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英玻璃公司风险评估【参考】.docx
44页泓域/石英玻璃公司风险评估石英玻璃公司风险评估目录一、 风险识别的方法 3二、 风险识别的概念和内容 9三、 风险分析的定义和目的 11四、 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 12五、 公司基本情况 13六、 项目基本情况 14七、 产业环境分析 17八、 必要性分析 18九、 发展规划 19十、 法人治理结构 22十一、 项目风险分析 32十二、 项目风险对策 35SWOT分析说明 37(一)优势分析(S) 371、工艺技术优势 37公司一直注重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设备,不断加大自主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力度,形成较强的工艺技术优势公司根据客户受托产品的品种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工艺技术参数,以满足客户需求,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工艺研发,公司已经建立了丰富完整的产品生产线,配备了行业先进的设备,形成了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工艺,可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 37一、 风险识别的方法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确认的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各种识别方法发现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即辨识风险,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一)风险清单法风险清单是指由专业人员设计好风险标准的表格或者问卷,全面地罗列一个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
表格多由风险管理方面的专家提供,包含人们已经识别出的最基本的各类风险该方法的优点是经济方便,适合新公司或初次构建风险管理制度的公司适用,帮助他们识别最基本的风险,降低忽略重要风险源的可能性;缺点是表格的初次制作比较费时,问卷回收率可能较低,质量难以有效控制二)流程图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是指首先按企业经营过程的内在逻辑制作出作业流程图,然后对其中的重要环节和薄弱之处进行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基本步骤如下1)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2)设计流程图,把流程图中的风险揭示出来,确定风险点;(3)解释流程图;(4)选择风险应对策略流程图有助于识别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其优点是可以将复杂的生产过程或业务流程简单化,从而发现风险;其缺点是流程图的绘制较耗费时间,而且不可能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无法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三)现场调查法现场调查法相当于对风险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其主要步骤如下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调查的时间,其中需要明确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等,还要明确调查的对象,包括调查人数等实际工作中一般应事先设计好调查表格2)进行现场调查和访问,由被调查人认真填写表格,表格填写应符合规范,避免出现不符合要求的问卷而影响调查结果。
3)将调查结果及时进行反馈,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现场调查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一手的资料而不依赖他人的数据,同时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与基层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缺点是耗时过多,成本过大,在调查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员工的反感四)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一定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文件,因此分析财务报表有利于认识经营风险可能的来源财务报表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补充记录来识别企业潜在的风险财务报表分析法具体又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方法1、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一个企业连续数期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进行比较,求出金额和百分比增减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以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增减变化的性质及其趋势趋势分析法通常包括横向分析法和纵向分析法横向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在会计报表中用金额、百分比的形式,将各个项目的本期或多期的金额与基期的金额进行比较分析,以观察企业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纵向分析法又称垂直分析法,是对会计报表中某一期的各个项目,分别与其中一个作为基期金额的特定项目进行百分比分析,借以观察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
2、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就是把财务报表的某些项目同其他项目进行比较,这些金额或者数据可以选自一张财务报表,亦可以选自两张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可以分析财务报表所列示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运用得比较广泛主要有经营成果的比率分析、权益状况的比率分析、流动资产状况的比率分析3、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是财务报表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它是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分析方法,包括比率因素分析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比率因素分解法,是指把一个财务比率分解为若干个影响因素的方法例如,资产收益率可以分解为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利润率两个比率的乘积,财务比率是财务报表分析的特有概念在实际的分析中,分解法和比较法是结合使用的,比较之后需要分解,以深入了解差异的原因分解之后还需要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其特征不断的比较和分解,构成了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过程为了解释比较分析中形成差异的原因,需要使用差异分解法例如,将产品材料成本差异分解为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差异分解法又分为定基替代法和连环替代法两种定基替代法是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一种定量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需要分别用标准值(历史的、同业企业的或预算的标准)替代实际值,以测定各个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连环替代法是另外一种测定比较差异成因的定量分析方法按照这种方法,需要依次用标准值替代实际值,以测定各个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五)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又称故障树法,其实质是利用逻辑思维的规律和形式,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事故形成的过程它的理论基础是,任何一起事故的发生,必定是一系列事件按时间顺序相继出现的结果,前一事件的出现是随后事件发生的条件,在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件有两种可能的状态,即成功和失败事件树法从某一风险结果出发,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推导出引起风险的原因,遵循风险事件一中间事件一基本事件的逻辑结构事件树分析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定义目标,此时需要考虑影响目标的各种风险因素;(2)做出风险因果图;(3)全面考虑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研究对风险所采取的对策或行动方案事故树法的优点是把影响企业整体目标实现的诸多因素及其因果关系一步步清楚地列示出来,有利于下一步进行深入的风险分析该方法通常用于直接经验较少的风险识别,效果非常直观,缺点是容易产生遗漏和错误六)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计划阶段即对风险进行定性识别的方法它的工作步骤如下:(1)检查各部分原始意图(2)发现有无偏离原始意图的情况;(3)寻找偏离原因(4)预测偏离后果。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在项目实施前就发现风险并加以处理;缺点是比较费时,需要详细的设计系统图的支持七)其他方法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始终对新的、变化中的风险保持警惕,经常检查关键文档就是一个好方法关键文档包括董事会会议的详细记录、资金申请表、公司指南、年度报告等,这些文件提供的信息并非详尽,却是风险管理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信息资源面谈也是另外一个有利于风险事项识别的重要信息资源许多信息没有记录在文档文件里面,而只存在于经营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头脑里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员工进行面谈以便增加识别潜在风险事项的信息资源一般情况下,可以考虑和以下人员进行面谈:经营部门经理、首席财务官、法律顾问、人力资源部经理、基层护理人员、工人和领班、外部人员等与一般基层工人的谈话可以发现一些不安全的设备和操作方法,这些问题在正规的报告里面是不会反映出来的而通过与高层管理者的面谈,风险防范人员能够了解最高管理层可以容忍的纯粹风险程度,以及希望转移的风险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从定性的经验判断到各种定量方法,不仅要发现风险,还要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揭示出企业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故应将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二、 风险识别的概念和内容(一)风险识别的概念风险识别是指对资产当前或未来所面临的和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以及对风险性质进行鉴定的过程其目的是确认风险的来源、风险的种类及风险的可能影响,以利于风险的有效管理和合理控制对于风险识别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风险识别是一项动态的、连续不断的、系统性的重复过程风险事项识别需要针对环境的变化而持续进行,不可能一蹴而就,风险主体的风险仅凭一两次有限的识别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许多复杂的和潜在的风险要经过多次调查和反复论证方能得到准确答案;随着主体的活动,新的风险也会不断产生,风险事项识别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2、风险识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风险事项识别的系统性是指风险识别过程不可能局限在某一个专门部门或者专门的环节,事项识别要把企业作为系统看待,不仅要识别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而且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要参与并密切配合同时风险主体应综合考虑自身的内外部环境,结合自己的特点,设计和选择适当的事项识别方法,这无疑使得事项识别工作更具有挑战性3、风险识别是整个风险评估过程中重要的程序之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章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
风险识别是否全面、深刻直接影响风险评估的质量,风险识别的目的就是确认所有风险的来源、种类以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为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提供依据风险识别过程应充分体现全面性原则二)风险识别的内容1、感知风险事项感知风险,即通过调查和了解识别风险的存在例如,通过调查,了解到一家运输公司面临的财产风险、人身风险和责任风险财产风险又包括车辆财产损失、存货仓库损失、库存物损失和其他设备损失在存货仓库损失中,可能有火灾、爆炸、洪水、暴风等多种原因形成的损失2、分析风险事项通过归类分析,掌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风险所具有的性质例如,存货仓库的风险因素包括洪水、暴雨、水管或其他设备破裂等;人的风险包括死亡、疾病、身体伤害、财产损失等;导致死亡的风险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自杀、疾病感知风险是识别风险的基础,分析风险是识别风险的关键只有感知风险,才能进一步有意识、有目的地分析风险,掌握风险存在及导致风险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三、 风险分析的定义和目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二十四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管理层根据被识别的风险的重要性来计划如何应对风险风险分析应达到以下目的:(1)对各个风险进行比较,根据分析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的先后顺序;(2)确定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干的多个风险事件可能是由一个共同的风险源所造成的,因此应当理顺风险事件之间的关系;(3)进一步量化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减少风险发生概率和后果估计的不确定性,必要时根据形势的变化重新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后果四、 风险分析方法的选择选择风险分析的方法和判断标准,应考虑行业自身特点,区别它们各自的关注点,灵活确定风险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例如,对于金融行业来说,丢失数据风险的损失比短时间业务停顿的风险所带来的损失更为严重:而对于通信行业来说,业务停顿风险带来的损失比少量数据丢失的风险更难以接受与定量分析相比较,定性分析的准确性稍好但精确性不够,定量分析则相反;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那样繁多的计算负担,但却要求分析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定量分析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