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欣赏之武侠片.ppt
36页一、武侠片概论 (一)武侠片解析 在世界电影类型片范畴之内,武侠片是少有的由中国人原创、探索和发展起来的类型电影,是比较纯粹的中华民族样式的类型片1928年,《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成熟的武侠片 如何准确界定“武侠片”的概念?,武,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武”指武术动作和功夫招式,“侠”则包容比较大,但基本包含中国独有的侠客义士和侠义精神两个方面;,从具体含义将,“武”包括动作形式的设计、功夫招式的编排和对决双方的角色安排,“侠”包含“侠士”和“武士”两个方面.,“侠士”指既武功高强又正直善良的武林人物,“侠义”则是包含江湖义气、仁义礼让、惩奸除恶、劫富济贫等多重美德由此,“武”和“侠”是武侠片最重要的两大要素,“武侠片”即“有武有侠的电影”,是以中国武术功夫及打斗形式、侠士形象和侠义精神作为情节类型构成基础的电影分类: 台湾:分为以侠为主的侠义片和以武为主的武侠片 香港:从主体含义上讲,分为“以拳脚为主的功夫武侠片”和“以兵器为主的刀剑武侠片”两类;从动作形态上来讲,分为“注重真功夫和真实武打的写实性武侠片”和“依赖花样招式和电影制作技巧的神怪武侠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的《说剑片》、司马迁的《游侠列传》和《刺客列传》等源头;,五四以后的平江不肖生、王度庐等小说家的《江湖奇侠传》、《荒江女侠》、《关东大侠》等武侠小说,直接促使了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的诞生;,20世纪五六十年代,金庸、古龙、梁羽生等人的《射雕英雄传》、《流星·蝴蝶·剑》、《七剑下天山》等新派武侠小说兴起,以曲折神奇的故事情节和高强武功的侠客英雄为利器,更是主宰了其后将近半个世纪的港台武侠电影创作。
二)武侠片发展概况 1928年,《火烧红莲寺》 短期内《荒江女侠》等一批武侠片相继出现,《火烧红莲寺》更是连续拍摄了18集1949年底,著名导演胡鹏无意中挖掘了黄飞鸿题材,拍摄了《黄飞鸿之鞭风灭烛》,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黄飞鸿电影热” 100部20世纪60年代,注重浪漫传奇、手法新颖武侠小说,催生了1966年以张彻的《独臂刀》和胡金铨的《大醉侠》为标志的新派武侠片,开创了武侠片票房突破百万元港币的新记录1971年,罗维导演的《唐山大兄》的成功,标志着李小龙徒手搏击的“真功夫电影”的开端 此后他以《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影片塑造了多个维护民族尊严的英雄形象,一次次刷新港台地区票房记录1978年,袁和平导演、成龙主演的《醉拳》问世,以“功夫+喜剧”的方式掀起新一轮武侠热潮,不久,《少林寺》、《方世玉》等系列电影开始产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徐克监制和导演的《新龙门客栈》、《笑傲江湖》、《黄飞鸿》等电影主导起现代性武侠电影新潮流 2001年,徐克还推出了全三维电脑特技制作的武侠片《蜀山》,连同《风云雄霸天下》等影片开拓了游戏化武侠片类型近两年,《卧虎藏龙》、《英雄》、《天地英雄》的出现更是在全世界掀起了武侠热潮。
二、佳作赏析 (一)《卧虎藏龙》 剧情介绍:李慕白、俞秀莲、玉蛟龙、罗小虎、碧眼狐狸、青冥剑,获奖情况: 2001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作曲奖 2001年美国导演协会最佳导演奖 2001年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动作指导、最佳剪辑、最佳音效、最佳视觉效果奖 200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等8项大奖,赏析: 《卧虎藏龙》是一部充满东方文化风情与武侠浪漫情怀的电影,唯美的画面、生动的人物、空灵的音乐,都透出李安深埋于内心的武侠情结从“武”的角度来说,采用了 “虚实相间”式打斗法 “虚”,依靠钢丝悬吊、替身表演等方式,描摹出“飞檐走壁”、“旱地拔葱”等飞来飞去的场面,呈现出飘逸优美、轻盈灵动的鲜明特点竹林大战),“实”,金属兵器的清脆撞击声和人物酣打时的呐喊声非常真实,干净利落的动作张弛有致,既有速度又有力度,再配上谭盾设计的鼓点节奏,场面紧张而激烈大堂对决),从“侠”的角度看,重情重义、为师报仇的侠义精神贯穿不变,但侠客人物的描写却告别了以往的英雄豪气,而加入了很多悲剧性的因素情节构思巧妙 一把剑贯穿起多个人物的复杂关系 非纯粹的武侠片,加入了两段爱情故事。
演员小马哥周润发、武打女星杨紫琼、章子怡的精彩表演是本片成功的重要方面 另外,谭盾的音乐和叶锦添的美术设计也为本片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二)《英雄》 剧情介绍: 战国时期:秦国、赵国 人物:秦王、无名、长空、飞雪、残剑,获奖情况 2003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录音奖 200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录音等7项技术大奖 200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成绩: 上映两个月,国内票房2.5亿人民币,国内贴片广告2000万人民币,北美地区发行费2000万美元,香港票房2670万,韩国票房1000万美元,日本票房800万美元,台湾及东南亚票房700万美元,国内音像制品版权费1780万人民币佳片欣赏 《英雄》Hero,《英雄》突破了《少林寺》、《武当》等国内以及《侠女》、《独臂刀》等港台传统主流武侠片的叙事套路,抛弃掉注重英雄侠客个人复仇或为国抗争的顺序式叙述模式,采用了一种自由穿越时空的倒叙方式来讲述整个故事,而且还在剧中嫁接了多个人物主观化的陈述和表达过程该片一开始则制造悬念,无名是“忠臣”还是“刺客”? 然后故事在三大叙述段落中深入展开武侠电影中传统的真实搏击、武打招数在《英雄》中没有出现,充斥感观刺激的血腥暴力动作场面也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充满飘逸飞舞和唯美浪漫的仪式化武打动作。
将动作设计得如同舞蹈一样精致而美丽,从而在影像画面上达到了银幕“武术之舞”的至高境界它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武侠电影颜色在影片中的分布完全是大面积、大写意的,在视觉上呈现出撼人心魄的冲击力颜色的运用与人的塑造是紧密联系的,是人物身份的象征和代言秦王:黑色,极富金属感和权力感;无名:多种身份,穿黑色时是秦国人,穿红、兰、白色时是赵国人……尤其红色是赵国刺客和民众刻骨铭心的国仇家恨和民族志气此外,《英雄》值得关注的地方还有很多,如谭盾笔下结合古典韵味与现代风格的原创音乐,九寨沟意念决斗中清晰可辨又独具表现力的水波脉动、滴水对决声等,其淋漓尽致的表达和唯美创意的展现,都传达出中国电影前所未有的诗意和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