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特种部队组图.docx
13页世界十大特种部队1、 英国皇家空勤团 SAS世界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是由英国组建的成立于二次大战期间称为“哥曼德” 英国皇家空降特勤队 (SAS )成立于二次大战初期,在那同时许多的 “特殊”单位也相继兴起最早成立的是“L 分队”直到 1942 年 10 月该单位才增至 390 人,并且更名为第一空降特勤团在多次的重组和一段时间的扩充后,一个 SAS 旅在 1944 年 1 月于苏格兰成立,包含两个英国团(1 和 2SAS) 、两个法国团(3 和 4SAS) 、一个比利时中队(后来的 5SAS)和一个通讯中队SAS 经历了所有的沙漠战役,在意大利和欧洲西北部,因以训练精良的小队深入敌后独立作战,而建立良好声誉是世界上最强的特种部队 (三角洲在其后,因为三角洲接受的是 SAS 的训练,同时,贝克卫斯在 SAS 服役后,也仿照SAS 组建起了一支特种部队 —三角洲突击队包括中国香港的飞虎队当年也是由 SAS 训练的)简介没有军官或士兵能直接入伍至正规团(22nd SAS Regiment) 而只能是,来自英国陆军中其它团或军团的志愿者,这有时导致该团被非难为"偷猎" 一些最优秀和最富进取心的年轻军官和士兵。
SAS 的所有志愿者首先须通过由赫勒福的团本部挑选的课程这些测试在威尔士的布列根地区举行,其内容包含一系列的任务设计来发掘出每个人是否有心灵调适、肉体耐力、自律能力和强韧的精神等素质,而这些都是兵团因任务上的需要而必须具备的 过程开始于 10 天的适应期,一组 2S 人的地图判读训练将每个人带至相同基础的水准接着 10 天是单独一人的越野行军,最严格时要背 25kg 的柏根背包于 20 小时内行军 64km那些志愿者或没被迫退出的人须继续接受 14 周的接续训练,包括跳伞课程和战斗求生训练在这阶段结束时,通过的人获颁贝雷帽和徽章,将成为 SAS 的永久性成员,尽管专门化课程训练仍将继续进行包括通讯、语言、野战医疗、爆破、射占、自由落下跳伞和其它战斗技巧一名士兵要得到承认为充分资格的成员,大约需要二年的时间,然后才有一段诸如战斗突击队角色的高强度训练时间 不像 SAS 早期的数年,今日 SAS 强调于扶助与鼓励受试者以通过测试和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以任何方式放松其高标准虽然如此,其录取率大约只有 20% ,但有点要认清,那就是在其它的 80%中只有极少数人有感到羞愧的理由,事实是 SAS 是要找寻一种非常特别的才干之组合,而这只有极少数的人能符合其所需。
SAS 团的正规军官和士官一次正常的勤务时间是 3 年,接着他们通常会回到他们原先的团或兵团这确使 SAS 团不会变得太自我,也可于服役时将那些组成SAS 的紧密混合的构想和训练散播至陆军的其余部分 传说英国的军情处里的特工们,相当一部分出自特别空勤团因为那里的成员太优秀了!服装SAS 慎重地避免了迷人的或华而不实的制服与装饰,并穿着标准的英国陆军制服,尽可能地只有在英国演习时才准许佩戴惯例上的"团" 饰物 SAS 三个基本的识别标志是土黄色的贝雷帽、帽徽、纽扣,军官用的皮带手套与鞋子全都是黑色战斗服是标准的英国陆军式样,没有任何徽章的土黄色贝雷帽或有帽檐的迷彩帽尤其是佩戴后者时士兵身上没有任何一点的物品会显示出他是 SAS 的一员SAS 制服的一个小特点就是 "套头式衬衣习俗",士官的阶级章皆佩戴于肩上,而非于右袖上 一种独特的战斗服可与反恐怖分子作战时使用,那就是全黑的工作服,与一件黑色的防弹背心、腰带和靴子制式配发的防毒面具和灰色的防闪光遮光罩使这整套装备更为完整这套服装的每件物品都确实有其实际上需要穿戴的理由,但其造成的效果却是令人感到恐怖的,就像在 1980 年 5 月伊朗大使馆救援行动期间所证实的一样。
装备SAS 经常都需为他们许多的专家测试新武器与装备除了英国陆军的制式步兵武器范围外,该团最近采用了席格索尔的 9mm 手枪以取代值得信赖的勃朗宁 P-35 手枪他们最著名的武器是汉克勒&寇奇( H&K)的 MP5 9mm 冲锋枪,其在突击伊朗大使馆期间有极佳的效果其它于最近数年展出的外国武器包括有 12.7mm 口径狙击步枪,这种枪可摧毁飞机,打下直升机甚至可穿透轻型车辆的装甲也可以用来从安全距离引爆那些未爆弹每个中队轮流替换不同的战斗小组的角色:随时准备穿上现在已非常熟悉的黑色攻击装和防毒面具这些个人装备自从伊朗大使馆突击事件后实际上曾经修正过,包括"闪光震撼"手榴弹、身体护具、刀子和散弹枪,再加上 USP 手枪、M4A1 卡宾枪与 MP5 冲锋战绩街道上警方接着要求 SAS 来接管此事,这支部队冲入大使馆,使用特殊的武器和战术,营救出所有剩余的人质这次惊人的成功,尤其是在渴望英雄的世界传媒中,让 SAS更为声名大噪 到 1982 年时, SAS 看来似乎要定型于他们反恐怖分子的角色时,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阿根廷福克兰战争爆发第 22 SAS 立刻参战,并以这次机会提醒全世界他们是第一支也是第一流的专业士兵,专为战争而训练。
他们是返回南乔治亚岛的先锋,尽管第一次的直升机登陆搜查行动因着实令人惧怕的坏天气而流产第二次登陆则是使用充气式小艇,而且大多数人员皆到达岸边然而有艘小艇破损,因士兵们不愿以无线电呼救而破坏这次行动,所以很快地被风吹至东方;幸运的是他们撞上了那个岛的突出部分,而在稍后由直升机救出同时在葛利特维根,中队指挥中心和一支 D 中队部队利用损坏的阿根廷潜艇"圣塔菲 "号,冲入并击溃这个基地要塞,南乔治亚很快地回到英国的控制之下第一批 SAS 士兵于 5 月 1 日登陆东福克兰岛,在那里于恶劣的气候中和接近敌军的情况下,待了大约 30 天他们提供有关军队行动和部署的重要情报,甚至也标定敌军飞机和仓库以供空袭和海军炮火支援在 5 月 14 日SAS 突击了鹅卵石岛,炸毁 11 架阿根廷飞机,回归到他们原本于 40 年以前的北非沙漠时的角色亦传出他们曾于阿根廷本岛活动的报导,尽管这项消息从未曾获得官方的正式承认 在福克兰的胜利之后,SAS 仍然继续受到大量无用的媒体注意该团继续其对抗恐怖主义的角色,这使得他们在 IRA 的支持者当中声名狼藉在吉伯拉尔特成功地阻止和击毙 3 名 IRA 成员时,会导致天真而愚昧的同声非难。
在 1991 年 SAS 发现他们又回到沙漠之中一一与对等的美国特种部队一起作战,尤其是与三角洲部队一同搜寻伊拉克的"飞毛腿" 导弹 SAS 小组攻击伊拉克的导弹储藏机构和司令部与控制中心其他的人则以手持的雷射指示器以指示重要目标区供盟军雷射导引弹药轰炸行动第 22 特别空勤团在遂行作战任务时,一般是参与混合编队独立执行任务时,远程机动靠搭载皇家空军运输机或皇家海军舰艇;近程机动主要靠搭载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的武装直升机 英国 《星期日快报》1988 年 3 月首次披露了第 22 特别空勤团的机密行动条例,其中包括:第一,每一行动要有书面命令,并且必须得到陆军总部的批准第二,特种部队对付的"目标 "必须是已经受到长期监视,并确认是准军事组织的成员第三,执行任务单位的长官必须确信"目标" 拥有武器和爆炸品,并且已经杀人或对他人的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第四,符合上述条件,不经警告就可开枪第五,事后必须立即呈送一份详尽的报告2、 美国三角洲部队在美国东部,有一个神秘的军事基地 ——北卡罗来纳州布雷登堡陆军基地这就是美国于 70 年代末开始建立的专门用来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的 “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总部。
“三角洲” 特种部队的正式番号是 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 1 特种战斗群 D 特遣分队(1st Special Forces Operational Detachment-Delta) ,这支部队是由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 特种部队派生出来的一支精锐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对付世界范围内威胁美国利益的各种恐怖活动,现编有两个中队,中队下辖若干小队,每个小队 16 人虽然自成立至今这支部队尚无骄人的战绩,但它却是美国的一支反恐怖拳头力量 美国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是在 1978 年 4月仿效 英国第 22 特别空勤团(SAS)建立的,在建制上参考了当时欧洲国家的反恐怖特种部队,但在职责设置上专司海外反恐怖行动由于具有了精良的装备武装起来的高素质人员以及高度的机动性,使其具有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 进行机动部署的能力 "三角洲"部队的诞生,体现了美国在经历剧烈的恐怖威胁的"剧痛"之后,奋而进行反恐怖斗争的最痛苦的一页本世纪 70 年代中后期,恐怖主义开始在欧洲盛行,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大部分欧洲国家陆续建立了专门进行反恐怖行动的特种部队;这时的美国人"老子天下第一"自我感觉依然良好,总觉得恐怖活动这类事情离自己还很遥远。
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而焦头烂额之际,许多国家对美国的强权政治表现出强烈不满,恐怖分子的攻击目标也不再局限于以色列、英国、联邦德国等国家,恐怖活动的矛头悄悄地开始指向了美在欧洲、中东地区的设施、人员和利益 1973 年 3 月 1 日,"黑九月"恐怖组织袭击美国驻苏丹大使馆,美国大使克利·罗威尔及使馆人员遭劫持当时的美国政府认为苏丹军警有能力处理这起事件,并未采取任何干预行动但是当时的苏丹政府对这一事件毫无办法,结果导致克利·罗威尔大使惨死在恐怖分子的枪口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使美国政府开始坐不住了,接二连三的恐怖活动,表明美国应付恐怖事件的无能,也说明了美国已不再是恐怖分子行动的禁地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专门用于反恐怖行动的突击力量"三角洲 "特种部队应运而生 1977 年,卡特政府上台后,即着手组建一支专门用于应付恐怖事件的特种反恐怖部队当时的陆军特种作战指挥官杰明·罗杰斯基将军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时任布拉格堡训练指挥部指挥官的查尔斯·贝克威斯上校"三角洲"这个名称,据说是源于贝克威斯上校的一段难忘经历 查尔斯· 贝克威斯上校,年轻时自愿加入美国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任教官,该训练团即为"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前身。
1963 年,他被派往马来西亚丛林,担任美特种部队与英国 SAS 特种部队的联络官,深受影响 1965 年,参加越南战争的贝克威斯奉命率十几名特战队员执行一项代号"三角洲计划" 行动,对敌后进行秘密侦察和破坏行动中,他充分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统帅风格,利用从英国特种部队学到的特战技术,对越南游击队进行了成功的骚扰、破坏、渗透,被誉为"特种作战专家" 可是在波来梅之战中,贝克威斯却走了 "麦城"他奉命率队从空中支援一个被围困的营地,由于直升机未能将其率领的突击队准确地投送到预定位置,被困于一个三角洲地带内突围时贝腹部中弹,险些成为越南人的俘虏, ,幸被一特战队员救出回想起他所闯过的柬埔寨沼泽地、老挝的森林、泰国的丘陵,却在越南的一个小小的三角地带栽了大跟头,这使他在心中对这个三角地耿耿于怀 贝克威斯上校以极大的热情受命组建美国陆军的这支反恐怖特种部队,并将其命名为"三角洲" 特种部队 坚持选拔和保留优秀的官兵,是特种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高质量的人员,才能保证特种作战部队完成特殊而艰巨的任务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军的精华,而"三角洲" 部队则是精华中的精华 "三角洲"部队初期人员的遴选,几乎完全是仿效英国 SAS 特种部队的做法,在陆、海、空三军特种部队中选出最合适的人员。
"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报名资格为,美国公民、22 岁以下及在特种部队已服役两年以上 在体能上,必须要能够在 25 秒内后退爬行 35 米、每分钟仰卧起坐 37 次、每分钟做俯卧撑 33 个、24 秒内通过所设置的障碍、16 分钟内完成两公里长跑、能全副武装泅渡 100 米完成这些项目后紧接着进行 18 公里急行军,休息两个小时后,还必须在 24 小时内,在得不到任何暗示、指点的情况下,仅靠一个罗盘和一张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