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论《帝京景物略》客观细腻的写景手法.doc
4页浅论《帝京景物略》客观细腻的写景手法摘要:《帝京景物略》虽是志书,但不乏优秀作品,刘侗用其妙笔 客观描摹景物,同时乂洞见种种妙趣,细腻深刻,体现了高超的写景艺术 技巧关键词:客观描摹;细腻深刻;写景手法刘侗,字同人,号格庵,湖广麻城人,与谭元春交往密切,深受竟陵 文风影响,他与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是竟陵派后期的典型之作 该书详细描述了北京地区的山川园林、寺庙祠堂、民俗风情等,本是一部 记载北京风物景观的地方志书,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來看,其中不乏优秀 的写景散文从志书的性质看,《帝京景物略》描写景物风貌时应注垂真实性与准 确性,因此刘侗在行文中有意识地对景物进行客观描摹但刘侗的情感是 细腻的,他能够洞见种种妙趣,注意对景物细致处的刻画客观描摹又不 失细腻生动,可以说是刘侗景物描写的高明之处正如清代著名文学家蒲 松龄在《〈帝京景物选略〉小引》中所说:尺幅耳,花冇须,须可数;泡有影,影可捉;鱼冇乐,乐可知凌凌微 步,步每不咫,一咫一莲生,步步迹,咫咫印,细珊珊,香尘满,儿乎坐 绣而行锦矣昔子昂画马,身栩栩然马疑先生写树,身则梗叶;写花, 则便须蕊;写山若水,则又丘壑影细浪纹也花须”、“泡影”实属景物细微之处,若非观察细心,就不能达到“可 数”、“可捉”的效果,可见刘侗心思的细致入微。
鱼有乐”是作者内在 的感受,唯有深刻理解,否则不能体会英中乐趣蒲松龄赞赏刘侗的文章 步步生莲,姿态优雅,虽是短篇,却节节冇致,将景物的特点描写的细腻 生动,这是他对刘侗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西堤》一文描写西湖荷花的风 采,作者巧妙地避开前人窠臼,另辟蹊径,着笔描写荷的色泽形态、欣赏 荷的风姿雨韵、怜惜荷的娇弱可人文中有三小节描写荷花的文字,皆以 “荷”引起:荷花时即叶时,花香其红,叶香其绿,香皆以其粉荷,风姿而雨韵: 姿在风,羽红摇摇,扇白翻翻;韵在雨,粉历〃J,碧?b?b,珠溅合,合而 倾荷,朵时笔直,而花好偃仰,花头每重,柄每弱,盖每傍挤Z放眼西湖,荷花簇拥,花头因其粉红而香,圆叶因其碧绿而香,足以 让读者想象西堤荷花的娇艳明媚与飘香四溢,给读者带来视觉与嗅觉上的 盛宴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一句“风姿而雨韵”便捕捉到了荷花的风神 韵致荷的姿态在于风,花瓣随风摇曳,姿态优雅;荷的韵致在于雨,雨 滴珠珠可数,声音清脆最后,作者着笔描写荷花开放时偃仰不稳、娇弱 可人的姿态,表现其对荷的怜爱之情刘侗在文中不仅客观描绘荷花的各 种形态、雨滴的散落合拢,更是用其妙笔为我们详细刻画荷花的风姿神韵, 犹如精美细致的工笔画,不仅准确客观而且生动传神。
作者细致地描写荷 花的自然之美,将客观叙述与形象描写紧密结合在一起,读之,毫无雕琢 Z意,令人赏心悦目,乐趣无穷作者不仅客观描摹景物形态,更注重在景物摹写发现其中的妙趣与深意,使得景物描写既准确真实又生动细微,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吏部古藤》一文中,作者用清新自然的语言来描述古藤花的形态:英引蔓也,无??委之意,纵送千尺,折旋一区,方严好古,如植者之 所为人方夏而花,贯珠络璞,每•鬣•串,下垂碧叶阴中,端端向人 蕊则豆花,色则茄花,紫光一庭中,穆穆闲闲,藤不追琢而体裁,花若简 淡而隽永,又如王文恪Z称公文也在这里,刘侗既描述古藤的外在形态又论析其内在神韵古藤枝干挺 拔,夏天开花时,花贯如朝络般从碧叶中垂下,花蕊像豆花,花色似茄花, 映照在庭院中,闲雅从容藤条不事雕琢,质朴自然;藤花简淡隽永,端 庄大方作者对古藤的赞美正是其对吴宽方正严谨人格的仰慕,也是对其 朴素文风的赞赏刘侗对藤条、藤花形态的细致描写,是对植藤者吴宽人 格与文风的赞美,语言生动简洁,但又蕴含着深意刘侗这种既注重客观写实又注重细腻深刻的写景手法在《帝京景物 略》i书中随处可见,以柳闻名的《白石庄》,自然朴素的《三圣庵》、秀 美精致的《钓鱼台》、静谧幽雅的《水尽头》等,均体现了作者精妙细微 的高超手法。
即使是对景观中各类塑像人物形态的描写,也在客观描摹中 体现细腻生动的特点刘侗在描写塑像形态时,不仅描写塑像的外貌,更 注重表现神态,例如窑变观咅、耶稣像、姚斌像等,在其笔下呈现的不是 冷冰冰的槊•像,而是一群鲜活生动的人物刘侗善于在对景物进行客观描摹的同时加以细致化的修饰,乂不露雕 琢Z痕,在客观景物中发现种种妙趣,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客观准 确又生动细腻因此,夏咸淳认为刘侗写景“笔笔细微鲜活,合乎情理”,“细微精妙的写实主义是《帝京景物略》的基木创作方法”在常人眼中, 也许只是寻常景物,刘侗却能从中发现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表现在对景物 的描绘中,使得景物描写不再单一刻板刘侗刻画景物,尤英注意客观描 摹与细腻牛动的紧密结合,选取独特的视角,来表现景物的不同风貌,形 象深刻,乐趣无穷总之,刘侗用其妙笔为读者们勾勒了一幅幅生动优美 的北京风物图卷参考文献:[1] 刘侗,于奕正著•孙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1.[2] 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 尹恭弘•小品高潮与晚明文化一一晚明小品七十三家评述[M]•北 京:华文出版社,2001.[4] 盛伟编.蒲松龄全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12.[5] 吴承学.《帝京景物略》与竟陵文风[J] •学术研究,1996.1.[6]夏咸淳•论公安竟陵六家游记[J]•中国文学研究,2009.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