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人教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46998284
  • 上传时间:2022-09-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d...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 人教版 〕 第四单元 第十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姓名单位中学课型引导发现课课时1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是否采用多媒体多媒体教学一、教材分析 第一目: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介绍我国总体小康取得的伟大成就,分析我国总体小康水平存在的缺乏,展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第二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介绍党的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方面的要求,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开展过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根基,总体小康的缺乏是我们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动力,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最关键的局部 教学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教学难点是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GDP与经济开展的关系二、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归纳和概括但理论框架内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群众传媒已有所了解 因此,是有一定知识根基的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活泼、善于关注社会生活,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教学资源:1. 国内生产总值 2.“小康〞概念的由来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4.两个“三步走〞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开展过程〔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理解和认识坚持科学开展观的必要性;通过调查,比照 20 年前的生活状况与现今的生活状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开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 习 提 问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基本特征有哪些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学生思考、答复复习旧课引 入教师引导: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以下材料 “我国三步走经济建设的开展战略。

      〞 引出课题,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讲 授 新 课第十课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板书〕探究活动:〔课本85页〕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我们的家乡近几年有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讲 授 新 课教师引导:教结合探究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内容,并联系图片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点拨:到20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1〕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消费构造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局部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2007年中国的GDP世界排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6页“名词点击:GDP的含义〞 提问:结合课本P86第一段内容,说明图片反映什么问题学生答复,教师归纳总结:〔2〕宏观表现: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辞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板书〕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板书〕多媒体课件展示:材料一: 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 世界排名图片:①水污染、环境破坏 ②山区的失学儿童 ③贫困儿童材料二:东南部地区经济与西部经济开展的差距 探究活动:以上材料说明了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归纳总结:这说明总体小康社会的第三个表现: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到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板书〕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板书〕③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到达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板书〕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达共同富裕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讲 授 新 课2.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板书〕党在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板书〕1.新要求的具体内容〔板书〕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开展〔板书〕亮点一: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   十六大报告表述: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力争比 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 2000年翻两番 探究活动:算一算: 2000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约为800美元,如果翻两番,是多少?想一想:要实现20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翻,关键是做好哪方面的工作亮点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人大代表谈技术创新亮点三:新农村建设   多媒体课件展示:华西村图片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板书〕亮点四:人人享有 基本生活保障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建设,人人享有 基本生活保障 亮点五:绝对贫困现象 基本消除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 基本消除。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谈对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认识③建设生态文明〔板书〕亮点六: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构造、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探究活动: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板书〕辨一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否等同于全面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呢教师归纳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开展过程 〔板书 〕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展得更快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基上,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那么要奋起直追,加快开展探究活动: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有哪些方面 讲 授 新 课教师归纳总结:区 别总体小康全面小康标 准低标准,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全面程度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不全面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民主权利、生活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开展程度开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学生讨论,发表感受。

      学生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学生阅读课本、答复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学生计算、思考答复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学生思考答复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从本探究活动切入新课,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开展阶段,了解总体小康社会的微观表现,对学生进展国情教育使学生了解GDP 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运用图片、说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了解总体小康的宏观表现运用材料、图片说明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所处总体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而引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比照十六大表述与十七大的新要求首先引导学生明白翻两番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三是让学生更深刻感受我国经济开展的美好未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播放视频材料,引述代表评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开展过程 探究活动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新要求的理解。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和开展的前景与目标,通过学习明确了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一个开展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小康那么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更注重精神、文化、环境质量等全面的小康,一个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为缩小的小康小结本课内容,加深印象, 稳固知识七、教学评价 课堂练习:①〔单项〕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A、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B、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C、是加快经济构造调整的客观要求D、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答案:A②〔多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要求是:A、增强开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开展B、全面改善人民生活C、建设生态文明D、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答案:ABC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从实践中理解我国经济开展、社会进步的事实,展望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九、板书设计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