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医疗建设方案.docx
18页智慧医疗解决方案一月目录第一章 背景 3第二章 建设目的 32.1 总体建设目的 32.2 阶段建设目的 32.3 智慧医疗需求ﻩ42.4 建设内容 52.5总体框架 5第三章 重点建设项目 63.1建设根据 63.2应用项目建设 73.2.1 基本保障服务项目 7ﻩ通信网络保障ﻩ7ﻩ计算中心ﻩ8ﻩ健康卡一卡通系统ﻩ8 建立原则规范ﻩ9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ﻩ10ﻩ建立医疗卫生感知网ﻩ10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ﻩ103.2.2 医疗服务类示范项目 11 电子病历共享 11 双向转诊系统ﻩ12 辅助诊断系统 12ﻩ远程医疗监护与平常保健避免系统ﻩ133.2.3 公共卫生类示范项目 14 卫生应急指挥系统 14ﻩ疾病避免控制信息系统ﻩ15ﻩ急救一体化管理系统 163.2.4 综合管理类示范项目ﻩ173.2.5 居民健康自助门户 17第一章 背景智慧医疗卫生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居民为主线”和“以行政为支撑”的医疗卫生理念,通过更进一步的智能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透彻的感知,实现居民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构建基于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国民健康体系智慧医疗卫生通过建设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运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整合既有卫生信息资源、覆盖都市圈卫生系统,形成信息高度集成的医疗卫生指挥、应急、管理、监督信息网络系统。
智慧医疗卫生解决居民“看病难、就医贵”和“三长一短”的医疗问题,使居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完整详实的健康档案信息和全生命周期的自我健康医疗管理,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新型就诊观念;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辅助公共卫生防疫部门有效开展慢病管控、急救管理、卫生防疫管理、突发事件及应急灾情的迅速反映管理、妇幼医疗保健管理、血液管理、健康教育与综合行政管理等工作;提高卫生行政部门服务质量、事务效率,强化绩效考核,加强监管力度实现与社保、药监、计生、公安、民政、应急等部门的迅速协作和智慧决策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繁华发展第二章 建设目的2.1 总体建设目的智慧医疗卫生领域的建设目的是:智慧医疗卫生框架体系,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行政监管等方面提供全天候、全覆盖、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打造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大智慧、大医疗、大卫生、大发展”的宏伟目的2.2 阶段建设目的智慧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目的通过如下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信息化基本设施,努力提高医疗服务信息化水平,同步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以疾病控制为切入点,在跨业务、跨机构、跨区域资源整合、共享互换和协同应用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以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环境,统筹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智慧医疗卫生业务系统等一批示范试点应用项目建设,协同推动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核心,初步建立智慧医疗卫生基本支撑体系、原则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所辖范畴内所有医疗机构之间以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本的数据互联互通,健康卡医疗卫生服务“一卡通”,医疗服务业务的协同管理,从而切实改善和缓和市民“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
加快医疗科技成果转化,以重大项目支撑医疗行业发展,增进行业技术开发和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第二阶段:进一步提高医疗领域信息化的深度开发与综合运用水平,深化完善各公共卫生机构信息系统,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智慧与决策的反映能力在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安装多种生理数据传感器,实现全面的远程医疗与应急救济,深化都市基本设施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从而扩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居民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 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形成集共享、发布、调度、指挥、决策为一体的,全面、高效、便捷、迅速的市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信息联通与共享服务架构2.3 智慧医疗需求智慧医疗卫生领域体现四个方面的智慧:(1)对于医疗机构的智慧内容:科学的辅助治疗和资源的优化及共享运用通过对区域电子病历的共享,可以便医务人员跨机构迅速全面掌握患者的诊断信息结合多种医学专家知识库并应用计算机人工智能、通讯技术等科学手段来辅助基层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供最佳就诊流程及提高诊断医技的同步,可最大化的减少误诊率,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节省医疗成本2)对于公共卫生机构的智慧内容:迅速应急指挥响应。
卫生应急指挥系统联动疾控系统、急救一体化系统、妇幼医疗保健管理系统、现代血站信息系统,使有关机构的资源信息互通,运用GIS、GPS卫星定位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解决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实现对卫生应急突发事件的迅速反映、统一调度、精确救援3)对于公众的智慧内容:无所不在的全生命周期自我健康医疗服务,无论居民身处都市的任何角落,均可以运用各类先进的感知终端、通过全面覆盖的多种网络技术,搭乘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享有全程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健康保健服务从而缓和了居民“看病难,就医贵”的问题,进而真正实现“知未病、治未病”4)对于卫生管理部门的智慧内容:系统的分析、科学的决策、优化的管理,通过对海量、真实、有效的数据进行挖掘,运用分析决策系统,为卫生局对全市的医疗资源的规划、各类疾病的控制、健康教育的宣传、慢病的防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援、保障与解决等工作提供科学、及时的辅助和支持2.4 建设内容以居民健康卡为纽带,根据“1135规划”的蓝图,构建智慧医疗卫生体系ü 1张网络:智慧医疗卫生专网;ü 1个平台:智慧都市应用支撑平台。
运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构建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基于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两大基本数据库向医疗、公卫、管理“三类”智慧医疗卫生云服务;ü 3套体系:基本支撑体系、原则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ü 5类业务应用系统:医疗服务类、公共卫生类、医疗保障类、用药监管类、综合管理类业务应用系统2.5总体框架智慧医疗卫生总体架构如图所示第三章 重点建设项目3.1建设根据ü 必要性:响应国家、省、十二五规划建设大纲ü 迫切性:缓和社会民生目前突出存在的问题ü 择优性:择优选用领域内具有带动及示范效果的重点项目ü 效益性:选择符合领域发展动向、技术含量高、见效快的项目ü 易操作性:选择医疗信息化发展较快、技术基本较好的地区作为试点,便于实行示范工程项目根据以上因素综合分析,最后选用涉及基本建设、平台建设、业务应用建设等12个项目,并挑选信息化基本较好的试点区域,开展如下示范项目的建设: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公卫服务同步建设,环绕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建立云计算中心,构建市、区两级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以便居民的集挂号、就诊、收费、发药、检查检查申请与报告查询、网上及预约挂号等“一站式”服务为一体的健康卡医疗“一卡通服务”;建设市级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对疾控、急救、妇幼医疗保健、血液管理等公卫机构及资源的精确空间分析管理与综合性展示;建设居民健康自助门户网站,同步对省厅建设完毕后的预约挂号系统进行集成;拓展急救服务,建设急救一体化管理系统,构建更加完善的院前急救全景管理,配合专家远程会诊,从而形成院内外医疗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拓展医疗服务,构建双向转诊、辅助诊断和远程医疗监护与平常保健避免系统,从而增强居民就医保健幸福感、缓和居民就医难,费用高等问题,提高医生的诊断工作效率,切实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
3.2应用项目建设3.2.1 基本保障服务项目3.2.1.1 通信网络保障实现所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村服务站的网络全覆盖,深延伸,支持多种方式查询究竟(同步保证了疾控网络覆盖全面),并将与下属医疗卫生单位的业务所有移送到医疗卫生专网,通过边界接入放到外网用于对外使用 3.2.1.2 计算中心智慧医疗卫生计算中心是智慧医疗卫生系统的基本设施支撑,部署在卫生局,使用和运维的主体单位是卫生局重要涉及:机房、通用和专用基本设施、网络设备、配电、照明、综合布线计算中心重要实现数据统一存储与共享,业务统一整合与互融,并支持后续的扩展应用;实现对基本运营支撑平台运营的监控管理;实现数据定期备份管理;实现网络通信的监控管理3.2.1.3 健康卡一卡通系统居民健康卡是计算机可辨认的CPU卡,可以作为个人信息基本载体居民健康卡的申领受理与发放工作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来承当,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一方面对居民个人基自身份信息进行采集,之后将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到健康卡注册管理中心进行审核和解决,注册管理中心将对信息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经金融机构按有关原则审核,并为顾客办理个人金融账户;解决完毕后,信息返回注册管理中心进行再次审核,最后由注册管理中心将制卡信息传播到制卡中心进行制卡;同步,个人信息数据和密钥也被写入卡中,制作好的居民健康卡由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发放给辖区居民。
居民健康卡一卡通系统重要涉及医院就诊、新农合应用、社区保健、金融支付和个人健康管理五类重要功能,具体阐明如下:(1)医院就诊:预约及自助挂号、门诊就诊、先诊断后结算和急诊四项服务2)新农合应用:持有健康卡农民在所属省内定点医疗构造就医出院时,可以凭卡及时结算诊断费用,还可以凭卡和外地就诊医院具体费用清单在所属新农合管理机构办理报销手续3)社区保健:根据病情发展需要,提供预约挂号、电子转诊服务,及与上级医院进行远程医疗协作,还可以使持有健康卡居民及时获得国家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除此之外,由于健康卡唯一身份辨认,可以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信息整合4)金融支付:持卡人在医院付费窗口或编写POS机上实时支付诊断费用,还可从储蓄账户中预拨部分资金到医院指定结算账户除此之外,有银联标志的居民健康卡被激活后来,居民健康卡将具有合伙银行储蓄卡功能5)个人健康管理:居民通过网络或自助终端可查询和预约医院号源、筹划免疫、小朋友体检等服务项目,并通过健康卡实现电子支付,浏览个人健康档案,动态查询就诊记录、化验报告等信息,自助打印预约挂号单、检查化验单、健康指引文档等3.2.1.4 建立原则规范遵循“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的原则,建立原则规范体系,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充足共享和运用。
原则规范应当是贯穿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个过程,系统建设必须遵循相应的规范原则来加以实行,保证多部门(单位)、多系统、多技术、以及异构平台环境下的信息互联互通,保证整个系统的成熟性、拓展性和适应性,规避系统建设的风险1) 有国家(行业)原则的,优先遵循国家(行业)原则;(2) 即将形成国家(行业)原则的,争取在原则基本成熟时,将该原则率先引入试用;(3)ﻩ无国家(行业)原则,等效采用或约束使用国际原则;(4)ﻩ无参照原则,按原则制定规范,自行进行研制;(5)ﻩ在编写卫生信息互换原则时,需特别考虑到将来的发展和变化;(6) 在此基本上形成医疗卫生信息互换原则通讯原则使来自于不同厂商的产品可以容易地互换医疗信息,提高多种医疗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性;原则刺激竞争一从而减少费用;使用原则化的产品,医疗机构可以从单个科室的低门槛的系统开始,逐渐建立更大的系统,直至覆盖整个医疗机构的综合集成解决方案;与投资私有解决方案的巨大风险相比,原则化产品可以很容易地被替代或升级3.2.1.5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从六个方面建设安全防护体系,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安全管理,为智慧医疗卫生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