱他,有一次竟然被人认作女孩儿,因此这里的“好皮囊”倒是真话但“腹内原来草莽”却不可当真,“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试出了宝玉的聪明才智,《芙蓉女儿诔》显露了宝玉的真才实学,再加上宝钗所说“每日家杂学旁收的”等等,种种事情,都否定了宝玉“草莽”这也正是作者的“痴”处,读者应稍加留意,拨开眼前迷雾,不可被作者表面语言迷惑了宝玉有才是肯定的,但作者为什么还说他“不通世务”、“怕读文章”呢?原来宝玉怕读的是仕途经济的文章,像《西厢记》那样的书他是非常喜爱的书中有一回写到宝玉极其为难地去见贾雨村(善于钻营的官僚代表),极其不情愿地去应酬贾政的清客相公之流诸如此类,可看出他“不通”的是“应酬俗务”宝玉身上还有一些讨人嫌的毛病,如整天在内帏厮混、替姑娘们遮掩丑事、喜欢吃姑娘们脸上的胭脂等等,种种表现,惹人闲话,样样行为,难合伦理,因此被人诽谤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三、正册判词之一(第五回)   [原文]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译文]可叹她空有乐羊子妻那样的贤德,可惜她空怀谢道韫那样的文才!这一个如白玉带却挂在枯树上,那一个似黄金簪却被积雪深埋。

         [赏析]这首诗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薛林二人,一个贵为富家千金,一个丧母寄人篱下;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天真率直两人性情迥然,作者把二人放在一首诗中并提,一方面因为她们在小说中地位相当,一方面也显示了二人共同的悲剧结局   “停机德”典出《列女传》乐羊子的故事:乐羊子离家求学,学业未成便回家,其妻停下织机,割断经线,以此规劝其不能中途弃学,应求取功名这句诗隐喻薛宝钗具有妇德,但可惜她没能像乐羊子妻那样影响丈夫宝玉咏絮才”典出《世说新语》:有一天下大雪,宰相谢安对雪吟诵道:“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侄女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此语深得谢安赏识后用“咏絮才”赞女子的文才此处比喻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她的命运是令人同情的玉带林中挂” 前三字倒过来读,谐音就是“林黛玉”玉带”本是富贵人家腰间的饰物,如今被弃置野外,悬于林中;“金簪”与“宝钗”同义,“雪”谐音“薛”贵重的头上的饰物竟然埋在寒冷的雪地里后二句暗示薛林二人有着相同的悲惨命运,两人都可叹堪怜四、正册判词之三(第五回)[原文]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译文]生来是精明强干志气高远,无奈生在末世命途多舛。

      清明时节江边亲人相送,从此后只能托梦把家园挂念[赏析]这首诗是写探春的贾府的三小姐探春,精明强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和凤姐都让她几分她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是庶出(小妾所生)但她不认赵姨娘,只认王夫人所以判词说她“才自精明志自高”她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颓势有所认识,但回天无力,一些诸如在大观园兴利除弊的小改革,实在是于事无补所以说她“生于末世运偏消”探春远嫁海外,,“清明”、“江边”点出远嫁时节和送别地点分别之后,难得与家人相见涕送”表现远别时亲人的悲痛之情探春远嫁这一情节,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一者暗示探春的不幸命运,二者暗示贾府败落的必然结局五、正册判词之八(第五回)[原文]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译文] 凡鸟从这末世飞来,人人知道爱慕她的过人之才 她此生也就是顺从发令被休弃,哭返金陵会更让人悲哀[赏析]这首诗是写王熙凤的首句的“凡鸟”合起来是一个繁体的“凤”字,点出王熙凤的名字王熙凤是贾府的当权者,她精明能干,心狠手辣,可以称得上是人中之凤,但她一手抓权,一手抓钱,表现出她的权欲和贪欲,所以究其实不过是一只“凡鸟”她在贾府深得贾母宠爱,是“我说了便算”的厉害角色。

      尽管她能干,有过人的治家本领,众人都爱慕她,但她生不逢时,再聪明也无法挽回贾府的败落之势一从二令三人木”,语意隐晦,大概是说王熙凤一开始顺从贾母,百般讨好奉承,取得了管家婆的权力;后来她掌了大权之后,在贾府发威,无人敢违;“人木”合起来是“休”字,按曹雪芹原意,王熙凤交通官府,获罪系狱,被贾琏休弃,哭着回到金陵娘家这种结局是极其悲哀的以上选取的几首诗是《红楼梦》中的重要部分,是解读《红楼梦》全书和理解书中重要人物的关键 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教育集团董事长在教师节的致辞(尊享版).doc “双减”背景下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趣味化教学策略探析.docx 超越表面趣味: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真实情境创设与高阶思维培育的优化路径.docx 高中语文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究——新课标背景下的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docx 新课标视域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反思与能力提升路径探析.docx 初中班主任在日常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研究.docx 初中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的实践路径探究.docx 基于真实学情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探索.docx 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docx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docx 10《苏武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9《屈原列传》(教案)-【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0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大单元教学】高二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训练答案.docx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和反思.docx 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docx 浅析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的现状及应用策略.docx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探索.docx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优化策略.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