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栽培技术规程.pdf
4页韭菜栽培技术规程一、栽培模式韭菜生产分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保护地栽培分为冬季保护地栽培和越夏栽培,露地栽培分为春季和秋季,一般情况露地春季和秋季分别收割1-2 茬,冬季保护地收割2-3茬,夏季越夏收割2-3 茬二、品种选择根据收割茬口和休眠期选择品种三、茬口安排1. 冬季保护地栽培:该栽培模式采用小拱棚栽培方式,为保证冬季全天候供应,深度休眠品种、半深度休眠品种、无休眠品种合理安排种植,采用分批扣棚, 错茬收割的方式一般可在 10 月到 11 月之间分批扣棚冬季收割,春夏秋季养 根 第 一 年 定 植 的 韭 菜 当 年 可 以 收 割 1-2茬 , 亩 产750-1000kg ,第二年可高达1500-2000kg ,收割 2-3 茬2. 春秋露地栽培:该栽培方式采用冬夏养根休息,春秋收割,当年播种秋季可割1 茬,亩产300-400kg ,第二年春季收割 1-2 茬,秋季收割1-2 茬,亩产 1500-2000kg 3. 越夏保护地栽培:该栽培模式采用大拱棚栽培方式,拱棚上表面覆盖透光率较低的薄膜,有条件的可以在棚膜上覆盖遮阳网,下端距地面50-100cm 处用 70 目的防虫网,冬季和春秋季养根休息, 夏季收割,播种后第二年可以收割2-3茬,亩产 1500-2000kg 。
四、田间管理1. 播种播种时间一般定在3-4 月份可分为干播法和湿播法,用种量每亩4-5kg ,可供 2000 ㎡大田定植2.定植苗高20cm ,有 5~6 片叶时即可定植,一般是在 6-7 月份进行畦栽韭菜, 行距 18~20cm, 穴距 10~15cm,每穴 10~15 株开沟定植,沟深10cm左右,覆土后浇水3. 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当年的管理:定植后及时浇水,然后浅耕蹲苗,新叶发出后,浇缓苗水,之后中耕松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8 月下旬后,每5~7 天浇一次水,结合追施尿素 2~3 次露地栽培10 月上旬以后减少浇水量土地封冻前浇冻水,在行间铺施腐熟有机肥2 方左右保温过冬第二年及以后管理:①露地栽培管理春季及时清理地面的枯叶杂草韭菜萌芽时,结合中耕松土,把行间的细土培于株间返青时, 浇返青水, 每亩追施尿素10kg每次收割 2~3 天后,浇水,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6-8-18 )20kg浇水后及时中耕松土,收割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②保护地冬季栽培管理清除枯叶,浅中耕,浇透水,扣棚扣棚初期和每次收割后, 白天温度保持在24~28℃,夜间 8~12℃扣棚初期不放风,中后期当棚温达到30℃时,及时放风。
3月上旬开始大放风,夜间逐步撤去草苫,4 月后视气温情况撤去薄膜每次收割2~3 天或新萌芽5~6 厘米后,浇水,每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6-8-18 )20kg收割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越夏栽培 越夏栽培一般是从6 月开始, 8月结束,一般收割2-3 茬,韭菜品质与春韭和秋韭还要好五、病虫害防治1.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换茬;防止大水漫灌,雨季及时排涝,减轻疫病发生;每次收割2~3 天后,每亩顺水冲施沼液 2000kg,或在韭菜根部撒草木灰300kg,对预防韭蛆有一定效果2. 物理防治①糖醋液诱杀按糖、醋、酒、水和90% 敌百虫晶体3+3+1+10+0.6 比例配成溶液, 每亩放置 2~3 盆,随时添加,保持不干,诱杀韭蛆成虫②粘虫板诱杀在韭菜棚内每20 ㎡悬挂一块 20 ㎝×30cm的粘虫板,诱杀韭蛆成虫③设置防虫网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均可设置70 目的防虫网,防止韭蛆成虫、斑潜蝇侵入危害3. 生物防治 可用 1% 农抗武夷菌素水剂150~200 倍液,或用 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或木霉菌600~8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 可用 5% 除虫菊素乳油1000~1500 倍液喷雾防治韭蛆成虫、斑潜蝇。
可用1.1%苦参碱粉剂 400 倍液,或 0.5 %印楝素乳油600~800 倍液, 灌根防治韭蛆4. 化学防治①灰霉病发病初期, 可用 25% 嘧菌酯悬浮剂1500 倍液,或 40% 嘧霉胺悬浮剂1000 倍液,或 50% 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或 50% 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 50%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 或 72.2 %霜霉威水剂1000 倍液,或 64%恶霜灵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喷雾防治防治幼虫,可在韭蛆发生盛期前5 天左右进行施药,推荐使用混合农药进行灌根,防止韭蛆抗药性④斑潜蝇可用 50% 吡蚜酮水分散粒剂2500~3000 倍液,或 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00~3000 倍液,或 40% 啶虫脒水分散粒剂 1000~2000 倍液,喷雾防治六、采收韭菜植株长至25~30cm时收割,宜在晴天早晨进行收割时留茬2~3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