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银E支付”体验报告.doc
2页工银 E 支付”体验报告前言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我行陆续推出过多种网上支付方式,从原先的静态密码到动态密码的口令卡以及最新的电子密码器,U 盾也从一代升级到了二代然而对于网购来说,方便是最重要的U 盾固然安全,但由于需要下载证书、安装驱动以及兼容性、携带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使得部分客户宁愿选择安全指数相对较低的口令卡近日,为填补我行在电子银行快捷支付这一领域的空白,更好地开拓电子商务市场,总行电子银行部推出了一款新型网银产品——“工银 e 支付” 为更好了解产品性能,熟悉业务操作戴南支行响应分行号召,积极参与“工银 E 支付”体验活动,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拟联系实际操作,从安全机制及可操作性入手,对“工银 E 支付”这一快捷支付方式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如何提高我行电子银行效能,以充分发挥其快捷效用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安全机制“工银 E 支付”是以“ 号+ 银行账号后六位/帐户别名+动态密码”为基础来作为安全认证方式的动态密码或者别名连续输错 3 次便会导致“工银 e 支付”的冻结 支付限额控制在单笔 500,月累计 2000 以内,客户也可在此交易限额范围内自主调低交易限额,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二、注册方式相对于传统电子商务支付产品, “工银 e 支付”更加方便客户办理,由原先客户必须到柜面注册电子银行并申请认证介质,改为只要在我行柜面预留有号的客户即可通过电子渠道自助开通,并且“修改绑定”、“调整支付限额”、“解除冻结”等以往需要在柜面办理的“网银变更/销户”类业务均可在我行门户网站自助办理三、可操作性作为一款快捷支付电子产品, “工银 E 支付”相对于传统网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客户只需输入号、后六位账号或别名即可发起支付交易,交易的最终确认支付是由短信接收到的“一次一密”的动态密码来保证的改善了客户对网上支付体验不佳的困扰,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四、便携性由于其独特的安全机制,“工银 E 支付”没有普通网银所必须的安全介质,也无需下载驱动、安装控件,客户只需持有随身携带的即可进行操作五、不足和建议在安全性方面, “工银 E 支付”有一定的漏洞:他人只需知道客户银行卡后 6 位,并且拿到该客户的,就可以很方便地转走银行卡上的资金当然这种几率还是比较小的,而且这种风险可以通过设置“账户别名”来进一步减小,如果客户在注册“工银 E 支付”的同时预设一个 4 位数字的账户别名,在相关交易时便可以替代卡号进行使用,以避免在支付过程中造成卡号等关键信息的泄漏。
所以,建议客户在开通“工银 E 支付” 业务时设置“账户别名”来提高安全性在支付限额方面,单笔 500 月累计 2000 的额度相对较少,建议在相应调整安全验证的前提下提高支付额度例如,在进行大额支付时可增加输入卡密码等选项,小额支付则仍使用原有模式六、结束语尽管得出上述结论,但由于本人研究水平有限,本文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针对提高“工银 E 支付”使用效能的对策建议,本文也只是提出了比较粗略的大致想法及思路,没能做到对具体的操作措施和步骤的详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所有这些方面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研究戴南支行二 0 一二年二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