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四上语文《夜间飞行的秘密》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二一等奖】.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种****
  • 文档编号:331052295
  • 上传时间:2022-08-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9.1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夜间飞行的秘密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认识“蝙”“蝠”“铛”“蝇”等生字,辨别“即”和“既”,“启示”和“启事”,读准多音字“系”二)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提问的方法,初步形成筛选、整合问题的能力三)有提问的兴趣,能借助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关注导语,回顾收获1.朗读名言,引出“提问”导入:善于提问,不仅是学习的良方,更是成长的阶梯出示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问则裕,自用则小2.回顾前一课学习收获预设:提问有策略,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问,也可针对课文整体内容提问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1.交流预习情况1)关注“蝙、蝠”“驾、驶”“蝇、绳”三组字词,结合形声字特点,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驾驶”;借助不同的形旁,辨别“蝇、绳”2)关注“横七竖八”的“竖”与“坚”的区别;“即使”“既然”两个关联词的读音和使用方法;“启示”“启事”两个同音词的不同用法;多音字“系”的读音和意思,能根据词语选择意思出示字典中的字意)2.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3.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把自己的问题记录下来。

      三)交流问题,筛选整合1.交流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主要问题)《夜间飞行的秘密》的作者是谁? 蝙蝠是什么动物?飞机的夜行与蝙蝠有什么关系? 课文写了什么?科学家们做了几次实验? 蝙蝠怎么飞行的?科学家们是怎么做实验的? 雷达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什么是“超声波”?蝙蝠是怎样分辨障碍物和猎物的? “隆隆”怎么读?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是什么?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2.问题分类第一步——“筛”,不为提问而提问1)思考哪些问题可以删除,说说理由删除那些简单的、容易解决的问题例如,《夜间飞行的秘密》的作者是谁?“隆隆”怎么读?蝙蝠是什么动物?小结:提问要提对课文的学习有帮助的问题2)学生对照建议,自主删除不合适的问题3.问题分类第二步——“合”,重复问题要合并1)再看剩余的问题清单,合并重复的问题蝙蝠怎么飞行的?”“蝙蝠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关注内容相同,表述的方式不同,可合并小结:类似的问题可以合并2)学生根据交流情况再次梳理、合并同类问题4.问题分类第三步——“思”,提问角度不唯一1)结合前一课的学习,思考哪些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的。

      小结:从课文内容的角度来提问,我们既可以针对课文的某一部分内容来提,也可以针对全文来提出自己的问题2)思考其他问题的提问角度小结:指向课文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的问题属于“针对写法提问”,而指向生活知识的问题,都是“联系生活提问”3)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整理成几类,说说理由关注学生的表达,从内容、写法、生活(启示)的角度整理各小组的问题当学生分类不当时,可以对照屏幕上的分类提示再读一读,感受什么样的问题是针对内容、写法提的,什么样的问题是从获得的启示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来提的4)小结思考的角度决定提问的角度,角度不一样,问题也就不同学到这里,我们会发现除了从课文内容的角度来提问,也可以从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角度来提问,还可以从得到启示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来提问5)重点关注“针对学法”这一角度补充提问引导:从写法上,我们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可以针对文章某一部分、某一自然段甚至某一句话、某个词的写法来思考,也可以针对全文的写法来考虑预设问题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为什么第二自然段要用设问的形式来写呢?第三自然段用疑问句结尾有什么好处?……(6)学生整理、填写《小组问题清单》小组问题清单课文内容课文写法联系生活经验(7)学生修改自己的问题,从中整理出对课文理解有帮助的问题。

      四)借助问题,探究学习1.探究“夜间飞行的秘密的关系”1)找到关键词句,概括地说一说出示句子)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2)提问:为什么要用设问的手法?预设:自问自答,起到强调的效果2.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1)出示第三自然段,用一个词来概括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预设:技术高超,操纵自如,灵敏灵巧,得心应手……)(2)找一找能体会到蝙蝠飞行技术高超的语句并进行交流关注关联词“无论……”“即使……也……”,引导交流3)指导朗读3.学法提炼,布置作业总结:刚才,我们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一个针对内容,一个针对写法可见有效的问题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开展探究学习课后请完善自己的《小组问题清单》,小组间相互交流,思考哪些问题对我们后续的学习最有帮助附板书:夜间飞行的秘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一、教学目标(一)正确认读“豆荚”“窗框”等8个词语,借助图片理解“水笕”二)通过读题质疑,借助问题和图表,梳理故事主要内容。

      三)通过默读思考,能针对部分内容和全文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问题卡三、教学过程(一)交流预习,理解字词1.收集学生预习作业,整理预习成果,了解学习起点2.交流预习作业,学习生字词出示预习统计出的难读的词语)豌豆 囚犯 窗框 水笕(1)借助图片理解“水笕”出示水笕图片)(2)学生交流互学,理解其他3个词语的意思二)读题质疑,填表梳理1.围绕课题提问相机板书:五粒豆经历了什么?五粒豆结果怎么样?)2.梳理内容1)带着提出的问题读课文,完成《作业本》第四题出示表格)(2)引导学生观察练习题,发现规律第一列分别写了五粒豆,第二列填写五粒豆各自经历了什么,第三列填写五粒豆结果怎么样①学生默读课文,找到关键信息填表②指名交流,师生合作修正,完善表格中的相关内容对比两位同学的表格填写,在交流中进行修改然后再选择另两位同学的表格进行对比展示,引导使用简洁的语言来填写表格③根据交流,学生自主修改④师生合作,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小结同学们,我们读课题,提出疑问,到文中边读边找到答案,在提问与解决的过程中,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三)提出问题,选择整理1.默读课文,自主提问出示学习要求)①默读课文,把问题写在相应的段落旁;②小组讨论,把最想解决的一个问题写在问题卡上,派代表贴到黑板上;③整理问题。

      2.学习课后题中的“小组问题清单”出示“小组问题清单”)指名读“小组问题清单”中列举的问题,发现“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是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其余两个是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的板书:针对全文、针对一部分内容)3.根据各小组的板贴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各小组代表分别读读自己小组板贴的问题,然后根据课后“小组问题清单”的分类方法,试着将问题分成“针对全文”和“针对一部分内容”两类,并说说理由4.根据已分类的问题,发现“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的方法这个小组对一个词产生了疑问;(板书:一个词)这个小组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板书:一句话)这些是对课文这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有疑问板书:段落)5.小结我们读课文的时候,一边读一边想,对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或几个段落产生了疑问,这是针对一部分内容提问;读完课文,我们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是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6.学生自主分类对自己的问题进行分类,给针对全文提出的问题做上记号,同桌交流互评)(四)聚焦问题,尝试解决1.聚焦热点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针对一部分内容的提问,想想可以怎么解决预设:为什么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呢?2.尝试解决问题。

      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第十三至第二十一自然段,想想豌豆苗的成长与小女孩的病有什么关联,圈画出关键词句1)默读相关语段,圈画词句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在课后题下面的空白处呈现学习成果,想想怎么呈现更好3)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教师随机提示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出示图示)方式一: 方式二:方式三:……(4)小组展示,交流发现5)借助发现,想象说话预设一:当豆苗生根的时候,小女孩想……于是,小女孩的情况……预设二:当豆苗长叶的时候,小女孩想……于是,小女孩的情况……预设三:当豆苗开花的时候,小女孩想……于是,小女孩的情况……现在,你明白伴随着豆苗的成长,女孩的病为什么慢慢好了吗?(五)课堂小结,延伸学习小结:(观察板书)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提出问题,又带着问题读课文,想办法解决问题,还学会了把问题进行分类下节课,我们再来读课文,你肯定会产生新的问题,再一步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你就能得到更多的收获附板书:一个豆荚(jiá)里的五粒豆针对一部分内容 针对全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