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4065681
  • 上传时间:2017-10-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49.5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题材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绘画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二、学习重难点:1、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2、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空间表现原理3、 教学难点:领会中国山水画意境三、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找几名同学爬电子白版,画立方体盒子讨论:这些盒子哪些舒服?哪些画的不舒服?为什么?引出透视的概念:透而视之举例说明,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把窗外的景物描绘在玻璃上所形成的影像这节课我们学习透视在中西绘画中都有什么样的应用?还有那些知识?板书标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二)学习新课1.观察方法:霍贝玛《乡间村道》通过这幅作品的学习,讨论,作者是在哪个位置完成了这幅作品?它是利用了透视的什么原理观察完成作品的?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总结出:这种透视也称为焦点透视,有一个固定的点,又可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焦点透视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语:西方的风景画观察的方法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那么中国的山水画采用的是什么透视呢? 什么是中国山水画?(概念)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根据画风分类:青绿山水 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 没骨山水欣赏: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千里江山图》给人“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千里之迥”之感,像乘坐飞机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样,这种感觉是怎么得来的呢?画家在哪个位置画的?学生讨论思考,基本找到答案也就是说,边走边画,没有固定的点,是移动的,我们把这种透视称为散点透视通过以上中西比较:我们知道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不同的观察方法2.表现方法:欣赏西方部分风景画,让学生观察透视变化说一说,空间感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空间表达:焦点透视色彩空间透视:用图片引导的方式加强理解利用光的明暗对比与色彩的空气透视冷暖变化)学生练习:①让学生找景色远近的色彩空间透视,②利用《干草车》有光没光条件的变化,巩固对于西方古典绘画空间透视的理解不借助于西方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中国画家是如何获得空间效果的呢?欣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突兀; 虚实相生 层次交错 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缥缈。

      留白郭熙的《早春图》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重叠;虚实相生 计白当黑学生归纳总结,中西表现手法的差异3.创作思路:(为什么要这样画呢)(1、)欣赏作品:王希孟(北宋)《千里江山图》“搜尽奇峰打草稿” —— 清•石涛中国画家则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自然山水的感受体验,通过层次交错,虚实相生、随类赋彩,借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游名山大川结合感受,融记于心后,再根据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心灵感受去整理,进而达到借景抒情,从而完成创作马远《寒江独钓图》设问:大家在这幅画上都看到了一些什么?你能想到那首诗呢?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画面除了一条船、一个渔翁和大面积的白,你们是否想到还有别的呢表面看这些空白是虚的,而实际上并非空白,而是虚中有实,这“实”既代表水也代表天正是这种水天一色、无边无际、空旷的境界,突出了江面的凉气和寒意萧条的气氛这种根据创造意境的需要,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的艺术手法,正是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表现手法因此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就是中国画的特点:自然山水与画家心意之间互为启发、互为寄托的美感创作创造2)欣赏作品:康斯太布尔(英国)《干草车》西方画家善于从特定角度深入研究,利用光的明暗对比、和色彩的空气透视,描绘景物的真实形象,力求获得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视觉美景;使画面效果逼真、令观者如身临其境。

      西方风景画的特点:真实、客观地再现自然景象,并突出光影感三)当堂检测连线题,加深对三远法的理(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中西比较中西差异 中国山水画 西方风景画观察方法表现手法创作思路通过本课学习,我们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从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及创作思路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文化的差异,相同的题材,出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我们依然要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五)课下作业1 从课本中,找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山水画或者西方风景画,根据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写一篇评论或者感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