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综合测试卷(二).doc
10页2025年春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综合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序12345678910答案1.中国制酒历史悠久下列用大米制作酒曲的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水洗大米 B.磨碎大米C.发酵大米 D.烘干曲饼2.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3.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观念空的矿泉水瓶属于( )A. B.C. D.4.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枚“国玺”,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之印”,代表着熠熠生辉的共和国符号它由铜胎铸字,不易变形选用这种材料作为印章胎体最大的优点是( )A.硬度较大 B.熔点较高C.不溶于水 D.形状美观5.实验室制取CO2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体C.收集气体 D.验满6.预防灾难事故发生,是化学不可忽视的学科任务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高楼发生火灾时乘电梯逃生B.电动自行车停放在过道、楼梯间C.进入加油站时接打D.煤炉取暖前检查烟囱是否通畅7.丙烯酸涂料是目前国际上铺装运动场地面普遍使用的材料,其水溶液呈酸性。
下列有关丙烯酸(C3H4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向其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C.丙烯酸中氢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D.丙烯酸是由 3 个碳原子、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的8.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分类观念:高锰酸钾、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B.守恒观念:200 g乙醇和200 g水混合,所得溶液总质量为40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宏微结合:CO和CO2的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D.证据推理: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元素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9.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B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C除去Fe中混有的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10.如图1所示,向稀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氯化氢气体,测定该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溶液温度先升高再恢复至室温B.C点溶液中的微观粒子有Na+、H+、Cl-、H2OC.A→B段的变化,其他条件相同,导电能力:OH-<Cl-D.B→C段的变化,溶液的导电能力除了与离子种类有关,还与离子浓度有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5分)11.(4分)“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五月五,划龙舟传统木质龙舟逐渐被替换成玻璃钢材质的龙舟玻璃钢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合成”或“复合”)材料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富含挥发油,可驱蚊杀菌从微观角度分析,艾草能散发出馨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四硫化四砷的俗称,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①砷属于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②图中n=______12.(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乘联会发布今年1~4月份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销量数据,大部分新能源电动汽车使用锂电池驱动,某公司生产的锂电池——“刀片电池”中的正极材料之一为LiFePO4,可用FePO4、LiOH和H2C2O4为原料制得材料二:金属锂(Li)的熔点低、密度小、质地软,能与水反应生成LiOH1)锂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2)金属锂与水反应除了生成LiOH外,还生成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写出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3)用FePO4、LiOH和H2C2O4为原料合成LiFePO4,请补充完整该化学方程式:2FePO4+6H2C2O4+2LiOH2LiFePO4+7CO2↑+5CO↑+7________4)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电动汽车所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写一点)13.(9分)碳中和要求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动态平衡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1)碳循环:CO2和H2在甲烷化装置中,用高功率的紫外LED灯照射(光催化)时,在室温下几乎能完全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具体应用如图1所示①写出甲烷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在此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写一种)。
2)碳转化: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转化成某种有机清洁燃料,其反应原理如图2所示①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②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14.(11分)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葡萄酒酿制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清洗葡萄时在清水中加入适量面粉能将其表面污渍吸附下来,说明面粉具有________性2)“压榨取汁”相当于实验室的________操作3)“浸渍发酵”是在密闭不锈钢罐内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检验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不锈钢罐内液体不能装满,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橡木桶陈酿葡萄酒,可以改善葡萄酒的色泽,并使葡萄酒带有果香和橡木香气。
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香气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9分)15.(11分)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1)实验原理:图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现象:图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图3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______问题与思考 】(4)研究表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有”或“没有”)发生改变5)常温下,图1试管内也产生了氧气,但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8分)海洋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之一,其原理是利用CO2在水等溶剂中的溶解性来吸收CO2某小组开展如下探究活动一 】探究CO2在水和食盐水(模拟海水)中的溶解情况相同条件下,该小组分别用排水法、排食盐水法收集CO2(如图1),待收集100 mL CO2后,移出导管,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量筒内CO2的体积重复实验,所测数据平均值如表所示:时间/h00.56122448排水法时CO2的体积/mL10098.585.5776659排食盐水法时CO2的体积/mL100999390.58988(1)稀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2)将100 mL量筒装满100 mL水或食盐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分析:①能用排水法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相同条件下,等体积水和食盐水吸收CO2更多的是______(填“水”或“食盐水”)4)海洋封存CO2可能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写一点)活动二 】探究植物油隔离对CO2在水中溶解情况的影响(5)小柯设计并完成以下对照实验:用两个量筒分别收集100 mL CO2倒置于水槽中,向其中一个量筒内注入少量植物油,使CO2与水被植物油隔开(CO2与植物油不反应),测得量筒内CO2的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 】深度探究【活动二 】中CO2的溶解情况(6)①小悦用图3表示无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气体中存在的CO2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请参照图3的表示方式,在图4方框中画出有植物油隔离时,量筒内植物油和水中存在的分子的微观示意图(植物油分子用表示)②为检验有植物油隔离时CO2是否会进入水中,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