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木质书画工艺品的制作.doc
2页现代木质书画工艺品的制作传统的木质书画工艺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又有其局限性,一是应用面窄,多为镶装于宫殿、庙宇、宅等,为高雅之物,不入俗民之家;二是木质载体的选用面窄,多仅为板材;三是书画的手段单一,不外乎是写与刻;.四是品类少,不能面向平民,面向家庭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工艺、新的书画手法的不同创作,许多新的书画材料必将应用到新的书画工艺上来,这使传统的木质书画工艺产生了重大变革木质书画和现代书画艺术紧密结合,以木代纸,以皮(树皮)代绫,在各种木质材料上运用写、刻、拓、烫、鎏、贴、剪等手段进行书画创作;在造型上追求自然,可用圆、椭圆、隋圆、方形、长方形、条幅等;风格上或追求古拙、粗放,或追求典雅、华贵;内容上力求有地方特色和形式和谐;在尺寸上大可逾丈,小可盈寸;在用途上追求多面化,木质书画工艺的天地越来越广阔综合古今中外有关木质书画的艺术实践和长白山区书画家的初步尝试,其制作工艺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选择材质;二是因材设计;三是刻凿技术1、选择材质:要大胆选用有特色的木质材料,打破只用板材的单一形式如果用带树皮的自然板材,或圆或长圆,四周有深色而又斑驳的树皮,如同书画裱上了绫边,自然天成,别有生趣。
还可选用树苞、树根、树后等非薄片材料,更具有乡土特色这些材料在长白山区俯拾可得,在山里人家的烧柴垛里,在人参地头上,在木材加工场的废料堆里……,只要艺术家匠心独运,就会变废为宝2、因材设计:要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进行构思,选择合适的内容和表现手段,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合谐统一一位作者打到一个环形的桦苞和西安博物馆藏的石鼓相似,他受到启发,用石鼓文笔法刻上了“鸣凤呈瑞”四字,形神兼备……,因材设计每件作品获得了鲜明的个性3、刻凿技巧:在木头上刻字刻画,首先要有工具,主要是刀具,即圆刀、平刀、尖刀、角刀、斜刀、扁铲、凿子等,再是打凿时要用的木棰及刨子、锯等这些刀具大小不一,可根据需要而选用刻字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阴刻、阳刻、浮雕式画的雕刻则多用角刀刻出线条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制作手段:一是烫,用电烙铁当笔在板上略成粗细、深浅不同的褐色线、面,为字、为画称之为烙字、烙画,十分别致;二是鎏金工艺,将金铂巾在刻好的字上还有一种简便方法,先用乳白胶涂在字的单划上,然后用金色电化铝贴在上面,用手指或手掌加压,揭掉塑薄面金就留在板上了,闪亮辉煌,久不退色三是拓,仿碑帖的石片效果,黑地白字或白画,其方法是用很浓的桃胶水在板材上写字或作画,胶干后用拓包沾墨汁均匀地拍在木板上,待墨干后,用自来水冲洗,胶融于水而流掉,露出了木本色字画,古雅、稚朴。
四是贴:用桦树皮、柞树叶等材料,剪成字或画,然后贴在木片载体上,字、画与天地和谐统一,工艺特点鲜明木质书画工艺的开发与展望: 今天,现代家具、现代艺术、现代装饰、现代陈设充斥了城市越来越多宾馆、饭店和家庭,连乡村也以很快的速度赶了上来在这种现代化文、物质构成的环境中,人的心理形成了逆反倾向,想往传统的艺术、民族艺术、乡土的艺术,以调节生活格调的单一,这就是“回归意识”木质书画工艺,正是在这种“返朴归真”的潮流中发展,附合了这种需要,特别是附合了发达国家旅游者的欣赏、审美意识近年来,日本、南朝鲜盛行“刻字艺术”,并来华出售,这源于中国的艺术却对中国的刻字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其作品多采用木质材料,刻工、着色、装祯等都十分讲究,汲取了许多现代工艺手段,给作品赋予了时代特点长白山区的书画家们多年来木质书画作了多方面的探讨,进行了多种工艺的尝试组织作者到长白山林区去寻觅理想的材质受史料记载的启示,打到了一个生长数百年的直径近二米的桦木苞在创作中,把书画工夫、因材构思、施刀技巧、色调装饰等有机结合起来几经努力,创作出一批木质书画作品,并于 1990 年参加吉林省艺术节展出,打破了“纸上书画”的单一模式,受到学术界的好评。
新的木质书画工艺适于多用途、多需要,或布于展厅、或悬于卧室、或立于书案……“乡土的材料、现代的工艺”,新的木质书画工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充分利用长白山区的森林资源,生产出淋琅满目、工艺先进、价格低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投放国内市场有条件的地区的学员,可以大胆地利用这个自然资源,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智慧及才能把木质书画工艺继承下来,并将其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