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代十国历史.doc
7页五代十国历史一、 简介五代十国(907~960年),一般是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979年灭北汉,自此基本结束了自晚唐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次第更迭的中原政权;十国是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几个割据政权,十国乃称其“大”者,实际上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关于五代十国的理解,狭义上为五代十国本身,广义上一般以此代指这一历史时期五代简表:序号朝代都城统治年代开国皇帝灭亡1后梁汴州(今河南开封)907年——923年太祖朱温灭于后唐2后唐洛阳(今河南洛阳)923年--936年庄宗李存勖灭于后晋3后晋汴州936年——946年高祖石敬瑭灭于契丹4后汉汴州947年——950年高祖刘知远灭于后周5后周汴州950年——960年太祖郭威灭于北宋十国简表:序号朝代/政权都城/首府统治年代开国君主灭亡1吴国广陵(今江苏扬州)892年-—937年太祖杨行密灭于南唐2南唐金陵(金江苏南京)937年——975年烈祖李昪灭于北宋3前蜀成都府(今四川成都)891年-—925年高祖王建灭于后唐4后蜀成都925年——965年高祖孟知祥灭于北宋5闽国长乐府(今福建福州)893年——945年太祖王审知灭于南唐6楚国(南楚)长沙府(今湖南长沙)896年—-951年武穆王马殷灭于南唐7南汉兴王府(今广东广州)905年——971年高祖刘䶮灭于北宋8南平(荆南)江陵府(湖北荆州)907年—-963年武信王高季兴灭于北宋9吴越西府/杭州(今浙江杭州)893年-—978年太祖钱镠灭于北宋10北汉太原府(今山西太原)951年-—979年世祖刘崇灭于北宋二、特点五代十国本质上是中晚唐的藩镇割据的延续,早在晚唐时代这些藩镇已经存在,至唐亡后这些藩镇仍存在,而且割据更加剧烈,由是者维持了数十年。
五代十国的政权基本上都为昙花一现,因为有实力的将领经常发动兵变夺权,如李嗣源、李从珂、石敬瑭、郭威等人都是靠兵变上台的另外,五代十国又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由于没有一个稳定的对十国有压倒性的中原王朝,各个割据政权间战斗不休,统治者多重武功而轻文治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藩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繁,政权屡有更迭五代十国大多开国之君出身于社会中下层,这也是此时期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三、五代嬗递 五代(907年-960年)是五个朝代的合称从907年朱温废唐建立后梁开始,五个朝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依次更替后梁太祖朱温篡唐昭宣帝,建立后梁及后,后唐庄宗李存勖攻陷开封,灭后梁,建后唐,后唐后来被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所灭13年后契丹军队南下,消灭后晋.此时,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国号后汉,4年后,后汉被后周太祖郭威所篡,及后后周亦被宋太祖赵匡胤所篡直到960年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共53年 五代的主要位置在中原,后唐、后晋、后汉君主为汉化的沙陀人,后梁和后周君主则是汉人除后唐定都于洛阳外,其余4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都定都于开封(汴京). 后梁 唐王朝在黄巢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原为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叛变投唐后,朝廷封左金吾卫大将军,赐名“全忠”.天复元年(901年)封为梁王.后朱全忠于903年再起反心,挟持唐昭宗并诛宦官数百人,彻底剪除持续一百多年的宦官势力.904年,朱全忠杀唐昭宗,另立李柷为太子即位,是为唐哀帝。
905年朱全忠又大肆贬逐朝官,并将崔枢等被贬的朝官三十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历史称之为“白马驿之祸"在政治上的阻力全部扫除后,朱全忠遂于907年废哀帝自立,改国号梁,史称后梁,是为梁太祖,都于开封至此唐朝完全灭亡中国历史由此也正式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的军阀混战时代.912年6月,朱温第三子朱友圭杀父朱温自立称帝913年2月,朱温第四子朱友贞讨逆之名又杀兄自立,称梁末帝.923年被后唐所灭. 后唐 908年,沙陀部人李存勗继其父晋王李克用之位,任河东节度使,袭晋王后攻破幽州,尽并卢龙(桀燕国)及河北之地,923年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是为后唐庄宗,同年攻占开封,梁末帝死,后梁随即灭亡,庄宗遂定都西京-洛阳926年后唐魏州发生兵变,庄宗被乱兵所杀太祖李克用养子李嗣源遂入洛阳,称后唐明宗明宗死后,933年明宗第三子李从厚嗣位,称闵帝后为李从珂部下所杀934年明宗养子李从珂乃即位,936年大将石敬瑭叛后唐,引契丹兵败唐军,攻洛阳,李从珂自焚身亡 后晋 936年,李克用部将石敬瑭反唐,借契丹兵攻入洛阳,灭后唐称帝,国号晋,称高祖,定都于东京-开封割燕云十六州与辽,对辽主臣称子942石敬瑭卒,其侄石重贵嗣位称出帝。
946年,辽兵攻入汴,出帝被掳至辽建州,后晋亡 后汉 沙陀部人刘知远曾与石敬瑭合谋反唐后唐灭亡后,为河东节度使世居太原947年后晋亡,他便改国号汉,后定都于汴京—开封,称高祖.948年高祖第二子刘承佑嗣位,称隐帝950年李守贞等藩镇发生叛乱,隐帝命郭威平之,帝忌郭威,欲杀之,郭威遂反,隐帝为溃军所杀,后汉亡 后周950年后汉大将郭威以邺都留守起兵入汴,951年灭后汉,即帝位,建后周,定都汴京-开封,称太祖,后于954年卒.同年柴荣(郭荣)以太祖养子(内侄)嗣位959世宗病死,其子柴宗训(郭宗训)嗣位,称恭皇帝960年正月,辽兵南侵,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御,策动陈桥兵变,建宋代周,恭帝在位仅六个月四、十国割据 十国是对五代时期先后建立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的合称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著“十国”世家,路振撰《九国志》,不含南平,其孙路纶续作《荆南志》,遂称《十国志》,其后刘恕作《十国纪年》,“十国”一词于是逐渐产生 前蜀 前蜀是唐朝册立的蜀王、西川节度使王建在成都建立的.907年,朱温建梁后,王建亦于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
王建在位12年,他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前蜀拥有沃地千里、丰饶五谷的成都平原,又因长年没有战争,因此前蜀的经济、文化、军事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强国.但918年王建死后,继承人王衍奢侈无度,残暴昏庸公元925年,后唐伐蜀,蜀军战败,成都沦陷,前蜀灭亡 后蜀 925年,后唐灭前蜀,孟知祥因功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不久吞并东川节度,遂据有两川之地933年二月,后唐封为蜀王934年,孟知祥趁后唐发生内乱时自立,国号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孟知祥只当了7个月皇帝就去世,由其子孟昶继位.孟昶继位之初励精图治,扩展疆土,后蜀一度国势强盛,并得享三十年的和平.但也由于蜀境承平日久,孟昶在位后期开始贪图逸乐、不思国政,朝政变得十分腐败.公元965年,宋军攻蜀,蜀军主力在剑门关大败,宋军趁势进攻成都,孟昶出降,后蜀灭亡 吴 南吴的创始者杨行密在892年被唐封为淮南节度使,902年被封为吴王公元905年,杨行密逝世,其子杨渥继位,但他喜好游玩作乐,又排挤功臣宿将张灏、徐温因故发动兵变,杨渥被架空权力,并在908年被杀,由其弟杨隆演继位公元919年,杨隆演正式即吴国王位,改元武义。
由于徐温继续独掌大权,杨隆演仍然无法控制局面,在920年郁郁而终,由其子杨溥继位杨溥在927年正式称帝,大权依然在徐氏手中937年,杨溥让位于徐温养子徐知诰,南吴灭亡 南唐 南唐的奠基人是南吴权臣徐温,独揽大权,吴主只是傀儡而已.927年,徐温去世,养子徐知诰成为南吴的实际统治者937年,徐知诰篡吴称帝,国号为齐,史称徐齐939年,徐知诰宣称自己是唐室后裔,恢复原来的李姓,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943年,李昪去世,由其子李璟继承皇位957年,后周世宗南征南唐,李璟大败,割让长江以北十四州给后周,并且去掉自己的帝号,只称江南国主961年,李璟去世,太子李煜即位李煜虽然是一个出色词人,但却不是一个出色的君主973年,宋主赵匡胤召李煜入朝,李煜拒绝,赵匡胤遂进攻南唐975年,宋军攻陷金陵,李煜被俘,南唐灭亡 吴越 吴越的建立者为唐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902年封为越王,904年,改封吴王,都城杭州,盛时疆域为约为今浙江全省、江苏南部、福建东北部.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故该年为吴越建国之年.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钱镠卒,子钱元瓘继位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1年),钱元瓘去世,其子钱弘佐继位。
辽国会同十年(公元947年),钱弘佐去世,其子年纪尚幼,故由其弟钱弘倧继位但钱弘倧欲限制将领权力,结果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在当年十二月发动政变,改立钱弘倧的弟弟钱弘俶继位公元978年,钱弘俶向北宋献出土地投降,吴越灭亡 闽 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与其兄王潮在唐昭宗年间逐渐控制福州一带,王潮被授为威武军节度使898年王潮去世,由王审知继承.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925年王审知去世,长子王延翰继立王延翰个性骄傲荒淫,残忍凶暴,结果在926年被王延翰之弟王延钧及王审知之养子王延禀杀掉王延钧继承闽王位,在933年称帝935年王延钧被其子王继鹏所弑,王继鹏夺位王继鹏个性猜忌,屡杀宗室,结果在939年朱文进、连重遇的兵变中被杀,由其叔王延曦继承王延羲一向暴虐,朱文进、连重遇两人认为王延羲有加害之意,遂在943年刺杀王延羲.朱文进自称闽王,但不久就被王审知的另一个儿子王延政击败945年,南唐抓住闽国内乱机会进攻,南唐军攻陷福州,王延政投降,闽国亡. 楚 南楚的创立者马殷在896年被唐封为武安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建立,马殷主动向中央称臣,被封为楚王马殷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士民、内靖乱军、外御强藩”的政策,使楚国国势强盛。
927年,后唐正式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独立王国930年马殷去世,由其子马希声继位932年马希声去世,其弟马希范继承947年马希范去世,将领排除马希范诸弟中年龄最长的马希萼,而拥护马希广继立此举导致马希萼的不满,楚国内乱爆发.950年马希萼攻打长沙,马希广战败,马希萼自立为楚王但马希萼自得位后志得意满,纵酒荒淫.部下王逵、周行逢反抗,占据朗州,拥护马殷长子马希振之子马光惠当节度使数月后,徐威等将领兵变,拥护马希崇为武安留后,南楚大乱南唐抓住南楚内乱的机会,于951年进攻楚国,攻占长沙,南楚灭亡. 南汉 南汉的奠基者是唐清海军节度使刘隐,唐亡后臣服后梁.刘隐率兵平定了岭南,又从南楚手中夺取了容、邕两管他重用岭南士人,为日后建国打下了基础.911年刘隐去世,由其弟刘岩继位刘岩在削平岭南其他地方割据势力后,于917年称帝,建国号汉,史称南汉刘岩与邻国和好,又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在国内推广科举制度,使南汉国力蒸蒸日上 942年,刘岩去世,其子刘玢继位但刘玢贪图享乐,不思治国结果境内发生反抗起义,南汉国力开始走下坡路943年,刘晟杀兄自立,虽然他从南楚手中夺取了不少地盘,但他却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大肆屠杀皇族和部下,使南汉每况愈下。
958年,刘晟病逝,由其子刘鋹继位刘鋹亦是昏暴之主,南汉在他手中彻底腐坏堕落结果在971年宋军进攻时,南汉无力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