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睛之笔别样红-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docx
4页点睛之笔“别样红”数学课堂小结的艺术 江苏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211100) 葛家明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收尾工作,好的课堂结尾犹如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给人无尽的回味它是衔接前后知识的纽带,是加深印象、增强记忆,促使学生思维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从而使教学活动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小学数学课堂小结常见的几种形式一、知识梳理型知识梳理型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育者采用率最高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课堂结束时利用较短的时间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等加以概括和浓缩,可以使学生快速、精炼地再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起到深刻理解、巩固、强化知识的作用教师在确立某个法则、性质,或为了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或为了讲授某种数学方法时,都可以采用此种方法作为课堂结尾的方式,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完整的印象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时,在课堂最后,我在黑板上画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个圆 让学生用其他有颜色的粉笔,在上图中标出哪些是圆的半径,哪些是直径,哪些两者都不是,并说说为什么。
从而总结出圆的具体特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使学生对圆有系统、完整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比较异同型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主要方法之一,特别在几何体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加强几何体间的联系与区别,可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避免知识的负迁移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各部分的名称,我采用了表格的形式,对两者进行区别与联系三、拓展延伸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它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课堂小结时,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始终处于对数学问题的不懈追求之中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应用》时,我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百分率的应用学生畅所欲言:出勤率、命中率、折扣率、正确率、合格率等,然后,我在其中选取两到三个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顺势总结出百分率的公式四、趣味概括型一节课的最后,学生普遍感到疲劳,精神不振。
如果在这个时候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课堂小结,如开展游戏、猜谜语或编口诀等,可缓解学生疲劳,实现寓教于乐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结合具体的案例巧编口诀结合具体的解题过程,将板书中的重点词在最后用一段口诀收尾:“看到四则混合题,找找括号有没有,先小后中脱掉它,步步认真要仔细要是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再加减,逐步验算要及时,巧妙灵活一定对这样的结尾不仅让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加深了印象,也有利于化难为易,寓教于乐总之,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形式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应做到以生为本,因课而宜,选择最合适的方式,并在课后不断反思优化,使课堂小结达到升华学生思维、画龙点睛的精彩效果责编 黄春香) -全文完-。












